1、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与自主专业发展第一部分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修养第一章职业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道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本章重点讨论道德、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本质和作用。探讨职业道德的历史变化,揭示职业道德的变化原因和规律。本章学习目标了解职业的含义、特征和作用;理解道德的含义、特征和作用;正确认识道德的本质;掌握职业道德的含义、特征和作用;了解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及其基本特征;正确认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对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发展的作用。第一节 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科学地阐明职业的本质、产生、分类和发展趋势,以及
2、道德的本质、结构、范畴、框架和作用,揭示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社会作用,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职业的本质、产生、分类和发展趋势对职业的内涵、职业的产生、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的发展趋势等进行认真分析和明确界定,有利于了解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情况,掌握每个职业的自身特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和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一)职业的含义和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在长期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劳动分工,职业由此产生和发展。1 职业的含义职业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既浅显又深奥的问题不时在困扰着我们,而时不时就会有人猛地发问,什么是职业呢?对这个问题,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做了如下定义:“职业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 2007 年 12 月国际劳工组织(简称 ILO)召开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修订大会,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修订大会进一步澄清了两个基本概念,即工作( job)和职业(Occupation) 。工作( job)是“某人为雇主(或自雇)而被动( 或主动) 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的总和”,职业(Occupation)是“主要任务和职责高度相似的工作的总和” 。作为个人来说,可能会更换工作,而这些工作极有可能属于同一职业。一般来说,涉及专业技术的劳动力,其职业变换的可能性较小,但是更换工作的可能性较大,新兴的信息技
4、术、网络游戏等产业尤其如此。张迎春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的更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行政管理,2009(1)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种或一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般来说,一个职业包括一个或几个工种,一个工种又包括一个或几个岗位 。例如,运动员是一种职业。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职业的含义。第一,职业必须是社会分工产生的,为社会所承认的有益的工作。第二,职业必须是相对稳定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临时的,有一定的连续性。第三,职业必须是“为群服务”的,是服务于社会也是社会所必需的,从而也是个人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渠道。第四,职业是能够“为己谋生”的,是个人愿意以此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5、。刘彦文职业的含义、特点及发展趋势J 职业,2008(31) 职业的本质是社会职能专业化与人的角色社会化的有机统一。2 职业的特征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具有下列特征。(1)目的性。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或得到某种生理、心理上的满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平,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社会性。职业是具有一定就业能力,具有一定数量的人所从事的社会活动。(3)稳定性。职业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较长的周期过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职业必须具有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但一些职业随着技术的更新速度的加快,其消亡周期在缩短。临时性的活动不
6、能称之为职业。(4)规范性。职业的存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职业所具有的特定工作程序或标准。(5)群体性。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二)职业的产生职业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职业的形成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形式。在原始社会初期社会没有分工,也没有职业。在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人类社会最初的职业:农夫、牧人、工匠、商人等。职业是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劳动分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结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决定着社会的职业构成,而职业的发展变化又客
7、观地反映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结构变化。职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任何一种职业的演变过程几乎都包括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消亡期四个阶段,我们可以将其形象地称为“职业的生命周期” 。(三)职业分类职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人类发展历史表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不断推动社会劳动分工和社会职业结构演变。同样,社会职业结构变化也会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劳动力的分布状态和
8、流动趋向。1 什么是职业分类职业分类是国家依据一定的科学方式和标准,对不同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和归类。2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国际劳工组织(ILO)从 1949 年就开始研究制定供各国参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早在 1958 年就出版了供各国参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并于 1968 年和 1988 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88 年版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ISCO-88)结构分为 10 个大类、28 个中类、116 个小类和 390 个细类。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2008) 是对1988 年版分类的更新。表 1-1ISCO08 与 ISCO88 大类名称对比表张迎春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的更新及其
9、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行政管理,2009(1) 1988 年职业分类 2008 年职业分类名称有无改变 1 立法者、高级官员和管理者 1 管理者有 2 专业人员 2 专业人员无 3 技术和辅助专业人员 3 技术和辅助专业人员无 4 职员 4 办事人员有 5 服务人员、商店与市场销售人员 5 服务与销售人员有 6 农业与渔业技工 6 农业、林业和渔业技工有 7 工艺与相关行业工 7 工艺与相关行业工无 8 工厂、机械操作与装配工 8 工厂、机械操作与装配工无 9 初级职业 9 初级职业无 0 武装军人 0 武装军人职业有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2008) 把职业分为 10 个大类,即管
10、理者;专业人员;技术和辅助专业人员;办事人员;服务与销售人员;农业、林业和渔业技工;工艺与相关行业工;工厂、机械操作与装配工;初级职业;武装军人职业。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职业分类工作,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参照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职业分类,广泛运用于经济信息交流、人口统计、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领域。例如,加拿大职业分类体系可概括为根据职业特点划分为9 大行业,即金融、行政事务;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医疗保健;社会科学、教育、政府部门、宗教;艺术、文化、体育;产品销售与服务;手工艺、交通设备操作及相关
11、行业;基础工业;生产加工与公用事业。每一行业都按照职业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划分为两个层次,即管理层和技术层。在技术层,依据不同职业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不同要求及职责范围,划分为若干个技能水平。在每一技能水平里,都包含数目不等的职业。在每一职业里,又包含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又如,美国现行国家职业分类系统包括 23 个大类,96 个中类,449 个小类和 821 个细类(职业)。23 个大类的情况见表1-2。表 1-2 美国职业分类系统的 23 个大类表 Pollack, L. J., Simons, C., Romero, &H., Hausser,D. A Common Language
12、 forClassifying and DescribingOccu-pations: The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the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J. Human esourceManagement, 2002, 41(3): 297307 代码名称 11-0000 管理类职业 13-0000 商业和金融事务类职业 15-0000 计算机和数学类职业 17-0000 建筑和工程类职业 19-0000 生命、体育和社会科学类职业 21-0000 社区和社会服务类职业 23-0000
13、 法律类职业 25-0000 教育、培训和图书馆相关职业 27-0000 艺术、设计、娱乐、体育和传媒类职业 29-0000 保健实践和技术类职业 31-0000 保健支持类职业 33-0000 保卫以及服务类职业 35-0000 食品加工和餐饮相关职业 37-0000 建筑和地面清洁类职业 39-0000个人护理和服务类职业 41-0000 销售以及相关职业 43-0000办公、行政支持类职业 45-0000 农业、林业和渔业 47-0000建筑和酿造业 49-0000 安装、维护和维修类职业 51-0000 生产类职业 53-0000 交通和运输职业 55-0000 军队特殊职业3 中国职
14、业标准分类我国是最早进行职业分类的国家。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劳动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经过奴隶社会的进化,特别是到了春秋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完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社会大分工。随着冶铁技术的发明,大型水利工程的实施和医术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专门的生产领域,它们涉及运输和生产工具、兵器、乐器、容器、玉器、皮革、染色、建筑等 30项生产部门,并随之而形成了以掌握上述领域的生产技术为谋生手段的专职人员队伍。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四,刮摩之工三,搏填之工二” ,这些工种就是著名的史志典籍周礼考工记所做的记载。当时,几乎每个生产部门都有具体
15、的分工,如车辆的制作有专门造轮子的“轮人” ,专门制车厢的“舆人”和专门制车辕的“轨人” 。据考工记称,当时“国有六职” ,即“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 。六职的划分,可谓我国最早的职业分类。冯桂林我国职业分类发展史J 中国培训,1996 (1)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我国有关部门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人口普查及劳动人事规划指导等方面服务的需求,根据我国国情,开展了大量的职业分类调查研究工作,先后制定了职业分类和代码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 ,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修订了职业分类和代码国家标推。从 1995 年起,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6、国家统计局组织近千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经过 4 年的努力,1999 年 5 月正式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分类结构包括 4 个层次,即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依次体现由大到小的职业类别。细类作为我国职业分类结构中最基本类别,即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社会职业归为 8 个大类,66 个中类,413 个小类,1838 个职业。例如,把教师归在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之中,定义为“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下分高等教育教师、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其他教学人员等 9 小类。8 个大类
17、分别内容如下。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人;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编纂是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原则,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和归类。它突破了“一个行业部门一个类别”的分类模式,突出了职业应有的社会性、目的性、规范性等特征,为中国职业分类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它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是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它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职业构成,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国家统一职业分类领域存在的空白。(四)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1 职业的综合化、智能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lT 业是当前新职业产生最多的行业。目前已经公布的新职业中八成以上的与 lT 业有直接关系。例如,形象设计师、模具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动画设计员等都与计算机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