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普通高校篮球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与思考摘 要 篮球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出现顺应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为各大高校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旨在探讨该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关键词 高校 篮球 分层次教学模式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在各大高校得以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篮球课程学到更多的篮球知识和篮球技能,为更好地参与这项运动打基础。因此,在很多高校,篮球课程成为热门体育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地区差异或是个人兴趣的不同,同一个篮球班级里
2、的同学往往会呈现出篮球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篮球分层次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一、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在篮球课程中的表现形式分层次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学生个体的现有水平、态度和动机等基础条件的差异性,将教育教学对象分成若干个层次,按层次制定教育教学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最终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固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仅涉及教学方法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教学制度层面的变革。针对篮球课程中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为了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将篮球课程的教学对象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块,分别制
3、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考核方法,因材施教,以便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二、对分层次篮球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华东理工大学针对该校的大一大二篮球选修课程开展了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教学对象通过简单的双人传接球配合三步上篮技术进行考核,结合主观意愿,把学生们按照原有班级的规模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考核方法,开展分层次教学。通过近两个学期的试验,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该校得以稳步开展。本文针对华东理工大学参与分层次篮球教学实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学期行将结束之际,对其展开问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 150份,回收有效问卷 1
4、31 份。在参与调查的 131 位同学中,基础班 74 人,平均球龄 4.3 年。提高班 57 人,平均球龄 5.7 年。通过比较得出,提高班比基础班平均球龄高出 1.4 年,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两者的篮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为篮球分层次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数据支持。83.2%的学生认可篮球分层次教学模式,说明大部分同学还是欢迎该模式的。不认可该模式的学生有 1 位,他认为,即便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仍与初中、高中有重叠,不能认可。对于影响分层次教学效果的因素,同学们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排位。随着各大高校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已不再是制约教学活动的一大瓶颈。同学们更加理性的
5、去关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设定,以及自身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等。这反映出,大学生们对篮球分层次教学具有较高的期待,而且非常认真的从各个具体环节表达了自己对篮球分层次教学的认识和体会。由于学校体育正朝着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的方向发展,所以学生们更加注重所选择的体育课能否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对于教师更注重的教学效率,学生们将其排在第三位。有优点必然有缺点,调查问卷中对该模式的缺点调查采用开放式提问,问题集中表现在:由于分班安排在网上选课之后,这会给教学进度及名单、成绩管理带来一定混乱;教学方法和内容不够规范;分班及考核方法太过单一;提高班的教师水平受限等一系列问题。三、结论与建议篮球分层次教
6、学模式的出现顺应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为各大高校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篮球教学活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模式的出发点和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学生们的充分肯定。它具备实用、高效、易行等优点。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该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在今后的篮球分层次教学中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分层方法应便于操作,评价方法具有可选择性,兼顾主观意愿,避免分层方法太复杂或一刀切。2.不同层次班级的考核方法应区别对待,并建立不同层次班级之间的联系和人员流动。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更加规范,重点体现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4.对高层次的教学班级应配备更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避免因教师水平受限影响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毛武陵,李培.高校篮球选项克“分层次”教学的探讨J.江西教育,2009,3:21.2张海涛,侯桂明.篮球专项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55-57.3张清,魏平.普通高校篮球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