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炎后综合征的针灸疗法【摘要】 肝炎后综合征,指肝炎后经检查均未发现肝脏损害(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患者主观症状持久不退,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目的 讨论肝炎后综合征的针灸疗法。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针灸治疗。结论 肝脏分布着来自 T7T9 节段的交感神经,肝脏的被膜分布着来自 C3C5节段的右侧臑神经的感觉纤维。根据我们创立的现代针灸学理论,应选用这两个节段区内的穴位。 【关键词】 肝炎后综合征 针灸 肝炎后综合征,指肝炎后经检查均未发现肝脏损害(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患者主观症状持久不退,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
2、统症状。 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 1.1 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肝区疼痛。 1.2 神经系统症状:眩晕,易疲乏,头痛,烦躁不安等。 2 辅助检查 无肝炎方面的异常发现。 3 治疗 3.1 体针疗法 处方: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背部相关节段区内的穴位,如臑俞、肝俞、胆俞、T7T9 夹脊,第二组取腹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中脘、建里、下脘、日月、期门、关门、太乙等,第三组取肩胛区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肩中俞、肩外俞、天宗、曲垣等,第四组取特殊穴位,如太溪、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第一组与第三组穴位配合使用,第二组与第四组穴位配合使用。两种处方交替使用,每
3、次可选用双侧 812 个穴位。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 2830 号毫针,向脊柱方向 45角斜刺 T7T9 夹脊、臑俞、肝俞、胆俞 0.60.2 寸。直刺中脘、建里、下脘1.40.4 寸,向后 15角斜刺日月、期门 0.70.2 寸,直刺关门、太乙 1.00.2 寸。向脊柱方向 15角斜刺肩中俞、肩外俞 0.80.2 寸,向肩胛骨冈上窝 30角斜刺曲垣 0.80.2 寸,向下 30角斜刺天宗0.80.2 寸。直刺足三里 2.00.5 寸,直刺三阴交 1.40.2 寸,直刺太溪 0.80.2 寸,直刺阳陵泉 1.4 0.2 寸,直刺太冲 0.80.2 寸。 每天针刺 1 次,每次留针 20
4、分钟,留针期间行针 23 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幅度为 23 圈,捻转频率为每秒 24 个往复。如果肝区疼痛较重,第三组穴位:肩中俞、肩外俞、天宗、曲垣等可改用强刺激手法行针,捻转幅度为 34 圈,捻转频率为每秒 35 个往复,每次行针 510 秒。 3.2 电针体穴疗法 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 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背部相关节段区内的穴位,如臑俞、肝俞、胆俞、T7T9 夹脊,第二组取腹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中脘、建里、下脘、日月、期门、关门、太乙等,第三组取肩胛区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肩中俞、肩外俞、天宗、曲垣等,第四组取特殊穴位,如太溪、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第一组与
5、第三组穴位配合使用,第二组与第四组穴位配合使用。 3.3 灸法 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背部相关节段区内的穴位,如臑俞、肝俞、胆俞、T7T9 夹脊,第二组取腹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中脘、建里、下脘、日月、期门、关门、太乙等,第三组取肩胛区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肩中俞、肩外俞、天宗、曲垣等,第四组取特殊穴位,如太溪、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四组穴位交替使用。第一组与第三组穴位配合使用,第二组与第四组穴位配合使用,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3.4 穴位注射疗法 处方:取穴同体针疗法,分为四组,第一组取背部相关节段区内的穴位,如臑俞、肝俞、胆俞、T7T9 夹脊,第二组取腹部
6、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中脘、建里、下脘、日月、期门、关门、太乙等,第三三组取肩胛区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肩中俞、肩外俞、天宗、曲垣等,第四组取特殊穴位,如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等。四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可选用双侧 46 个穴位。 3.5 耳针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肝区、皮质下区、内分泌。 (2)配穴:恶心、腹胀、食欲不振者取胃区、小肠区;肝区疼痛者取下部胸区(与肝区相邻):失眠者取缘中(即脑点. 3.6 电针耳穴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肝区、皮质下区、内分泌。 (2)配穴:恶心、腹胀、食欲不振者取胃区、小肠区;肝区疼痛者取下部胸区(与肝区相邻);失眠者取缘中(即脑点)。 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选取体穴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用单侧的穴位,双侧交替使用。 3.7 耳穴贴压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肝区、皮质下区、内分泌。 (2)配穴:恶心、腹胀、食欲不振者取胃区,小肠区;肝区疼痛者取下部胸区(与肝区相邻);失眠者取缘中(即脑点)。 参 考 文 献 1李景洲,秦骎.针刺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 年 02 期. 2杨跃平,李启林.物理学在针灸经穴研究中的应用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6 年 0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