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鸿沟”个案研究及对策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14333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数字鸿沟”个案研究及对策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校“数字鸿沟”个案研究及对策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校“数字鸿沟”个案研究及对策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校“数字鸿沟”个案研究及对策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校“数字鸿沟”个案研究及对策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校“数字鸿沟”个案研究及对策探讨摘要 高校“数字鸿沟”主要是指存在于高校校园内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本文分析了高校“数字鸿沟”的本质,剖析了其成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对策。关键词 数字鸿沟 信息接入 信息使用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兴起, “数字鸿沟”引发的问题逐步显现,并引起了众多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各国都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在最先关注这一问题的美国, “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话题,一个经常把人和社会上的不平等联系起来的抽象符号,并激发人们对于解决由于使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希望。 ”而在中国,数

2、字鸿沟概念一经引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纵观我国目前对于“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国际数字鸿沟、地区数字鸿沟和城乡数字鸿沟的探讨,而对于高校“数字鸿沟”问题则鲜有人涉及。本文将对我国高校“数字鸿沟”现象进行剖析。一、高校“数字鸿沟”的内涵1.高校“数字鸿沟”的含义关于“数字鸿沟”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在英语中,数字鸿沟的标准表述是 Digital Divide,有时也称为 Digital Gap 或Digital Division。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后,有人将它译为数字落差、数字分化、数字差距,也有人将它译为信息鸿沟、数码鸿沟或电子鸿沟。诸种称谓的不同,不仅表明了人们对

3、它理解的歧义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视角。“数字鸿沟”一词最早由美国人提出。1995 年,美国马克尔基金会的名誉总裁利奥伊德莫里塞特(Lloyd Morrisett)率先使用“数字鸿沟”一词。他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 “信息穷人” (information have-nots)与“信息富人” (information haves) 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他将之称为“数字鸿沟” (Digital Divide) 。同年,美国商务部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在一份名为在网络中落伍:一项关于美国城乡信息穷人的调查报告中也对“数字鸿沟”现象进行了具体描述,并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不同阶层人群采

4、纳和使用互联网的差别。报告指出, “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 ”继美国之后,国际社会也日益关注“数字鸿沟”问题。2001 年,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发布了题为理解数字鸿沟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 “数字鸿沟”是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商业部门和地理区域,在接入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以及利用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的机会上存在的显著差距

5、。2003 年,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发布了旨在缩小全球数字鸿沟的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 ,并指出,“数字鸿沟”的准确含义是指世界上享有信息技术的群体和被信息技术排斥在外的群体之间的差距,以及这些群体内部彼此之间不转让信息的情况。虽然上述定义有的侧重于拥有信息量的多少,有的侧重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有的侧重于信息利用能力,但它们都是基于信息技术层面,从网络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界定“数字鸿沟”的,其内容既包括信息硬件和软件的拥有,也包括网络的接入、使用、普及或扩散程度。因此,可以这样定义“数字鸿沟”它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6、的发展程度、应用水平的不同所导致的互联网的普及、使用以及有效利用方面出现的差距。数字鸿沟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宏观、微观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国际数字鸿沟,即不同国家间在获得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机会,以及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存在的差距,如中国与美国间的数字鸿沟等;后者主要集中于国家内部,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地区数字鸿沟、城乡数字鸿沟、年龄数字鸿沟、性别数字鸿沟、种族数字鸿沟、教育数字鸿沟,等等。本文所讨论的高校“数字鸿沟”是微观意义上的,重点考察存在于高校校园内不同学生群体(如男性学生与女性学生、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贫困学生与富裕学生等)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二)高校“数字鸿沟”的本质“数字鸿沟”的

7、本质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主要有三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数字鸿沟的本质是经济鸿沟。2002 年的世界电信发展报告中指出,数字鸿沟就是经济鸿沟。第二种观点认为,数字鸿沟的本质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在应用和普及方面的不平衡。胡鞍钢、周绍杰认为,数字鸿沟的本质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同时也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第三种观点认为,数字鸿沟就是知识鸿沟。 “数字鸿沟源于知识沟和信息沟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知识沟现象。 ”笔者认为,

8、高校“数字鸿沟”的本质是“知识沟” (knowledge gap)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演绎。我们在考察“数字鸿沟”问题的时候,一般从接入(access)和使用(use)两个层面入手。接入层面主要涉及电脑的拥有、互联网的接入等信息基础设施方面;而使用层面则涉及使用的质量与效率上的差别。高校“数字鸿沟”因此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内“信息富足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在不同群体中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二是校园内“信息工具使用良好者”和“信息工具使用不良者”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不同学生群体之间掌握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技巧的差别。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除了贫困学生群体因为经

9、济原因无法拥有自己的电脑之外,校园网络的普及使所有人在互联网的接入上都是平等的,所以,不同学生群体之间最主要、最明显的差异是在使用技能和应用水平方面。而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学生群体之间不同的知识储备程度。传播学研究表明,知识储备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越快。同时,这种差异又会进一步扩大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在网络使用和传播方面的“知识沟” 。不可否认,网络的确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使用网络就一定能够获取相同数量和质量的知识与信息。同样是上网,有人是为了获取知识或信息,有人则是为了娱乐或聊天。荷兰学者 Van Dijk 指出,一部分人能够系统地将高级数字技术用于工作和

10、教育并从中受益,另一部分人则只能使用基本的数字技术进行简单的应用并主要以娱乐为目的。他强调,电脑网络的多用性(multifunctionality)使人们使用它的方式千差万别,并由此提出将人们的数字技能划分为操作技能、信息技能和战略技能三个依次递进的技能层次:操作技能是指应用计算机软硬件的能力;信息技能主要指搜索、选择和处理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的能力;战略技能则是指将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作为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的一种途径的能力。因特网显著的异质性使得人们对它的使用方式成为自身知识储备的反映。也就是说,知识储备较少的人主要将互联网用于娱乐,而知识储备较多的人则侧重于获取信息。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不仅出于不同

11、目的上网所获取的知识量有差别,即便上网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知识,不同知识储备程度的人所获取的知识量也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高校“数字鸿沟”就是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在知识储备程度以及获取知识量上的差异,亦即“知识鸿沟” 。 二、我国高校“数字鸿沟”现状调查(一)调查背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自 2000 年 1 月至 2008 年 1 月每隔半年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连续 17 次的调查数据显示,除了 2001 年两次的数据之外,我国 35 岁及以下的网民在全部互联网用户中所占的比例一直都在 80%以上。自 2001 年以来,24 岁及以下的网民在全部互联网用户中所占的比例一直

12、保持在 50%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年龄在 24 岁及以下的网民是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力群体。在这一网民群体中,年龄在 18-24 岁的网民在历次调查的全部使用者中的比例一直是各年龄段中最高的,达到 1/3 以上。在这一年龄段的网民中,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7 年7 月公布的第 20 次报告中,我国 18-24 岁的学生网民占到了全部学生网民的 50.2%。由此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力群体。尽管作为一个整体的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力群体,但这一整体内部的差异,即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在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方面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也是非

13、常明显的。或许是由于大学生整体的互联网接入水平高于其他社会群体,而大学生又是同龄人中知识水准较高的群体,所以,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线下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互联网接入和使用层面的不同变量对大学生知识水平的影响。 (二)调查样本的选定与题项的设计本研究属于截面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 ,通过 2010 年12 月对西南交通大学在校本科生的一次调查来获得研究数据。为了使调查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者努力使样本在性别、年龄、学科背景、家庭收入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特征。本研究共发放

14、问卷 400 份,收回 392 份,取得有效问卷 381 份。调查样本基本情况为:性别比例:男:女=51.3%:48.7%;各年级比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25.6:26.9%:27.1%:20.4%;专业背景比例:文科类:理工类=45.8%:54.2%;家庭月收入水平(元)比例:1-1000:16.4%;1001- 3000:31.1%;3001-5000:36.4%;5001-7000:9.4%;7001-10000:4.4%;10000 以上:2.3%。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对大学生知识水平的影响。 (1)互联网接入本研究以“请问您是从_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的?”

15、这一题项来考察大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时间。 (2)互联网使用本研究用“您每天平均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这一题项进行测量,下设七个选项:1 小时以下;1-2 小时;2-3 小时;3-5 小时;5-8 小时;8-12 小时;12 小时以上。 (3)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本研究采用“多长时间不上网,您会觉得生活中好像失去了什么?”这一题项考察,备选答案采用 5 级李克特量表形式:从不会有这种想法;1 天;2-3 天;4-5 天;6-7 天。 (4)互联网内容偏好本研究设计了“在过去一周内,您平均每天登陆搜索引擎(如谷歌、雅虎、百度等)所花费的时间?” 、 “在过去一周内,您平均每天登陆新闻网站(如凤凰网、

16、人民网等)所花费的时间?” 、 “在过去一周内,您平均每天登陆娱乐网站(音乐、视频、游戏、娱乐节目等)所花费的时间?” 、 “在过去一周内,您平均每天用于网络互动参与活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更新博客、网上发帖)所花费的时间?” 、“在过去一周内,您平均每天用于网络消费(如在线购物、网络支付、在线旅行等)所花费的时间?”这五个题项,备选答案采用 5 级李克特量表的形式:1 个小时以内;1-2 小时;2-4 小时;4-6 小时;6 小时以上。(三)调查结果本研究调查发现:在上网时间和网络依赖程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达到了显著水平。这符合我们日常的认知,即一个人每天上网的时间越长,其网

17、络依赖程度越高。同时,调查还发现,上网时间、网络依赖程度、网络内容偏好都可以正向解释知识的获取,但网络接入对于知识获取的影响则微乎其微。换言之,接入层面的差异,即互联网运采用时间的早或晚基本上没有加剧不同大学生群体间的知识鸿沟。这可能是因为接入层面的差异逐渐被后来的运用所弥补尽管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有早有晚,但随着后来他们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的增长,其知识储备会逐渐接近早期互联网使用者,这也是知识鸿沟反命题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的体现。本次调查还发现,使用层面的数字鸿沟,即上网时间的长短、对网络内容偏好的差异、对网络依赖程度的不同,都比较显著地影响到了不同大

18、学生群体的知识增长。这一方面说明本次调查所选定的对象是在一个比较积极的层面上使用互联网,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互联网使用与网络依赖程度对大学生们增加知识获取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由于互联网提供了海量信息,且这些信息具有多元性和异质性,从而使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方式与以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更容易从互联网中获得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信息。而上网内容偏好的差异也对知识获取量有着显著的影响。调查证实,越偏好获取网络知识类信息的大学生群体越能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而偏好网络中娱乐类信息使用的大学生群体的知识类信息则相对较低,这也证实了信息使用的差异会导致使用层面的“数字

19、鸿沟”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浏览娱乐和消费类网站花费的时间要略高于浏览知识信息类网站所花费的时间。基于此,互联网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娱乐消遣、放松身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互联网使用层面的“数字鸿沟”会更多地影响到知识的差异或鸿沟,这不仅契合了以往一些研究结论,也让我们切实看到了互联网使用对不同个体知识结构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普及电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和推广相应的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互联网使用层面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数字鸿沟”或知识鸿沟的影响更大,而这也正是学者们呼吁加强受众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原因之一,如何提高受众获

20、取、处理、筛选、使用网络信息的能力,正是媒介素养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之一。注释 Courtright,C. Robbin, A.Deconstructing the digital divide in the United States:An interpretive policy analytic perspective.Paper prepared for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Symposium on

21、the Digital Divide”, USA: Austin, Texas.2001(November) , P15-17. 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 ,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版,第 1 页。 OECD.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 Paris: OECD.2001, P5. ITU:2002 年世界电信发展报告:电信的新生 , http:/ 胡鞍钢,周绍杰:中国如何应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年,第 3 期。 刘芸:国际数字鸿沟问题解决方案:基于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年版,第 46-47 页。J.Van Dijk, A Framework for Digital Divide Research, http:/shadow.cios.org:7979/jour nals/EJC/012/1/01211.html,2009-01-10.J.van Dijk,Digital divid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Poetics, 2006(34):P 221-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