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教大众化趋势下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摘要高校扩招后,由于生源质量的变化,对于高职教育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挥自己优势,对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就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从市场的要求出发,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关键词高职 焊接 教学改革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出现的新情况之一,就是高校录取率大幅度提高,新生录取分数线大幅度下降,生源的质量也就区别于以往。首先,扩招后,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知识结构缺乏完整性。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质量低于往届,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在不同程度上偏低。其次,学生的学习意识普遍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感觉及社会看法的差异。因录取
2、批次靠后,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短时间内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的依旧不能摆脱传统思维的桎梏,部分学生在入学后有一定的自卑情绪,对所在院校及高职教育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及时明确学习目标,对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一定阻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我们需要正确理解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性,以及相应的生源质量的变化是“降低” ,还是“层次多样” ,需要我们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树立与之相应的教育质量观,摸索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就更应探索新的培养方式,真正符合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企业的焊接技能型人才短缺,在岗工人大多是初中毕业生或者是八十年代末期的技校毕业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偏
3、低,只能从事简单的焊接操作,对于先进设备的操作和新技术的应用显得力不从心。我院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焊接专业)人才规格定位:不仅能操作,还应读懂图纸、制定工艺参数、安排生产工序、分析工件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确定修复工艺、熟悉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等。据中国焊接学会与焊接协会统计,在焊接结构生产一线的技术员仅占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 17%;焊接技术工人队伍中,焊接技师与焊工的比例是 1140。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焊接生产一线严重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主要归结为“五少”:掌握高新焊接设备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少;熟悉高新焊接技术,并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技术人才少;熟悉焊接结构生产,能合理制定生产工
4、艺的技术人才少;懂得焊接结构生产管理特点的人才少;焊接设备销售、售后服务的专业人才少。因此以突出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专业教学改革,是国家战略调整的需要,是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机械制造业、机械装备业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一)尊重个人发展需要的职业指导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生源考分的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意味其能力的偏低。我们着力于帮助学生及家长确定科学的学业成绩观念,淡化学生不良的自
5、我感觉和社会对他们的偏见或负面期望,积极开展入学教育和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积极的专业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爱好,过去只用一个模式培养,扼制了某些人的个性,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适应了个人价值及兴趣的多样性特点。这一教育过程把目光从注重理论及研究转向了注重职业能力、实际操作等个人实际问题上,把职业指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角色技能与生活角色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考虑老师的分析及学生认真的选择之后的专业调整要求,力求学生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发展其全面的职业自我观念,形成基本的“
6、职业角色技能” ,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开辟的多种教育类型能促进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二)专业能力培养高职学生所学的专业不是万能的,而是对某一能力有所侧重。焊接专业的能力大致可分为焊接操作能力、焊接工艺编制能力和焊接设备维护与销售能力。1.焊接操作能力。焊接操作人员要动脑,不仅学会,更要会学;不仅要会操作,还要会读懂图纸;要熟悉操作各种焊接设备,选择焊接材料,使用工具、夹具、量具、掌握安全常识。按照国家焊工行业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毕业生应达到焊工高级技能(国家三级) ,使学生毕业就能顶岗。2.焊接工艺编制能力。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矿山冶金、铁道车辆、锅炉容器、石油化工等诸多领
7、域都急需焊接工艺人员。我国焊接结构生产技术总体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落后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焊接技术结构不合理,焊接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缓慢,而且应用面不广,焊接新工艺的开发与推广速度缓慢。我国高校焊接专业毕业生从事科研开发的相对较多,真正从事焊接结构生产工艺编制,现场解决焊接问题的人员不多,技工学校毕业生从事工艺编制又会有许多困难。而高职学院的学生在学完标准、规范、规程及一些相关知识后,再经过企业训练,就可初步具备编制工艺规程的能力,这也就是遵循培养目标的“错位”原则。3.焊接设备维修与销售能力。随着焊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相应出现许多先进的焊接设备,对
8、这些先进设备的维修和销售也需要既会维修又懂销售的人才。(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转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是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二是改革课程内容,在重点主干专业课程焊接方法及设备 、 焊接冶金学 、 焊接结构生产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强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实际应用,组织编写相关课程的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书。三是改革考核方法,在考核中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书面考试与答辩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把考核
9、重点放在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四是改革实践教学指导方法,生产实习、综合实训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主要来源于生产实际,做到“真刀真枪” ,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四)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建立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配套的实训基地非常必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不具备一支有实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充足的校内实训场室,是不可能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实训教学一般分校外实训和校内实训两大部分。校外实训一般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是认识
10、和参观实习,包括现场聆听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讲解,现场观摩生产过程,在生产现场顶岗实习等。因此,加强校企联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很有必要。校内实训主要以培养基本工程能力和专业专项能力为主,一般在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应的专业实训室进行,要求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应的专业实训室必须具备培训现场应用型技术人员的条件,应能体现出工程应用性、综合性的特色。近几年来,学院先后投资建成了焊接实验楼,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大大地改善了专业实验实训条件。譬如焊接实训,我们就根据要求对学生安排了如下课题:水平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型、立焊位置单面双面成型、管管对接水平固定全位置焊(单面焊双面形成型)等。
11、通过这些强化训练,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焊接的操作技能,在实训结束后,即可由省劳动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多了一份就业的机会,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 3-4 个国家劳动部门所核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能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几年的努力,我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按新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已经毕业。2006 年和 2007 年,本专业的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了 95%以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普遍反映良好。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有实质性进展的。但是,虽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是可以预计的,但它的真正实现却并非轻而易举。他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本国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出发,从市场的要求出发,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参考文献:1赵岩.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J.机械职业教育, 2005,(1). 2陈烈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 200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