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15473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一、摘要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拉大了。为确保社会稳定与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五个统筹”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与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在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切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本文将以社会调查实践和调查问卷分析及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多个方面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及城乡居民收入分

2、配差距的各方面成因、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不利影响及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措施,来探讨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在收入分配政策上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体现公平正义。二、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不利影响;对策;三、正文1、实践目的及范围: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中的多项进行研究和调查,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合理与可行的建议,进而深入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周边环境。其意义是提高我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 ,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虽然范围和数量有限,但其具有代表性,因为

3、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且各自情况差异较大。实践地点:云南警官学院实践对象:在校师生2、实践内容经过分析,结合各方因素,我将调查对象定位于我校在校师生,并对他们进行随机调查。事先根据本组成员的了解和访问,先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制作成问卷调查表,将调查表随机发放并回收,如果被调查对象是学生,要求其以家庭平均状况为标准填写问卷。对于问卷上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到一系列结果,而且得到了一些好的建议以及解决办法。撰写实践报告时,我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和调查问卷,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实践报告的格式及主要内容。3、实践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如下图) ,中国目前城镇居民人口有6655

4、7 万,占人口总数的 49.68%;农村居民人口有 67415 万,占人口总数的 50.32%。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结合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统计数据分析,城镇化水平提高并不意味着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缩小,反而中国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拉大。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由 1978 年的 3645.2 亿元增加到 2012 年的 249529.9 亿元,200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00670 亿元,增长了 8

5、1.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大幅提升:1978 年为 381 元,2012 年为 18934元。每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民生产总值的稳步增长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但是国富并不意味着民富和民强,更不意味着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缩小。事实上,我国居民城乡差距在不断拉大,整体来看,城镇和农村的居民收入都是在不断增加的。但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这种速度差距决定了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整个趋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在 1984 年以前是农村超

6、过城镇。1985 以后,除个别年份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速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都要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表现是贫富差距在拉大,地区之间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存在显著差异,如南部和西部地区(如下图所示) ,因调查对象的地域因素问题,这里的南部地区主要是西南地区。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第一、历史因素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发展资本主义时期(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开始工业化时期都是通过对外扩张、侵略、掠夺殖民地等手段逐步积累原始资本的,例如,英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就发生了所谓的“圈地运动” 。而我国发展工业化道路时,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大市场已经形成,

7、世界各国已经纷纷独立,我国通过对外扩张、掠夺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已经不可能,不现实了,再加上我国开始发展工业化时西方国家都在制裁中国。新中国继承的是经过多年战乱的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烂摊子。1949 年-1952 年随着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以及民主革命遗留问题的解决,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53 年中共中央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党要在相当长得一个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而其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那么我们走工业化道路,实现供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本从哪来呢?只有剥

8、削农民和农村,通过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 、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等经济的、行政的多种手段才逐步积累起我国发展的原始资本。然而在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直接表现形式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过程中收缴农民的农用生产工具,甚至锅碗瓢盆等大炼钢铁,大搞小土群,忽视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规律,以致严重耽误农业生产。人民公社化运动又以“一大二公”为指导方针,大力推崇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以贫穷为荣,严重好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系列的“左”倾错误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从而使农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第二、政策因素政策

9、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经济政策在财政和税收方面都存在倾向性。政府在执行就业、资金投入、财政税收政策时,物质资料的价格有升无降,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现在的中国是 10%的人口掌握了 95%的财富,而这些财富主要集中在城市。城乡收入差距比发达国家更加严重,在有些发达国家比如日本,现在就没有城乡之分。除此之外,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这十几年、二十年中,中国政府虽然在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和其它福利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这些改革具有政策倾向性,应该用于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等的支出,政府一概推掉,或者减少,相反对于城市的这些支出是有增无减。所以农村居民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现象非

10、常严重。还有社会保险方面也做得不好,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长期以来被忽视,因此农民即使有钱也不拿出来投资,而是存进银行,以防御大灾小难。在财政政策方面,30 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长期坚持以支持城市化建设为主,偏向于城市。对农村的支持与投入则比较小,虽然最近几年政府的财政支农投入有所增加,但总量依然不足,与城市相差甚远。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自身特点也要求国家大力支持,增加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以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所存在的弊端。我国现在就出现了政府对农业投资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随着历年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额也在增加,但远远比不上用于在城镇的支出

11、,农业只占了财政支出的 10%左右,而城镇却占了财政支出的另外的 90%左右,两者间巨大的差距,使得农业投入过少,国家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公共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从而使农村交通道路、电力、通讯、信息公共服务等大大落后于城镇,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提高,从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税收方面,近阶段,我国城乡税费体制仍然呈现二元制结构,城乡差异十分明显。虽然近些年国家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税费改革,即从2006 年取消了农业税和大部分的农村收费,各级政府也对农村进行了各种农业补贴,如粮食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以及农业牲畜养殖补贴等等一系列的惠农补贴。这些实质性的政策也一定程度上使农民

12、得到了些好处,使农民收入有所提高,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但这却不能掩盖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税费格局。具体表现在:在取消农业税的同时,并没有把城乡税制统一起来,就是没有确立农村的主体产业-农业的税收政策;虽然取消了部分农副产品税的征收,但并不全面彻底。实际上还是因为我国城乡税费改革仍然有城乡政策差别才造成这种局面,城乡间实行不同的税费制度,就将从事农业生产而获得农业收入的群体排除在工商税体系之外。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就要求对农业和农村的支付和投资继续加强,而农村公共设施投资也将加强,以便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使社会资源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和协

13、调,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但现行的二元结构税制严重不符合这种要求,不仅使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也不利于城市公共资源合理流向农村,阻碍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从而造成城乡差距被拉大的局面。第三、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因素二元经济体制,就是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得过程中,对城市和农村、对工业和农业、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而这种经济政策把大量的资源重点分配在城市、工业与城市居民,对农业的政策定义是服务于城市发展与国家工业化,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发展总是要落后与工业,城市与城市居民的发展。而二元结构体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是通过一些制度使农村的农业剩余转向城市,以支持

14、工业化的发展,这样就会使农业的发展越来越滞后于工业与其他部门的发展,使农民收入不断落后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收入,这就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二是通过一些渠道体制,使城乡分割,限制农村居民的自身发展与提高,使城乡居民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导致农村居民能力的贫困,从而限制农民的发展,进一步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第四、市场机制因素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以及经济系统开放化。虽然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的时候就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在

15、十四大时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强调了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随着我国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价值规律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一些高风险、高科技企业,其职工收入远高于从事一般性行业的职工。而在农村,由于粮食品质不高,而成本却是很高,加之农产品本身又进入了买方市场,因此农民收入基本上只能维持温饱,大部人被迫进城务工,这样城乡居民之间这收入差距自然拉大。第五、户籍限制因素中国当代户籍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的户籍制度可谓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户籍制度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政府实行户籍登记是

16、为分配土地、征收税赋和摊派徭役提供依据。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户籍制度的功能基本是一致的,没有大的变动。户口限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1958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禁止农业人口的自由流动,根据政策规定,只有少数几种特殊情况才有资格申请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并迁入城市。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务工,形成了巨大的“民工潮” ,而他们大部分是处在城市中的最下层,待遇和工资都是最低的,而且常常受到城里人的歧视。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国家干部或国家职工编制。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造成城乡分割,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17、自由流动和各项惠民政策的惠及,从而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六、教育因素在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如下图所示)。目前教育软硬件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据 2002 年 9 月 12 日的经济时报报道,各级财政教育投入分配格局为: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只分别承担了义务教育经费的 2%和 11%,也就是说只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极小部分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分别负担了经费的绝大部分。事实上,县乡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却是对农民的征收,这就客观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城镇居民则是无需缴纳这部分费用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城乡居

18、民收入之间的差距。第七、不公平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因素我国之所以会出现二元制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因为二元制的经济结构体制造成的。在这种二元制的社会体制结构下,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到很多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而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只能得到很少的待遇或者根本就享受不到,差距很大。在这种体制下,城镇的一切公共设施建设所需要的经费都是由国家和政府及全民单位负担,自己完全不用出钱,而农村居民要想享受到这种政策就必须得自己出钱,政府在农村投入的社保明显和城市差据很大。这也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失业、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福利和社保,而拥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则享受不到任何与此相关的福利,只能自

19、己花钱。据调查,近年来,城镇职工每年的养老金额高达 20003000 亿元,而农村每年只能得到用于扶贫开发和“五保户”的 200 亿元而已,由此可见,两者差距甚远,这就使农村缺乏必要的公共卫生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这就使农民收益比城镇居民收益减少,也照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局面。此外农村居民仅依靠种植农作物或养殖牲畜的方式获取收入,收入结构单一,收入风险较大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信息及思想观念闭塞等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3)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利影响(1)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许多农村居民因为得不到与其贡献相应的报酬而使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流动,导致部分耕地闲置,农村基础设

20、施建设缺位,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少数农村居民为了快速摆脱贫困,不惜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影响社会稳定,败坏了社会风气。(2)长期存在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使得农民怨声载道,直接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稳定增长,易引起社会不安,增加投资者的心理成本;降低农村居民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资源有效地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3)形成马太效应,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农村居民地位更低、机会更少,其人力资源不仅得不到应有开发,甚至出现相对和绝对地萎缩。而由此导致农村居民产生消费性紧缩倾向,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统计表明,消费平均每增加 1%,GDP 就会相应平均增加 0.755%。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农村居民产生消费紧缩倾向,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5)由于收入差距扩大是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部分农民贫困同非法致富形成巨大反差,致使一些人弱化了对改革的信心与支持力度,产生了“怀旧”心理。增加了改革的成本,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4)对于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及对策第一,完善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国家针对“三农”问题持续出台几个“中央一号文件” ,给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