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16617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为进一步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工作,不断提高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制订本规划。二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 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公共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设施建设,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保障公众饮食

2、用药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作出应有的贡献。(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必须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2安全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相适应、与监管事务日趋国际化相适应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二是坚持科学监管,创新机制。必须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水平和监管能力水平, 创新监管制度,建立起适应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监管新机制。三是坚持全程监管,依法行政。必须依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继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3、规范监管行为,实现食品、药品各环节的全程动态、规范有效地监管。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必须立足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领域、各环节的作用,建立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促使有效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五是坚持加强基层,强化基础。必须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基层和基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动员足够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充实到基层和基础工作,实现促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的显著提升明显加强。三二、发展目标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备;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3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和建设

4、加强,技术装备进一步强化改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设和检测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从而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一)到“十一五 ”末期,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覆盖面达到 90;大中城市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的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 95;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率达到 100;食品召回覆盖面达到 80;食品生产企业全国专项检查覆盖面达到 90。(二)到“十一五 ”末期, 药品监管水平明显 提高:。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覆盖率达到 100%,农

5、村药品供应网覆盖率保持在 80以上;对于现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和口岸药品检验机构达到 100,地市(地)级药品检验机构达到 80;国 家 级 医 疗 器 械 检 验 机 构 对 归 口 产 品 检 验 能 力 达 到100,省 级 医疗器械 检验机构对市场常规产品检验能力达到95以上;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由现在的 30提高到 80。4四三、主要任务(一)食品安全。1. 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制定食用农产品产地区划。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系统调查农产品产地污染状况,开展重点地区、典型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控。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

6、残留监控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由目前的 37 个城市扩展到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建立原粮污染监控制度,开展原粮质量安全和卫生监测,建设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监测网络。开展非食品原料风险监测,系统调查非食品原料污染情况,建立重点食品强制性标准全国专项检查制度,实施电子标签管理制度,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例行监测制度,建立食品质量监测直报点。完善国家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专栏 1 食品安全监测环境监测监控 加强全国重点城市“菜篮子”基地环境监测监控,对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进行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性区划与重点污染源监控。建立重点城市农产

7、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点,建设全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数据库共享平台。市场质量监测监控 完善市场例行监测制度,在大中城市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监测监控点。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 完善以省(区、市)为监控单位,下设市、县监测点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区域实验室和食源性疾病溯源网络实验室建设。基地建设 建立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农产品、食品示范基地;加快无公害食品(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非食品原料监测和食品召回 完善省、市、县三级非食品原料污染监测网,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物质开展非食品原料风险监测工作。对肉制品、乳

8、制品、饮料、粮食加工品、5食用植物油等高风险食品开展食品召回工作。2. 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资源,严格实验室资质管理,初步建立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现检测资源共享,满足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安全监管的需要,力争使国家级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 (商务部)积极扶持和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专栏 2 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国家级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性农产品质检中心、区域性质检中心、省级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县级农产品检测站。食品

9、质量安全检测 加强国家级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市县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的建设。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检测 推广餐饮业常见危害因素的检测技术,完善餐饮业 10 种常见化学性和生物污染因素的快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 根据需要为食品安全监督监管管理(商务部)部门逐步配备必要的快速检测设备和快速检测车。3. 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的力度,基本建立健全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规范环境监管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安全限量标准、食品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制定鲜活食品冷链储运安全标准,加快建立、完善统一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法

10、制办)。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修订。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定具有可6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专栏 3 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制定重点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制订以粮食作物、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产地环境为重点的污染控制标准。食品安全相关标准 制订无公害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和监管所需的产地环境标准,粮食及优势主要农产品标准,农药、化肥合理使用标准,转基因生物安全标准,动物疫病防治标准;完成约 500 项农药、兽药、有害重金属元素限量和检验方法等方面标准制订和修订;完成生物毒素、有害微生物限量和检验方法等方面标

11、准的制订和修订;完成营养标识、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卫生标准、食品污染物基础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食品产品卫生标准、微生物限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制订和修订;制订鲜活食品冷链物流温度及操作规程标准等储运及流通安全相关标准(商务部)。标准化示范 建立大宗鲜活农产品、优势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体系和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 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形成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国家对重点企业的食品安全要素的直报网络;建立高性能、易管理、安全性强的食品安全动态信息数据库;建设国家食品安全基础信

12、息共享系统,形成服务于食品安全监测分析、信息通报、事件预警、应急处理和食品安全科研及社会公众服务的网络协同工作环境。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制度。专栏 4 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网络 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网络,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电子监管 逐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电子监管网,实现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条件和产品质量电子监管。食品安全信息中心 以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为基础,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食品安全7信息中心,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综合分析和监测;对食品安全状况做出评价和预警。5. 提高食品安全

13、科技支撑能力。开展食品安全科学的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研究(科技部)和食品安全科研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应用技术和相关战略研究。跟踪研究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主要贸易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通报评议。加强食品安全技术能力建设,初步建成既有自主创新能力又与国际接轨、开放的食品安全科研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科技部)专栏 5 食品安全科技研究重点跟踪研究 包括国际食品法典、主要贸易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政策、法律法规与标准、安全保证技术措施、关键检测技术等内容。评价技术研究 涉及食品新原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

14、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涉及病原微生物、农兽药残留、新资源食品、化学性(含生物毒素)危害物等;建立食源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模式和方法;提出高风险食品目录和危险性控制措施。应用技术研究 包括食品品种特征溯源技术、食品产地图谱技术、食品产地标签和条码示踪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技术、 食品加工、流通过程中检测技术、食品制假售假检测技术(科技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实验室确证技术、检测技术规范和安全性验证方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技术以及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6. 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15、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应急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体系,以及培训演练基地、现场处 置能力建设,提升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加大食品安8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监察专员制度。专栏 6 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要点应急反应与处理 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反应联动网络平台,加强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建设。食物中毒快速反应 建立餐饮业食物中毒举报投诉系统和餐饮业食物中毒快速反应处理系统,提高食

16、物中毒处理和溯源能力。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快速反应 建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商务部、工商总局)环节突发事件应急快速反应处理系统。7. 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逐步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和体系,研究食品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严重性,以及危害发生的概率,并据此划分食品的风险等级,其 动态评估结果作为政府食品安全决策和管理的基础。专栏 7 食品安全评价评估调查评价 对畜禽、果蔬、水产品、酒类、乳制品、婴幼儿食品、粮油及制品、调味品、方便食品、豆制品、饮用水、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企业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价。风险评估 开展农兽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品添加剂

17、、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加工工艺和设备对食品安全危害程度的风险评估。重点食品专项检查 每年对 15 大类重点食品组织实施全国专项检查,对生产加工企业产品开展强制性标准的检测,年度滚动实施。8. 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诚信意识,营造食品安全诚信环境,创 造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初步建立食品安全诚信运行机制,全面发挥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逐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推行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完9善“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 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食品企业红黑榜制度。专栏 8 食品安全诚信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 建立食品

18、生产经营主体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等,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监管制度。量化分级管理 对全国餐饮企业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强化食品卫生许可和监督管理。9.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和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水平。完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食品企业日常监管措施,探索农村小型食品生产加工、经

19、营企业的有效监管模式,有效遏制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监管力度,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食品广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指导和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建设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社会监督网和监管责任网,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专栏 9 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农村食品安全专项 加强种植养殖业农兽药残留、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逐步建立乡级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专、兼职队伍网(中编办)。建立并推广农村小型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开展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食品市

20、场专项整治。加强农村小餐馆和群体性聚餐的监督管理,建立申报指导制度。10畜禽屠宰加工行业整治专项 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建立病害肉无害化处理保障制度。高风险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专项 对高风险食品每年确定重点,在生产加工业开展全面检查检测,实施专项整治。标签标识管理 加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的标签标识管理。安全保障 实施 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食品安全保障工程。示范项目 组织实施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小企业、小作坊专项监管示范工程;组织实施食品市场建立健全自律制度示范工程;建设 “食品安全供应链示范项目”、 “百家放心肉示范厂”培育工程、 “百家绿色市场” 。

21、10. 完善食品安全相关认证。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 ”全过程的全国 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建立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制度,积极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认证工作,加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饲料产品质量认证推进力度。对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体系认证。完善良好农业规范、良好生产规范、良好储藏和运输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绿色市场认证,提高食品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11. 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在对食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实施分类管理,提高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有效性。完善进口食品查验制度,重点对食品中农兽药、食品添加剂、致病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标签标识进行查验。建立和完善“一个模式,十项制度 ”(即“公司+ 基地+ 标准化”管理模式,种植养殖基地备案管理等十 项管理制度)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规则,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