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刀石中学高二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18953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掇刀石中学高二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掇刀石中学高二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掇刀石中学高二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掇刀石中学高二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掇刀石中学高二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掇刀石中学高二年级 12 月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柳小玲 审题人:赵正秀 曹立军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1、张荫麟先生曾评论说:“除形体外,甲骨文字与今字的差异有两点可注意:(一)带有图象性的字无论物体的写生或动作形态的喻示,每随意描写,但求肖似,没有定构。 例如龟字,或画正面,或画侧面,或画尾,或不画尾,或画两足,或画一足。(二)在意义的分别上,有好些地方比今字更为详细。例如驾驭之驭,或从马,或从象,因所驭不同而异字。”这主要体现了张先生的( ) A史观 B史法 C史论 D史识2、战国时“士”阶层日益壮大。依其主张,钱穆把他们分为“劳

2、作派” 、 “不仕派” 、 “禄仕派” 、 “义仕派”和“退隐派” 。下列属于“劳作派”的人物是( )A墨子 B韩非 C孟子 D庄子3、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 ,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4、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 ”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

3、畏权贵,忠君爱国 B.有所为有所不为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自我克制,廉洁奉公5、 “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材料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分封制的落后性 B.生产力的发展C.士人阶层的出现 D.统治者的鼓动6、 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 ,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 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7、下图

4、 a、b、c、d 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秦朝“焚书坑儒” ,儒学陷入低潮Bb: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c:魏晋南北朝隋唐道佛发展,儒学受冲击Dd:明末清初思想批判的推动,儒学正统地位动摇8、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 , “智慧的化身” 。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自己这一命题上 认为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A BC D9、加尔文教派认为:为了上帝,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的职业中认真劳作,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工作

5、,由此形成了一种“天职观” 。从中可见,天职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 ( )A.严密的社会分工 B.追求社会财富C.人人为上帝服务 D.平等的劳动观10、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了经院哲学与圣经 ,雅典终于战胜了耶路撒冷。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 D智者运动11、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B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

6、代议制的建立12、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羣” (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B “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C “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区别 D “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13、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壮大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

7、素的综合结果14、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15、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

8、位16、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山大学说:上世纪 20 年代物理学“遍地黄金” ,爱因斯坦 26 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 “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 。爱因斯坦破解的“黄金”及其作用是( )A相对论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B相对论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C经典力学体系 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D量子论 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变化17、1844 年,达尔文给一位朋友写信:“上帝不让我相信拉马克的一个进步的趋向 、 源于动物的缓慢的意欲的适应之类的废话。但是,我得出的结论并非全然不同于他的结论,只是更换的方法完全不同于他的。 ”这里“更换的方法”应该是指( )A.自然

9、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B. 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C.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 天演论问世以后, “天演” 、 “物竞” 、 “天择” 、 “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有的教师以“物竞” 、 “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干脆以“竞存” 、 “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 B严复的译笔古雅耐读C维新思想家的宣传推介 D书中的思想足以警世19、1892 年,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 ,认为未来社会是实行共和制的大同社会;1913 年 7 月他又发表文章说:“夫共和之立国今所模欧师美者但模仿

10、其政俗之末,而失其道德之本,此其政俗所以在欧、美成功之效,而在我为败坏之由。 ”康有为的这一转变反映了( )A “中体西用”影响仍存 B社会转型道德败坏C “尊孔复古”逆流兴起 D照搬西体舍本逐末20、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 “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1、 “儒教之所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持有此主张的是( )A李贽 B林则徐 C张之洞 D梁启超22、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

11、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23、邓小平同志会见加拿大客人时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邓小平南方谈话正确处理姓“资”姓“社”问题和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邓小平“南巡”主要是考查改革开放的成果B邓小平“南巡”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突破口C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D1992 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24、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

12、“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 )A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B符合中国国情C确立科技攻坚重点 D苏联模式影响较大25、 “印象派”画风的“印象” ,其突出特征是( ) A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B印象深刻的方可入画C保持描绘对象逼真 D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26、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 ( )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 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C古典主义的英雄情结 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第 II 卷(非选择题)一、非选择题

13、(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6 分,共 48 分)27、 (16 分) “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楚,所以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更加着意阐释、鼓吹,成了这一时期的一股思想大潮,并在萌芽的基 础上形成了初步体系。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 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他们民本思想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孔子侧重于“为政以德”,孟子侧重于“民贵君轻”,而荀子 侧重点是“恩惠于民”。 南阳日报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

14、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 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 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 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度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 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样,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 “强 迫他自由”。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 (“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

15、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全主义命运的大讨论。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原因。 (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 分)(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4 分)【答案】 (1)主张:仁、仁政、惠民等(2 分) 。原因:政治分封制瓦解,社会转型(或社会改革) 。经济

16、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4 分,每方面 2分)(2)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监督。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 分,每方面 2分)(3)必要性:“文革”结束后,个人崇拜和“左”倾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 (2 分)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 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 (2 分)28、(16 分)文化成就是对社会现实不同层面的写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北宋末、南宋时 期的知识分子所表现

17、的爱国情怀随着时局的演变愈来愈激切。靖康之变后,知识者发出的悲愤之声成了南宋一百五十多年的文学的主基调,也是汉、唐文学没有的现象。凤凰网历史综合理学为南宋凝聚人心增强社会成员的自律性材料三 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讲神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的。此种思潮,可做代表者,有三部小 说:(一) 西游记;(二)封神传;(三)三宝太监西洋记。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情, 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明小说之两大主潮(1)

18、图中文字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潮流?(2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从朱熹、辛弃疾和李清照三人中任举两例说明这一“主基调”和时局的关系。(4 分)(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小说所体现的文学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小说呈现这一风格的原因。 (10 分)【答案】(1)由分裂割据走向大一统。 (2 分)(2)宋朝边患叠起、弊政丛生,朱熹强调重品德、气节、自律,士以天下为己任。宋朝国运式微、山河破碎,辛弃疾的词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慷慨悲壮的个性风格;李清照的词则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和低迷感伤。 (4 分,举两例即可)(3)文学风格: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2 分)原因:君主专制强化、政治

19、腐败黑暗;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当时宗教影响。 (8 分)29、 (16 分)近代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相互作用、相互推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设置了一大批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学校,如京师同文馆(1862 年)、福建马尾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1866 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 年) 、武备学堂(1895 年)和南京陆军学堂(1895 年)等。白莉、汪刘生中西文化冲突与教育价值取向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今时局变异,外侮交迫,非 读万国之书, 则不能通一国之书。 ”他还具体指出, “今中学以经义掌故为主,西学以宪法官制为归。 ”他

20、所注重的“中国经史大义”实际上是经过康有为改造,并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公羊春秋”学说。 (时务学堂)培养的大批人才如林圭、李炳寰、蔡 锷、唐才质等,有的成为维新运动的中坚,有的 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骨干。特 别是它促成了湖南各地新式学校的设立和书院制度的改革。长沙时务学堂:开湘学之新风材料三 大学者,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足以形容之。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材料四 准此以定中国教育之方针,教于斯,学于斯,吾国庶有起死回生之望乎?依此方针,说其义于下方:(一)现实主义。唯其尊 现实也, 则人治兴焉,迷信斩焉。(二)惟民主

21、义。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 (三)职业主义。现实之世界,即经济之世界也。今之教育,倘不以尊重职业为方针,不独 为俗见所非,亦经世家所不取。盖个人以此失其独立自营之美德,社会经济以此陷于不克自存之悲境也。摘编自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 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教育的进步与不足,并据此概括其特点。 (3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时务学堂在教育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及其积极影响。 (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时北京大学的办学宗旨。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主张的教育要义。 (5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教育发展变化的认识。 (4 分)【答案】(1)进步:向西方学习;不足:仅限于科技、军事、语言等领域。 (2 分)特点:中体西用。 (1 分)(2)突破:力倡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 分)积极影响:推动了政治变革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2 分)(3)宗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2 分)要义:现实主义,民主,职业训练、振兴实业。 (3 分)(4)民族危机的刺激,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推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由关注器物、科技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