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25985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对 2490 例颈椎 X 线片中筛查 38 例 OPLL,251 例颈椎 CT 中筛查 15 例 OPLL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标准的颈椎正侧位平片对本病的诊断有确诊意义,但 CT 扫描更具优势,依其影像表现可分为 4 型(连续型、节段型、局限型、混合型) ,椎管测量能够明确骨性椎管矢状径狭窄率与临床表现关系,并有助于 OPLL 与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OPLL; X 线诊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到来,再加上科学检查技术的提高,颈椎后纵

2、韧带骨化症(OPLL)的检出率也在不断提高,而作为(OPLL)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对近 8 年来 2490 例颈椎正侧位平片及 251例颈椎 CT 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2490 例颈椎正侧位平片筛查 38 例OPLL,男 20 例,女 18 例,男女之比约为 1.161,251 例 CT 扫描发现 9例 OPLL,男 5 例,女 4 例,男女之比约为 1.25:1,发病年龄 2968 岁,平均 48.7 岁。病程 215 年。 1.2 症状: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但多数以颈椎神经根压迫症状为主,约占 68%,少数

3、部份表现为颈椎椎管狭窄症状,约占 19%,其它 1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颈椎病样”的特征,如颈肩背痛,头颈发僵,四肢麻木,头晕,步履不稳等. 1.3 X 线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进行 X 线颈椎正侧位平片,部份进行 CT 颈椎扫描,采用 501-A500mAX 光机及西门子 DR-HCT 全身机,均按标准常规位置进行检查 2 结果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在传统 X 线正侧位片中阳性率约为 1.52%,在CT 扫描中阳性率约为 3.58%,明显高于传统 X 线平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表现为椎体后缘,平片上椎管的前方纵行的,CT 上椎管的前方横行条形,带形,桥形,拱形或棒形分布的骨性致密影,边缘锐利,光滑

4、.其范围自 C2C7 不等,C46 为好发部位,可发生单一节段,也可发生于连续多个节段,可压迫硬膜囊,甚至可穿破硬膜直接压迫脊髓。根椐平片表现习惯分为 4型,即连续型,节段型,局限型,混合型。 常用颈椎椎管矢状径狭窄率来判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对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测量方法是以骨化灶最厚处为 B,椎管矢状径为由椎体后缘联线与椎板联合皮质线联线之间最小距离为 A,用百分比表示即为椎管矢状径狭窄率。计算公式=B/AX100%。本组测量结果 47 例中骨化灶厚度 14.8mm。其椎管矢状径狭窄率测量结果 8.3%46%。其中8.3%29.4%32 例(60.3%) ,30%38.8%12 例(25.5

5、%) ,38.9%46%3 例(6.3%) 。 3 讨论 发病情况:我国发病率相对较低,此病症最早由日本学者月本氏在 1960 年以“颈椎椎管内假骨”所报告,1964 年正式命名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此症在日本人中发病率最高,故也被称为“日本人病”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外伤,椎间盘突出,先天性畸形,椎体退行性病均与本病有关,除上述病因外有人提出中毒学说,也有人提出 OPLL 的发生与椎间关节倾角或脊椎自弯曲有关。 OPLL 的 X 线诊断意义及 X 线特点:本症的诊断主要依靠颈椎正侧位平片及 CT 扫描检查来确定,颈椎平片的确诊率约为 78,5%,CT 扫描检查的确诊率为 98.5%,

6、能直接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及类型,明确椎管矢状径的狭窄,但是通过对比分析,CT 扫描在椎管矢状径率,确诊率,病变程度上以及有无侧隐窝狭窄明显优于平片,而颈椎平片在范围,类型,部位上有一定优势,所以建议在颈椎平片没有发现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临床上又高度怀凝 OPLL 的,或要准确测量椎管矢状径率的,做一次颈椎 CT 扫描是很有必要的。. 鉴别诊断:本症的 X 线诊断主要与下列情况鉴别: 1 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最早对称性侵犯双侧骶髂关节,腰椎,胸椎均见受累,呈“竹节状脊柱” ,脊柱正位片可见三条平行的纵行带状高密度影可兹鉴别. 2 脊髓型颈椎病:CT 扫描椎体后缘高密度影与椎体骨皮质紧密相连,

7、常有软组织突出物与高密度骨赘影混合一起压迫脊髓,而后纵韧带骨化多与椎体皮质分离,这是因为从骨化程度看,浅层纤维骨化最显著,深层纤维骨化不充分或只有增厚而无明显骨化,进而在骨化带与椎体后缘间形成线状透明间隙。 3 椎体后方垂直骨质间隔:在 CT 横断面上表现为一游离的致密骨影,有时略向外凸,但是致密骨影与椎体是垂直分离的,这是由于椎体后方静脉孔所形成的间隔。 椎管矢状径狭窄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椎管矢状径狭窄率愈小,临床症状体征愈轻,反之,则愈重。本组中颈椎管矢状径狭窄在 30%以下的 32 例中,临床症状轻,仅有头晕,颈部不适等症状,经测量均无发育性椎管狭窄。但矢状径率在 36%以上的,均有明显症状. 参考文献 1张鹏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 X 线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85, 3:149. 2黄公怡,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X 线诊断的临床意义.中华骨科杂志,1987,6:410. 3张长江,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 X 线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86, 4: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