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分析了辽宁省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辽宁省花生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花生产业;现状;优势;问题;对策;辽宁省 AbstractThe situation and advantages peanut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analgaed. Based on problems of countermeaseur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peanut industry; situation; advantages; problems;cou
2、ntermeasures 花生是辽宁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和生产加工能力的不断增长,花生已经超越大豆成为辽宁省第一大油料作物,并且是位列玉米和水稻之后的第三大种植作物1。大力发展花生产业,有利于全面推进辽宁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提高辽宁省花生产业的竞争力,确保辽宁省在全国花生生产和出口创汇中的优势地位。 1 辽宁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 1.1 生产现状 1987 年以来,由于花生与玉米等粮食比价不合理,花生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到 1996 年时,辽宁
3、省花生种植面积仅为 6.67 万 hm2,比 1986 年减少了 9.47 万 hm2。自 2000 年起,花生生产结束了连续 13 年的低谷徘徊期,出现良性发展势头。 “十一五”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花生生产迅猛发展。2000 年以后,辽宁省的花生生产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上升。20002003 年,花生种植面积与总产逐年扩大。20032007 年受连续 5 年的干旱天气和政策因素的影响,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有所下降。2008 年,辽宁省花生面积和总产量都创历史新高,达 26.3 万 hm2、80 万 t,分别比 2007 年增长 166.8%、220.3
4、%。二是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辽宁省花生平均产量为 2 288.8 kg/hm2,20062008 年,全省花生平均产量达到 2 707.7 kg/hm2,比“十五”期间增长了 418.9 kg/hm2。其中,2008 年花生单产历史上第 1 次突破 3 000 kg/hm2,达到 3 040.8 kg/hm2。三是品种种植格局相对固定。白沙 1016 一直是辽宁省花生的主栽品种,约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 65%,其品质性状优良,深受农民喜爱。阜花系列品种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 15%左右,锦花系列、连花系列占 15%左右。近几年,先后引进国内优良花生品种,如鲁花系列、唐油系列、花育系
5、列,但其推广种植面积仍然很小。四是花生生产的主产区域逐渐扩大。花生主产区由过去的大连、锦州为主,过渡到以锦州为主,再过渡到现在的以阜新、铁岭、锦州、沈阳、葫芦岛为主。根据辽宁统计年鉴 2009,2008 年阜新市花生种植面积占全省的 32%,铁岭占全省的 20%,五大主产区合计花生种植面积占全省的 92%。五是产区间生产能力差异性大。以 2008 年花生产量为例,主产区中最高的铁岭市为 3 585 kg/hm2,最低的葫芦岛市为 2 430 kg/hm2,两地产量差异就达到 1 155 kg/hm2,而全省中最高与高低产量的极差值更是达到 1 845 kg/hm2。 1.2 加工与销售贸易现状
6、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花生深加工利用的途径和范围也在不断拓宽,辽宁省花生龙头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省各优势产区都有自己的龙头企业,已建和在建的花生企业(500 t 以上加工能力)达到 36 家,年加工能力(以花生仁计算)138.8 万 t,折算成花生(按出仁率 75%计算)为 185 万 t,远高于全省现在的花生产量。花生加工有花生脱壳初加工和花生油、花生食品、花生饮料、花生蛋白粉精深加工 2 种形式。由于原料花生品质上乘,辽宁省生产的花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销往日本、新加坡、欧美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区,是全国第二大花生出口基地。 1.3 发展趋势
7、 “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指标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花生作为辽宁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重要的作物品种选择。花生是比较耐干旱、耐瘠薄的作物,适应性强,种植花生可使辽宁省特别是辽西北地区大量贫瘠干旱砂壤性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花生又具有生物固氮能力,种植花生可以起到培肥地力、改善土质和优化生态的作用。花生种植地域与粮食作物适宜种植地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自然地避免了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矛盾。随着近年来花生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种植花生的意愿也愈加高涨。进一步推进辽宁省花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优化全省
8、农业结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也是在分析全省自然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后的合理选择。2 发展优势 2.1 自然条件优势 辽宁省花生种植的主产区为阜新、铁岭、锦州、沈阳、葫芦岛,2008年主产区播种面积占全省的 92.2%,产量占全省的 91.1%。花生主产区集中于辽西北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北纬 4044,正处于国际学术界称之为花生生产的“黄金带”(北纬 4045)之上。辽宁省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优质花生的生产。 2.2 品质优势 辽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条件,使得这里生产的花生质量上乘,果面洁
9、净且黄曲霉毒素含量极低,商品性好,完全达到出口标准,这是国内其他花生产区(如山东、河南)无法比拟的。 2.3 技术优势 辽宁省栽培花生的历史较长,发展花生产业拥有强有力的人才、科技支撑。近年来,全省花生育种力量得到加强,20042008 年,全省选育出33 个花生新品种。位于阜新的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是较早开展花生育种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的省级科研单位,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国家和省级课题,选育出的阜花系列优良花生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省内的种植面积和比例不断提高。该科研单位还先后引进大量国内外优良品种,并从中筛选与辽宁省种植条件相适合的优良品种,为花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10、为促进辽宁省花生产业大发展,针对国家和省花生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新成立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生产业研究中心,挂靠在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负责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花生新品种选育和资源创新,研究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加强科技合作交流和产业化开发。2.4 加工带动优势 花生产业是辽宁省种植业出口创汇的龙头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花生年加工能力 185 万 t,可以带动花生生产面积约60.7 万 hm2(按 2008 年全省平均产量 3 045 kg/hm2 计算),而 2008 年全省花生播种面积仅为 25.7 万 hm2,远远不能满足加工需求,因此必须加大推进花生产业的发展
11、力度。辽宁省花生加工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使自产的花生实现就地转化,而且对周边省区发展花生生产还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2.5 经济效益优势 近几年来,花生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在阜新市等花生主产区,2009 年由于花生价格的持续走高,种植花生比种植玉米多收入 6 000 元/hm2。此外,花生的耐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等特点,使得它成为辽西北地区沙性土壤的“铁杆”作物,花生的经济效益优势在干旱年份表现的尤为突出。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生产与技术方面 一是种植品种单一,混杂退化现象严重。在过去的 2030 年里,白沙1016 一直是辽宁省花生的主栽品种,农民年复一年的重
12、复留种,造成该品种混杂退化普遍、老化现象严重、纯度和整齐度大大降低,病虫害加重,影响了花生生产的总体效益,亟待更新。二是专用型品种少,品种间质量差异较大。目前辽宁省的花生品种以油用型和食用型为主,缺少加工专用型、出口专用型、营养保健型品种,因此难以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优质专用花生及产品的生产。现有品种存在质量差异,且混种混收混加工现象普遍存在,降低了花生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出口竞争力。三是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低、管理方式粗放,重茬问题严重。在花生主产区,由于花生种植效益相对高于其他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但受耕地面积的限制,几乎不进行轮作栽培,致使花生病虫害增多,土壤养分失调,严重降低花生单
13、产和品质。小垄裸种的传统种植方式仍占相当比重,大垄双行覆膜种植面积少。垄距普遍偏大,多为 60 cm,与实际要求(40 cm 左右)相距甚远,浪费土地现象严重。四是机械化生产滞后,生产技术应用不到位。辽宁省大部分种植区域仍旧是落后的手工种植,播种机、覆膜机、剥壳机普及率还是相当低。手工种植方式较机播质量差,密度不足,达不到合理密植的生产技术要求。花生虽是耐贫瘠的作物,但合理施肥效益会更高。目前,花生主产区大部分土地没有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施用不科学,有机肥少,氮、磷、钾三大元素肥料和微肥施用不合理。五是单产水平低,中低产田面积大。辽宁省花生种植集中在辽西北地区,而且 80%以上都是中低产
14、田,这是造成花生单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 年全省平均产量为 3 040.8 kg/hm2,与同期山东省平均产量 4 215.0 kg/hm2 相比低了 1 174.2 kg/hm2。 3.2 加工与销售方面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加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花生的加工包括榨油和食品两大方面,目前辽宁省从事花生加工的企业不少,但绝大部分是初加工,花生的精深加工利用还比较薄弱,花生加工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产业化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尤其是花生的食品、饮料、蛋白粉和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更显不足,花生油脂、蛋白、磷脂、多酚等资源的深度开发远远不够,与国际
15、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二是市场体系尚不完善,组织化程度偏低。辽宁省目前还没有大型的花生及花生加工品批发交易集散地或交易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花生产业的规模化经营。花生专业合作社、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建设相对于发达省份稍显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宏观引导作用,加大花生产业投入 做大、做强花生产业,政府是关键,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制定优惠政策,从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环节入手,加强对花生主产区的政策倾斜,着力改善产业开发的外部环境,把花生产业作为辽宁省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发展花生产业的重点应放在辽西北和沈阳、大连等花生主产地区,示范带动其他地区。由政府出资在上
16、述地区各县(区)建立花生高产高效示范区,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2-3,发挥“政策引导,典型引路”作用,带动全省花生产业的发展。整合农业资金,重点向花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花生良种补贴规模,对应用大垄双行机械覆膜栽培技术的农户进行地膜补贴和农机补贴,对农户和龙头企业贷款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同时,政府应加大对花生产业研究机构研发经费的支持力度,设立花生品种选育和新技术推广科研专项资金,支持花生新品种选育和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辽宁花生生产科技水平。 4.2 培育壮大花生加工企业,加强花生专业批发市场建设 发展龙头企业是花生产业化的核心,辽宁省要想发展成花生产业大省,没有龙头
17、企业的参与是难以实现的。目前,全省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花生企业较少,应以花生主产区为基地培植一批大型花生加工、出口经营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带动全省花生产业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或强强联合等举措,培育壮大花生加工企业,打造花生产业集群。花生加工企业要加强与农民的联系,使其成为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的生产基地,形成“龙头企业+科研单位+生产基地”的完整产业链模式。同时,要加强企业自身加工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不仅提高花生加工能力的总量,还要在花生食品多样化加工上做文章,加快辽宁省花生油、花生蛋白、花生休闲食品等精深加工完整产业加工体系的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变产品优势为商品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18、的重要条件。为此,要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由政府负责在主要花生产区阜新、铁岭、大连新建或扩建花生专业批发市场,完善市场功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要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网络,成立花生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发展网上交易平台,培育无形市场。 4.3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政府除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外,还要加强花生专业合作社、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建设,有计划、有方向地进行重点扶持,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协会和经纪人的职能作用,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环节做好服务。要积极引导各类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连接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
19、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的动力,农民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一个产业的构成和发展水平。作为生产者,要积极参加各种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及时掌握新品种的特性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如加强花生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合理施肥、合理密植、正确使用农药等。此外,还应积极参加花生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融入花生产业化链条中。 4.4 加强品种选育、栽培配套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研究 选用良种是提高单产水平的关键,在育种上走传统育种与现代育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采用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加速新品种选育,加快建设花生育种技术平台。适时引进新品种,通过良种试验、示范和品种对比选择适合辽宁省种植的优良品种。在保证高产的前提下,还要注重高油、优质
20、、多抗花生新品种和专用型花生新品种的选育工作4。进一步加强对白沙品种的提纯复壮,恢复其丰产性和抗逆性。加快建设花生原种繁育基地,把辽宁省建成一个东北区域花生良种繁育中心。良种良法相结合才能稳定提高花生的单产水平,因此要加强花生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加强麦套花生种植技术研究、玉米花生间种技术研究,加快精准栽培技术研究。加强花生食品方便化、营养化、系列化、多样化的研究,加强花生乳制品、花生酱、花生油等深加工产品及花生加工副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花生利用率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4.5 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参与花生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研究制定辽宁花生生产技术操作规
21、程和标准,按照 GAP、HACCP 等管理模式,建立花生生产全程控制体系5。积极推进花生产地产品绿色和有机认证工作,在花生病害防治中推广运用农艺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提升花生产量和质量安全水平。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己任,积极参与辽宁省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配合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积极推广花生重大技术和优良新品种。重点推广高产花生新品种、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种子包衣技术、缩行增密技术、机械化栽培技术、轮作倒茬、深翻和深松等技术,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全程机械化基地、绿色有机产品基地进行辐射带动。 5 参考文献 1 康树立,金焱.辽宁省花生产业发展浅析J.农业科技通讯,2008(10):23-25. 2 代洪娟,吴金桐,王慧新,等.辽西地区花生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219-220. 3 邹吉春,孟晓桥,王力,等.辽西花生产业现状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9(2):50-52. 4 李楠.加快发展阜新地区花生产业的主要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41-42. 5 吴丹.辽西北花生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9):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