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舆论引导作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26584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舆论引导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舆论引导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舆论引导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舆论引导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舆论引导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舆论引导作用摘 要:本文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入手,分析了主持人在民生新闻节目中是实现舆论引导作用的关键,同时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主持人如何实现舆论引导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主持人舆论引导作用的实现为民生新闻朝着公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关键词:民生新闻;舆论引导;主持人近些年来,民生新闻蓬勃发展,各级电视台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为主打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如江苏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 、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 、杭州西湖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等,这些节目以其特有的公信力、地域性、大众化、趣味化、民俗化等特点在收视上取得了较好的回报并形成了良好的

2、社会效应,尤其是在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功能上,民生新闻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这其中主持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电视民生新闻对主持人的要求(一)亲民化形象和平民化视角所谓主持人,是以真实的个人身份组织串联节目内容,同时又能亲自参与节目并从头至尾地在节目中起主导作用的个人。从民生新闻的共性来讲,主持人是“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代表,他们亲近百姓生活,把视线放在普通人身上,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疾苦,并力求能够帮助他们改善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他们是观众的朋友和亲人;从栏目的特点和主持人的个性来说,主持人的角色又是独特的,甚至应当是经过精心打造的。如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被南京人亲切地称作“市民的儿子” ,

3、这个称呼正是观众对他“民生情怀”的认同与赞赏,也反映了孟非身上独有的以民为本、始终站在百姓角度说话的民生情怀。杭州西湖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主持人“阿六头” 、 “是百姓中热心街谈巷议的代表人物,他信息灵通、见多识广、爱管闲事、好发议论、热情仗义、主持公道和正义民间自有其生存空间和价值是模拟现实生活中这一类人物的角色化”主持1。主持人的平民化可以理解为“老百姓能接受的性质和状态” 。民生新闻之所以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就在于它改变了传统新闻居高临下的主持风格,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客观传播、评说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为百姓排忧解难。这种以民为本、情系民生的文化情怀既是所有民生新闻的基本定

4、位,也构成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基本文化诉求。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主持人通过“朋友”式的平等交流和对各种平民化的新闻事件深入浅出的加工,利用主持人所具有的人际吸引优势,增强民生新闻的亲近性和吸引力。例如,2009 年 1 月 1 日新闻夜航的第 2 条新闻导语:“2008年在中国人的记忆中肯定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期待着 2009 年能更好,咱们还是一块去看看各地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的吧。 ”第 10 条新闻导语:“在我们人生的成长中,有一种人,对我们至关重要,那就是老师。有首歌叫走过老师的窗前 ,旋律非常美,让人听了很感动。今天最受关注人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一个老师的故事

5、,这位老师叫何春宇,今年三十六岁,他到底有什么故事呢?”(二)口语化的表达和个性化的评论卡兹等传播学者在个人影响中提到,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几个中介因素中讯息传播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对传播效果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电视栏目中,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不仅直接体现了个人的个性特点和栏目的风格,同时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目前中国的民生新闻主持人采用的大都是以“说新闻”为主,辅以“聊” 、 “讲” 、 “述”等语言形式和风格,这种由传统“播”向“说”的转变,是由民生新闻“人际性”传播的特点决定的。 “说新闻”给人明快新鲜的感觉,表现为语言口语化,语体结构松散,对语境依赖性强,

6、“说者”个性鲜明,与受众心理距离贴近,平等、交流感强,保持了其在人际交流中的传播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说新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受众意识的真正崛起。 “说新闻”使得主持人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了,语调变得平和,受众听起来也倍感亲切。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的几位主持人口语化的主持语言与观众的距离拉得很近,几位年轻的女主播都像是街坊老邻居家的孩子,从外面工作忙碌了一天,回来了,与邻居家的亲朋好友拉起了一天的所见所闻、大街小巷的新鲜事,如“眼下炒股的人实在不少,男女老少多大年纪都有,可是我要告诉你一百多岁的老人也炒股,你信吗?” “中国民间有传统,把酒论英雄,最近在哈尔滨一条小京巴狗以其酒量惊人

7、,一顿豪饮两大碗啤酒而被称为啤酒王 ”。这样鲜活的语言,老百姓觉得很平民化、很受听。这种贴近百姓的语言词汇、朴实的语体风格、鲜活的语言样式是主持人感悟和思想的承载,这种能被感知的“平等”观念,体现的也是主持人对百姓的关心。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肩负着三种形象的塑造,即主持人的个人角色、媒介角色以及社会角色。它不仅代表着自己的个人形象,更代表了栏目的形象、媒体的形象,同时承担着大众传媒“意见领袖”的作用。个人角色的设计和定位意味着节目主持人独特的个人体验、独立的个人色彩和个人表述的结合,对于民生新闻主持人来讲,个人角色的设计就是要凸显个人的表达风格,并在节目中充分的体现个人的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新闻素

8、养,对新闻内容和表达能够轻松驾驭;而媒介角色则是要求主持人自觉地将个性与媒介和节目的需要结合起来,体现栏目的要求、媒介的特质,主持人在完成自我表达的同时完成栏目和媒介赋予的角色任务。对于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在节目中既要把握住新闻传播必然要吸纳这类元素,贯穿在自己的主持行为中。北京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七日的主持人元元的语言表达是相当有个性的,她亲切随和、带着京味娓娓道来的“侃新闻”的主持风格让观众非常喜欢,她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点评,成为不少北京人评判身边大事小情的依据,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元元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敢说我是最好的主持人,但我敢说我是与众不同的。 ”的确,元元

9、算不上漂亮,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播音训练,但她把话说到了人们的心坎里,让人觉得特别温暖同时又在点评上说得独到,语言生动、幽默,具有趣味性和信息量。比如有一则新闻是报道八大处每天清早都有很多老人来“喊山” ,这样做不仅对身体没有特殊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对山中的鸟儿有惊扰,打乱了它们的生物钟,会使它们的激素分泌紊乱,影响后代的繁殖。而元元在论述这则新闻时没有以一种批判的口吻来谈论这个问题,而是温柔地提醒这些老人们。她在点评中这样说道“来爬山的多是一些老人,其实说起来也都是一些老小孩。看到他们的积极、健康、乐观,让我们特别受感动。他们乐观,是因为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也就一定热爱小鸟,就像爱它们自己的孩

10、子一样。我想老人们肯定没有想到喊山会把鸟儿喊醒,如果想到了,肯定也就不会这么做了。因为老人们是最善良的,最富于爱心的。比方说,它们每天早晨离开家门的时候,不就是轻手轻脚、生怕吵醒儿孙们吗?”2。二、主持人舆论引导作用的实现舆论引导是电视新闻节目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作为媒体代表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或是集中报道,将使观众的注意力极大的倾向于对所报道内容,主持人的观点和态度也将极大的影响观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那么主持人将如何更好的实现舆论引导作用呢?(一)观众的“自己人效应”是前提所谓“自己人” ,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 “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

11、受。上文提到的民生新闻对主持人的特殊要求都是希望能够使观众在观看节目中对主持人产生“自己人”的心里印象和效果,能够对主持人产生好感和信任,进而对节目传达的信息有强烈的认同。在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实现“自己人效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与观众对等的传受关系对等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不能居高临下,以“说教”的表达形式与观众进行交流。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朋友”角色的人在和自己互动,这样的心理“对位”才更使人放松和愉悦。纵观中国播音学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从“高平空冷僵远”到如今的“亲切生动,以新动人” ,充分的说明了传受双方平等关系的重要性。2.对观

12、众强烈的关注度关注度是建立在主持人对观众的个体及生存环境、生活空间的关注,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在节目中表现出的强烈的关注度将使观众对主持人也产生极大的兴趣。卡耐基曾经说过:“要使别人对你感兴趣吗?那你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 ”在节目中主持人新闻信息的选择表达方式的运用都会使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节目的宣传词直白地表达了这种关注的情怀“关注您生活中的世事百态,讲述您身边的大事小情” , “您的泪水是我的牵挂,您的微笑是我的幸福” 。该节目每年冬天都会有关于冬季供暖的相关报道,当观众听到主持人“又到了供暖的时候,您家的屋子暖了吗?”这样亲切的话语,自然也对节目的认同感大大加强。3

13、.增强自身的可信度所谓“可信度”是指使他人相信你的言行真伪并且依赖你的的程度。在人际交往中,你的话语必须使人感到你说得在行、说得中肯、说得动听,才能增强信息传递的效力。观众需要一个能够“将心比心”的主持人,需要真正能够提供合理建议和能够交流商量“自己家里事”的主持人,在节目中,主持人如果能够在新闻中找到与听众心灵沟通的连接点,寻找出与听众心心相印的共鸣区,就会使观众的认同感大大加强,引起听众的共鸣。(二)新闻信息的“使用与满足”是基础“使用与满足”理论是指由于受众对媒介有各种接触的动机并由此产生接触媒介的行为,在过程中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反过来,满足的程度又形成了受众对媒介的印象,并由此产生下

14、一次媒介接触的动机2。必须要承认的是,受众在对新闻节目进行选择时是有多种影响因素的,其中节目的性质、新闻信息的选择以及主持人的表达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媒介无法强求观众接受自己所传播的所有信息但可以通过对观众感兴趣的新闻进行选择和编排,同时主持人又能有效的进行传播,那么就可以满足观众的实际需要,这样的节目必将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和影响。对于民生新闻来说,很多人把它的作用定义为“三解” ,即解疑、解气和解闷,也就是在节目中要体现出解答疑惑、行使监督和制造趣味的作用。主持人作为节目中的最后一道把关人,作为舆论监督直接的表达者,在节目中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和传播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选择哪些信息,从哪

15、些方面进行表达,独到的解读和深入的新闻价值挖掘是使观众透过新闻现象看本质的重要途径。江苏城市频道播出的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中读报版块孟非读报一直以来都有很高的收视率,孟非作为中国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代表,在新闻的选择和表达上极具代表性,极大的满足了观众在深入理解新闻时的需要,例如在解读南京几个城管工作人员在饭店里打人的新闻时,孟非几乎可以说是痛斥这些城管人员,他用了一系列的疑问句在表达对打人事件的态度:“难道你是城管你就可以打人?你说是协管打人,那么是谁给这些协管发的制服?是谁雇佣了这些人?这些在管理这些人?他们是没有执法权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在行使这中权利,是谁赋予了这些协管疑似的执法权?

16、难道协管就不该有人管吗?难道协管无法无天胡作非为就没有人为此负责任吗?每次临时的协管被开了似乎就保证了正式城管队员的清白,他们真的就清白了吗?老百姓分不清谁是正规军谁是民兵,老百姓知道的是你们都是穿着制服的在行使着公共权力的人!你们打了老百姓,败坏的不是城管的形象,败坏的是整个政府的形象!”在这一连串的质问过后,孟非又把政府对此事件的处理意见向观众进行了传递。可以说孟非在此事件的表达上起到了为观众扬声的作用,他的种种表达正是观众想问的、想说的、想质疑的,这样的新闻发生后,观众一定会非常关注,也非常希望听到媒体的声音,听到媒体对此类事件的看法,非常关注此类事件的处理结果,孟非果断的抓住了这一新闻

17、事件,适时的加以评论,切实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三)主持人的“意见领袖”形象是关键“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极传播理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过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中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并且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这方面的信息。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代传播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意见领袖对传播的影响,并且充分利用意见领袖的人际传播效力来提高传播的效果3。 对于民生新闻

18、来说,主持人尤其在评论中承担着“意见领袖”的作用,观众希望能够从主持人那里获取对新闻信息的看法和意见,得到对事件客观深入的看法,能够影响他们对新闻的判断和理解。主持人必须要加强个人的新闻素养并且思考如何由单纯的与受众“贴近交流”到“思想引导” ,启发公众调整自己的行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应对社会问题。要通过富有个性的评论和语言,引导受众正确而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向受众提供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给予其启示、建议、引导和帮助,并在新闻报道中赋予一定的情感和判断,鲜明地塑造个人的品格魅力和文化特征,树立起媒体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提高其报道的新闻价值同时提高其作

19、为舆论领袖的魅力。孟非在南京零距离取得较高收视率时分析了一个民生新闻主持人应具有的形象:他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简单的发言人和播音机器,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能与观众一起共鸣,慷慨激昂、痛斥阴暗、妙语连珠、一针见血、勇于自嘲4。正如上文的举例,孟非在节目中不仅仅用深入浅出的评论对新闻进行了剖析,同时更用犀利的语言在老百姓心中塑造了正义的、有血有肉的、敢为民声的“意见领袖”的形象。施拉姆曾经说过,最好的传播效果是人际传播。现代电子技术使电视这一媒介得以充分发挥人际传播的优势,他把主持人推到镜头前,让观众感受到主持人是与观众在面对面的交流。对于民生新闻来说,主持人在节目中展现的深厚知识储备和超凡脱俗的气质修养以及对新闻信息恰到好处的分析和解读都对观众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民生新闻实现舆论引导作用的关键,同时也为民生新闻朝着构建市民公共空间,积极推动受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提供了可能。参考文献:1 吴郁.地域新闻表达方式中主持人元素解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2).2 于跃.第七日:北京百姓的“民生新闻”DB/OL.人民网, http:/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零距离”OL.百度百科,http:/ h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