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试验报告作者:张同禄 徐梅 范宝忠 王吉奎 李银业 摘要 20052007 年在五莲县于里、许孟 2 镇进行了设施栽培试验,通过精选良种、整地施肥、播种育苗、肥水管理、调控温湿度、增施 CO2气肥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大棚绿菜花平均产量达 24 732 kg/hm2,产值达123 660 元/hm2;20082009 年在五莲县示范推广 1 200 个大棚,面积115.2 hm2,春节前后可产绿菜花 2 900 t,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可创产值 1 425 万元,为实施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环保富民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绿菜花;设施栽培;示范推广;效益 绿菜花原名青菜花,
2、又名木立花椰菜、嫩茎花椰菜,俗称西兰花,其食用部分为带花群的肥嫩花,色泽鲜绿,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及 VC,长期食用可减少患各种癌症的机会,如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是 21 世纪人类首选的十大健康食品之一,深受人们的青睐。为实现绿菜花四季栽培,周年上市,满足人们的需求,从 2005 年冬初开始在五莲县的于里、许孟 2 镇进行绿菜花设施栽培,获得成功,共试验 20 个大棚,面积 1.92 hm2,平均产量24 732 kg/hm2,产值可达 123 660 元/hm2。目前已示范推广 1 200 个大棚,面积 115.2 hm2,春节前后可产绿菜花 2 900 t,产品销往省内外 10 多个大中
3、城市,可创经济效益 1 425 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 设施栽培地的基本情况 2005 年冬初在五莲县许孟镇的院西村和于里镇的于里村,进行冬暖式大棚绿菜花栽培推广试验。当地年平均气温 13.1 ,1 月平均气温-2.4 ,7 月平均气温 25.2 ,平均年降水量 916 mm,年平均日照时数 2 538 h,年平均无霜期 213 d,属暖温带季风气候。于里镇 10 个大棚,面积 0.96 hm2,许孟镇 10 个大棚,面积 0.96 hm2。栽培品种均为生长期较短、早熟且抗病性强的东京绿、绿里、中青 1 号等品种。土壤均为棕壤土,土层深度 50 cm 左右,pH 值 6.06.6,
4、排灌水条件良好。 2 试验结果 通过 3 年设施栽培绿菜花试验,绿菜花设施栽培平均产量为 24 732 kg/hm2,高于露地栽培(平均产量 23 940 kg/hm2)。按近 3 年平均售价 5元/kg 计算,平均产值 123 660 元/hm2。扣除平均分摊建棚成本及种子、肥料、人工管理等费用 1 350 元/hm2(大棚支架 8 年换 1 次,无滴膜和草帘子 3 年 1 换),平均投入为 14 000 元/hm2,平均纯收入为 109 660 元/hm2,比露地栽培绿菜花(平均纯收入 85 350 元/hm2)高 24 310 元/hm2。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实现了绿菜花
5、一年四季栽培,周年上市,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 绿菜花的生物学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绿菜花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甘蓝的一个变种。主根基部粗大,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 30 cm 耕作层内。叶色蓝绿,有蜡粉1。叶缘缺刻较深,叶柄长,叶腋能发侧枝,内叶无抱合性。最初在主枝的中心部位着生 1 个多数花蕾集合在一起的大花球,即主花球,其大小因品种而异,一般重250500 g,收获后各叶腋产生侧花球。花球包括肥嫩的主轴、肉质花梗及其绿色或紫色未充分发育的花蕾。种子较饱满,呈黑褐色,千粒重3.54.0 g。 3.2 生长发育阶段 绿菜花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花球形成期、开花结子期 5
6、个阶段。 3.3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3.1 温度和光照。绿菜花发芽适宜温度范围为 1035 ,实践表明,最适宜的温度为 25 ,茎叶生长发育温度,白天为 1525 ,夜间为 1520 ,幼苗期间抗寒耐热性较强。花芽分化期的温度因品种的属性不同而异,一般在 1020之间;花蕾发育期以 1517 为最适宜。绿菜花属低温、长日照作物,其生长发育亦喜充足光照、种子发芽具有喜光性,实践表明,在有光的条件下发芽良好。 3.3.2 水分、土壤和养分。绿菜花喜较湿润的环境条件,叶片旺盛生长期和花球形成期均需要充足的水分2-3。绿菜花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最适宜的土壤 pH 值为 6,但有耐酸碱性。全生育期需氮
7、肥和磷肥,尤其以花球膨大期需用量最大。花芽分化后需钾肥,对于微量元素则需要硼和钼。4 主要栽培技术 4.1 大棚设置及结构 选背风向阳处建冬暖式东西方向的大棚,选用杨木或刺槐木作立架,竹木做拱形骨架,立架间距 2.5 m,棚高 2.5 m、12 m、长 80 m,覆盖材料为无滴膜、厚 4 cm 的草帘子等。大棚两端设作业门,门口以能容 1 人进出即可。 4.2 精选良种 根据绿菜花生长期的长短选择中、早、晚熟品种。如东京绿、绿里及中青 1 号等品种成熟早、抗病性强,最适宜于冬暖式大棚深冬栽培。 4.3 整地施肥 早春深翻土壤 60 cm,种植其他作物,秋末冬初施优质圈肥 60 t/hm2、腐熟
8、大粪干 15 t/hm2、过磷酸钙 750 kg/hm2、草木灰 750 kg/hm2、硫酸钾 150 kg/hm2,并将其混合均匀后撒于地面,然后深耕土壤30 cm,并整平地面,作畦待播。 4.4 播种育苗 大棚内育苗、播种日期按计划定植日期上推 4050 d。绿菜花容易发芽,可用干粒直播,也可浸种或催芽后播种。浸种的水温以 3040 为宜,时间 23 h,然后将种子洗净放于 2025 条件下催芽,12 d 后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干种粒直播用种量为 1 1251 500 g/hm2,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上,并覆细土 0.71.0 cm 厚,然后搭拱棚盖膜,同时密封大棚,昼夜温度保持在 25
9、以上,确保苗全苗旺。 4.5 定植与管理 当幼苗长至 45 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将畦面整平,进行平畦栽培,畦宽 1.5 m。定植密度行距 5060 cm,株距 40 cm。定植时先开沟,再栽苗覆土,然后顺沟浇透水。定植后的管理措施如下: 4.5.1 温度。大棚要密闭,900 卷起草帘,1600 放开盖好草帘,以保持棚内温度白天 20 以上、夜间 10 以上。经 78 d 缓苗后,白天棚内温度如超过 25 时要进行放风,用天棚窗放风,不放低风。花球形成后,棚内温度白天应保持在 2025 ,夜间保持在 1315 ,但最低不能低于 5 4。若遇连阴天气或大风降温冷冻天气,温度偏低时,可在棚内点
10、火升温,要注意点明火,火堆要小而精。 4.5.2 肥水。定植后要适当控制肥水,做到不旱不浇,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以利于进行蹲苗。莲座期后,结合浇水追施复合肥 375 kg/hm2、尿素225 kg/hm2,以后每隔 10 d 左右浇水 1 次。现球后,一般 5 d 浇 1 次水,10 d 追肥 1 次,追施硫酸钾复合肥 375 kg/hm2、尿素 225 kg/hm2。花球生长中、后期,用 0.3%硼砂+氨基酸微肥 400 倍液进行根外追肥 34 次,以促使形成硕大花球。浇水采取小水勤浇,晴天上午浇水,阴天下午不浇水的原则,收获前 57 d 不浇水。 4.5.3 增施 CO2 气肥。大棚内因通风
11、少,造成 CO2 浓度低,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从而也影响产量。因此,在绿菜花定植缓苗后,可用“多功能二氧化碳发生器”加入 62%硫酸与碳铵反应,以产生 CO2,一般一次加料可产气 8 000 L,可供 667 m2 大棚用 10 d,每天可使棚内 CO2 的浓度增加 1 000 mg/kg。调查表明,可增产 20%30%,施用天气为晴天、气温高于 18 时,效果更佳。 4.6 病虫害防治 绿菜花大棚栽培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黑腐病。病毒病可在植株定植缓苗后喷施 20%病毒 A 500 倍液,间隔 7 d 喷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效果良好。绿菜花的虫害有蚜虫、白粉虱和菜青虫等。发生时可用敌
12、敌畏熏蒸防治,其方法是在傍晚时密闭大棚,在地面安放蜡烛并点燃,在蜡烛顶部支撑一个凹形薄铁片,倒入一定量的 80%敌敌畏乳油,使药液蒸发,闷棚1012 h,设蜡烛 150180 个/hm2,用药量 5 2506 000 g/hm2,防治效果较好。 4.7 适时采收 当绿菜花顶端花球充分膨大、边缘花蕾还未散开时,要及时采收。采收时,在花球下部带花茎 10 cm 左右处一起割下。顶球采收后,腋芽可萌发,并长出侧枝,顶端又形成花球,当花球直径长到 5 cm 左右、花蕾未散开时,再次进行采收。采收后立即进行分级包装,然后按订单进行销售。 5 小结与讨论 3 年的试验及 2 年的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大棚栽培
13、绿菜花,只要选好早熟且抗病的良种,并按照绿菜花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科学管理,加大投入,便能获得丰产,且优质高效,平均产量 24 732 kg/hm2,平均纯收入为 109 660 元/hm2。20082009 年全县示范推广 1 200 个大棚,面积为 115.2 hm2,春节前后可产绿菜花 2 900 t,产品按订单销往省内外 10 多个大中城市,深受人们的青睐,可创产值 1 400 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该地区实施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环保富民工程,做出了示范,并提供了科学依据。 6 参考文献 1 陶勇,陆德艳,姚蓓.绿菜花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4):184-185. 2 郑国福,王立伟.日光温室无公害绿菜花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5):32-33. 3 宋永子.无公害绿菜花标准化生产新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2):31,68. 4 黄伟波.春季大棚绿菜花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199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