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的绩效研究【关键词】储备,货币,问题,探讨,国际,中国,森林,体系,下,布雷顿,货币星云学说是世界货币体系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学说的创立者蒙代尔教授受天文学上日心说形成过程的启发:认为货币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首先各种货币产生于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随着各地区经济交往的深化和广化,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就会形成货币中心,该地区的货币就成为核心货币,其它货币则变成外围货币,像各行星围绕在太阳周围一样,外围货币也围绕在核心货币周围。这个理论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有记载以来,人类社会大约生成了 1.7 万余种货币,而现在只剩下几百种,且少数货币具有
2、霸权地位。美元就是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货币。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元又是当前的国际结算货币,所以很多国家要想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就必须储备美元,美元也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的功能。历史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还通过国际合约的形式将美元确定为世界货币的核心。虽然随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欧元的出现,动摇了美元的核心地位,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货币体系,很多国家选择了多种货币作为储备货币,施行浮动汇率制度。但如果仔细研究则会发现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尤其是东亚国家,美元仍是核心货币,为了规避世界贸易中的风险和增加出口,仍然将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和货币锚。因此有学
3、者就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可见货币星云学说揭示了世界货币体系发展的逻辑,在发展的任何时期国际货币总有核心和外围之分。同时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理论基础的原因。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作为核心货币的数据验证从两个方面可验证美元的核心地位,首先美国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是形成核心货币的基础。根据McKinsey(2008)的研究,美国 GDP 占世界总 GDP 比重为 21%;美国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价值为 56 万亿美元,接近全球金融资产总值的 30%。其次,美元在世界经济中起到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的重要功能。目前世界 4/5 以上的外汇交
4、易、60%以的国际贸易用美元结算,虽然欧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从 1999 年成立时的 17.9%增加到 2008 年的 26.5%,同时美元的比重从 2002 年开始就逐步下降,但相对于欧元的 26.5%、英镑的 4.1%和日元的 3.3%来讲,2008 年美元仍占有 64%的比重。综上所述,美元有着其它货币不能取代的地位,美元绝对是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货币。三、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人民币作为外围货币的数据验证根据上文分析,当前的外围货币国家有着以下特点:出口是这些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为了降低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和刺激出口,这些国家采取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并且大幅度低估本币价值。由
5、于长期稳定的汇率和贸易顺差,这些国家也形成了较高的外汇储备。中国具有和大多数外围货币国家相同的特点,首先,对美国大量的贸易顺差。20002010 年的 10 年中,除 2001 年、2009 年和 2010 年受外部影响导致贸易顺差减少以外,10 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43.5%,2008 年贸易顺差为 436107 百万美元。其次,与美元长期稳定的汇率。虽然人民币处于升值趋势中,但是从 20002010 年的升值幅度不大,从 2000 年的 1 美元对 8.28 元人民币到 2010 年的 6.67 元人民币。最后,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从 20002010 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30.
6、8%,2010 年达到 28473 亿美元。以上的数据可以证明中国是外围货币国家。四、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国面临的问题1.丧失铸币收益。所谓铸币收益是铸币行业除去铸造成本后的正常所得。铸币收益自古就有,在古代人们将黄金送到铸币处,铸币匠将黄金扣除一部分留给自己,形成铸币收益。虽然铸造成的金币含金量下降,但是不影响黄金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如果把这套规则应用到纸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当前,则可发现铸币行业具有超额垄断收益。铸币匠不再需要别人送来黄金,就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创造纸币,每一张纸币直接形成铸币收益。现实中的铸造匠就是各国的中央银行,同时收益归国家所有。在世界贸易中,美元是结算货币,美国作为核心货币
7、国家会享受铸币收益,外围货币国家中国对美国形成的巨额贸易顺差也为其获得铸币收益创造条件,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公平,中国在为是世界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没有分享到相应的铸币收益。2.通货膨胀风险。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可以向中国输出通货膨胀,原因在于人民币要保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其运行机制如下:假设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假如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通过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导致市场利率降低,市场利率下降进一步造成美元资产的回报率下降,人民币资产回报率相对上升,投资者就会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在外汇市场上抛美元、要人民币,导致人民币面临着升值压力,为了保持汇率稳定,中国政府会在外汇市场上抛人民币
8、、收美元,其结果就是人民币的供给增加,中国出现了通胀压力,美国通过刺激政策向中国输出了通货膨胀。宏观经济调控有四大目标:控制失业、稳定通货膨胀、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显然美国给中国带来的通货膨胀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会在这个货币体系中受到损害。值得注意的是:与布雷东森林体系不同,当前中国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是自愿行为,而这种自愿行为会面临美国输出通货膨胀的更大风险,因为在布雷顿森理体系下,美国还会顾忌自己的承诺,维持 1 盎司黄金对 35 美元。但是当美国对世界没有这种承诺时,可以更加自由的实行自己的货币政策,导致大多数像中国这样的外围货币国家只能被动接受美国输出的通货膨胀。
9、3.外汇储备风险。上文提到外围货币国家会储备大量核心货币,当前中国就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而中国管理外汇储备的最常见方法是将外汇储备投资美国资产,但这会存在很大风险。本文从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角度探讨这个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高科技和金融产业成为美国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流动性来支持,而美国则利用美元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长期国际收支逆差,美元外流;一方面又通过其发达的资本市场吸引顺差国家将美元投资于美国,形成资本项目顺差,像中国这样的外围货币国家,无论是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吸引还是出于对美元储备风险管理的需要,都会不断地将储备的美元回流到美国,这样外围国家
10、就成为了美国的“准银行” 。然而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脱离,导致这之间存在很大风险。2007 年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例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美国的资产价格就会受到影响,本文不同意阴谋论的说法,因为中国的美元资产与美国整体的资产相比很小,资产价格的波动对美国本身的影响最严重,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来源于美国经济不平衡的发展模式。而中国之所以陷入两难困境就是因为现行的储备体系。(二)数据说明为了能够客观地揭示我国农业信贷对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我们以 19802009 年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 (19812010 年) 、 中国金
11、融年鉴 (19812010 年)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10 年) 、 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2010 年) 、 中国财政年鉴 (2007 年)及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具体为:1.人均农业贷款。 中国统计年鉴中对农村的信贷包括农业贷款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其中农业贷款包括对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贷款。本文重点考察信支持贷对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的影响,数据采用农业贷款。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低,为了增强模型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本文采用农业贷款与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人口之比即人均农业贷款。2.人均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即
12、每年农业增加值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每年增加值。影响农业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产品价格,随着耕地和从事第一产业人口的减少,农产品价格上升明显,例如 2009 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比 2000 年上涨了 64%。为了消除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数据以 2000 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作为不变价,对其他年份农业产值进行相应调整。同时,人均农业总产值取每年农业总产值与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人口之比。3.人均财政支农资金。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国家财政支农主要用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粮食、农资、良种、农机具四项补贴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本文人均财政支农资金指农村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平均
13、支农资金,即为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总额与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人口之比。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本研究利用 Eviews6.0 软件,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这里,首先对人均农业贷款、人均农业产值和人均财政支农资金取对数,分别用 1nL、1nP 和 1nF 表示。由图 1 可以看出,自然对数均存在一定时间趋势和截距,因此 ADF 单位根检验回归方程中应该包含截距项和趋势项。通过检验发现,1nL、1nP 和均为非平稳变量。本研究对于非平稳变量的处理主要采用差分法,结果见表 3。其中,1nL、1nP、和1nF 分别表示对相关变量取一阶差分值。从表 1 中可以看出,经过处
14、理后所有数据序列都是平稳的,同时也都是一阶单整的。(二)协整检验由于上述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因此,可以利用 Johansen 检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进一步确定相关变量之间的符号关系。Jonhansen 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检验方法,用于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检验之前,要首先确定 VAR模型的结构。根据 AIC 和 SC 准则可以确定变量的 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数为 2。同时,本文利用 Q 统计量检验、怀特检验和 JB 检验进一步检验滞后期数为 2 的该 VAR 模型,发现其拟合优度很好,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是最优模型。表 2 为协整检验的具
15、体结果。由表 2 可知,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 19802009 年的样本区间内,LnP、LnL 和 LnF 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或长期均衡关系。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到均衡向量如下:=(1.000000,-1.600844,0.558871)则这四个变量之间的协整方程为:LnP=1.600844*LnL-0.558871*lnF(1)(1.53810) (0.62721)(1)式表明,在 19802009 年,上述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于各变量都是对数形式,这些系数反映了长期的弹性(括号内的数据表示各系数的标准差) 。由理论模型可知,如果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是有效率的
16、,那么,这两个变量的系数将显著地为正。然而,从(1)式中可以看出,19802009 年,中国人均农业总产值与人均财政支农资金之间存在负的弹性关系,而中国农业人均总产值与人均农业贷款之间存在正的弹性关系。这说明,19802009 年间,农业贷款在促进中国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财政支农资金配置并不是有效率的。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19802009 年,中国人均农业总产值与人均农业贷款和人均财政支农资金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短期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本文再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农业总产值与农业贷款、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判断它们之间的短期
17、关系。农业产值与农业贷款、财政支农资金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上表 3。可以看出,在最优滞后期时,LnP 不是LnL 和LnF的格兰杰原因,LnF 也不是LnP 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19802009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虽然LnP 不是LnL 的格兰杰原因,但LnL 不是LnP 格兰杰原因的概率却非常小仅为 0.71%,这说明,19802009 年,农业贷款增长是农业增加值增长的原因。(三)方差分解Johansen 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仅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但不能说明这种关系的强度。因此,本研究利用 VAR 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分析。
18、方差分解的主要思想是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共 m 个)的波动(k 步预测均方误差)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信息(随机误差项)相关联的 m 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方程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人均农业总产值方差分解结果见表 4。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产值的影响较小,农业产值的预测误差主要来自于其自身和农业贷款的影响。由表中可知,农业贷款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从滞后 5期开始迅速增加,分别保持在 2%5%和 7%10%。这说明,农业贷款虽然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投入数量不足,其贡献也是有限的。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农业产值的增加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多
19、少,以及技术的进步。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资金都可以扩大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供给,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 19802009 年间,农业支农资金的增长不仅不能促进农业产值的增加,反而对农业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农业贷款的增加也没有具备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应有的贡献度。这一结果显然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背道而驰。但是,这一结论并不能否定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支持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有效性。其揭示了由于中国缺乏稳定的农业资本形成机制而导致了资金的配置效率低下这一事实。本文分析原因有:一方面,对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的运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被非法挪用和占用了很大比例,实际到位的资金减少,降
20、低了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追求要求进行的投资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农业的投入和产值的增加需要较长时间的促进,这可能会导致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资金流入到其他投资领域,分流了农业发展的资金供给,造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支农资金结构配置不合理,忽视了农业发展的长期优势,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能大幅提高。现在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资金多用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和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的支持,对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偏低,忽视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长期促进作用。针对以上结论可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实行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对农业分层次资金支
21、持的结构安排。鉴于财政支农资金易于整合、量大可以进行大规模投资的特点,应侧重于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可使财政支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在满足农民小额资金需求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化的作用,逐步转变依靠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的方式,大力发展农业贷款等市场化资金供给方式,鼓励各商业银行增加对三农的贷款,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开展小额贷款业务。2.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增加资金投入是必要和迫切的,但是资金的投入并不一定转化为发展农村经济的资本要素。只一味强调增加资金投入,而忽视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实际政策的运行结果就会大打折扣,往往会出现一边是连续不断地资金投入,另一边却是大量资金流向了非农渠道,还有许多资金停留在了低效率项目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所有这一切只有通过市场和制度的建设才可以解决。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制度和农业经营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以提高农业和农村的资金利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结构,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改变政府的绩效考核方式,真正形成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监控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农业和农村资金的高效配置,从而进一步缓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