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摘要】 分析、总结近年来中药材生产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工作和文献报道,论述了我国的中药材及中成药要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药生产必须规范化与规模化。即按照 GAP 生产药材,而中药材生产实施 GAP,病虫害防治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中药材生产;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病虫害防治中药是祖国医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要为祖国人民医疗事业服务,还应对世界医学做出贡献。近年来,回归大自然的世界性潮流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1 ,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和最大的生产、使
2、用国。中药产业是我国在世界上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领域之一。随着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2 ,随着我国加入 WTO 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中药材及中成药必然走向国际市场与竞争。根据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不少企业试图打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不少外国制药企业也要求供应标准化的中药原料。这些都要求中药生产必须规范化与规模化,即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生产药材。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是确保中成药质量可控的先决条件,是中药质量标准化的基础3 。在国外,一些国际知名天然药物制造商如日本顺天堂、德国 Schwabe、法国 Beaufour-Ipen 在原料药生产的质量控制方面
3、早已采取系列规范措施。日本厚生省在 1992年制定了药用植物栽培与品种评价 ,在 GAP 方面起步较早。1997 年欧共体也起草了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种植管理规范(草案) 。我国 GAP工作刚刚启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了中药材 GAP 起草专家组,于1999 年 6 月和 9 月召开了二次专门会议,已拟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A-植物药材、B-动物药材) 。目前,三七(云南) 、薏苡(浙江) 、蒙古黄芪(内蒙古)等药材的系列 SOP(标准操作规程)已经制订,另外,关于“绿色中药材的栽培及其质量评价”也有报告。中药 GAP 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而且仍有大量的基础工作未完成,如关于地区适宜性
4、、“最大持续产量” 、有效成分积累动态与最佳采收期、种质优化及新品种培育、病虫害生物防治、农药残留及安全间隔期、药材仓储及有效期研究等仍远未解决4 。尤其是中药材病虫害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一些药材病虫害加重需要加强农药的使用;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农残指标提出了严格限制。这已成为实施中药 GAP 的重点和难点5 。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中药出口仅占全球中草药出口销售额的 5左右,与我国中医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药品质量是影响我国中药出口的首要因素,且使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则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6 。由于中药材品种多,且一种药用植物往往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因此病虫害种类繁多。如枸
5、杞栽培过程中受到 17 种病虫害的侵害,若不采取防治措施,就会颗粒无收。山茱萸栽培过程中受到多达 7 种病害 11种虫害的侵害,其山茱萸蛀果蛾在河南西峡、陕西商洛地区普遍为害严重,一般虫果率 20%左右,严重者 40%以上。山东平邑的金银花受蛀茎性害虫天牛、木蠹蛾的危害,10 年以上的老花墩被害率达 60%以上,造成枯枝。贝母腐烂病是贝母产区的重要病害,湖北产区一般损失达 20%,严重者 80%以上,不少农户因此放弃了贝母生产。西洋参引种栽培获得成功,但其病害一直是生产上的障碍,黑斑病常年发病率 20%30%,北京地区严重的年份高达 90%以上,是造成参根和种子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人参锈腐病
6、历来是人参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减产约 30%,直接影响产量和商品价值。随着野生变家栽种类的增加,新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出现。如黑龙江省的龙胆,栽培后受斑枯病为害,栽培面积逐年减少,目前已不足 33.4ha。白术引种到河北栽培后,普遍出现黑斑病,重病株全株茎叶变黑枯死,重病田枯死株可达 50%以上。据新疆建设兵团农科所报道,甘草锈病是新疆甘草栽培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总之,病虫害危害严重制约着药用植物的引种栽培,直接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往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病虫害防治是目前中药材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且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病虫害加重需要加强农药使用;另一方面长期高浓度、大剂量、不合理的滥
7、用农药,其结果不但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病原菌、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加,且使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制约了高产、优质、低残留中药材的生产,影响我国中药的声誉,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7 。中药现代化工程是一项即艰苦而复杂的系列工程,它需要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完成8 。药材质量是影响中药现代化的一个“瓶颈”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已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因此,在国家历年的科技发展规划中,都把实施中药产业现代化、解决中药出口难点问题、制订 GAP 等重大课题列入科研内容的重要项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将中药材分阶段、分品种逐步纳入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中药走出国门,被国际社会认可
8、,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和物质保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医疗保健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和传统中药需求量的剧增,我国广大药材生产者已经认识到培育绿色中药材是 GAP 的重要内容9 ,建立一整套绿色中药材基地的环境质量和有害物质评价标准 1012及生产优质道地药材、提高其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并对大量常用可人工栽培种植的 200 种药材正在逐步制订规范化生产管理措施,如采用一些现代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应用化学农药带来的严重污染,使其更加适应国际市场对药物原料质量的更高要求。现在我国一批重点中成药生产企业已逐步认识到实施现代化和开发国际市场的重要性,纷纷加大投入研究新药,进行
9、 GAP 技术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特别是针对减少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做了大量科研和实践工作,为瞄准国际市场,主动出击作准备。虽然目前我国中药类商品占世界天然药物份额很小,只有 3左右,但不少专家分析认为,中药类商品将是我国 21 世纪出口的拳头产品,如果能逐步解决中药出口难点问题,以高出 3 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计算,出口额将达到 30 亿美元,从而带动中医药技术、科研、教育和人才的出口,其前景无疑是美好的13 。【参考文献】1 周跃华,徐德生.中草药的农药污染与防治J.中草药,2000,31(10):附 3.2 吴 忠,苏薇薇,林敬明.中药材质量标准化和中药现代化系列研究J.中药材
10、,2001,1(24):57.3 李隆云,肖小河,贺承山.论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2):707.4 吴 忠,元四辉,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药材, 2001,24(8):604.5 马小军,邹键强,肖小河,等.我国药材基地建设的运营机制及关键技术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1):643.6 薛 建,杨世林,陈建民,等 我国中药材农药残留污染现状与对策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9):637.7 程惠珍,陈 君,等.中药材生产中的植保问题及对策J.中药材,2001,1(24):11.8 黄国林.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药材,2001,8(24):619.9 吕洪飞.绿色中药材的栽培及环境质量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1999,8(24):499.10 尚秀荣.绿色食品J.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3,1:5.11 刘连馥.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1998,1:1.12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试行本) Z.山东:济南,1994.1.13 董 庆.我国中药出口的对策J.中药材,200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