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学案例论文关键词:中心对称 新课程 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图形直观是人们理解自然世界和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它能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这是逻辑思维所无法替代的。新形势下,数学教育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故而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图形直观能力的培养。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这节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旋转变换的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旋转变换的思想,它不仅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本节内容,不仅为学生日后学习函数、立体几何打下扎实基础,更能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欣
2、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教材分析 对于图形的旋转本学期新课标要求: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就本节课“中心对称”而言,是认识旋转180,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理解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能按要求作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轴对称的复习,加深对轴对称的认识,对比学习中心对称;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理解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
3、形全等,其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会画与已知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由已有的认知认识新知,进行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对比学习的能力,求同辨异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旋转变换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地进行数学的思考,作合理判断;勇于独立去探索、去发现;懂得欣赏美、乐于创造美。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判定,作与已知图形中心对称的图形。难点是对中心对称概念的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是本节课两个定理得出的依据,同时是判断中心对称、中心对称作图的基础,所以将理解中心对称概念作为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 四、教
4、学过程 1.(出示投影 1)课本 71 页图 15.3.1 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提问(1)这三种图形有何特征?(2)这三种图形的不同点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2.老师进行归纳,并讲解旋转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异同点。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对称中心、对称点。能在图上找出对应点。 3.中心对称性质:出示投影 2引导学生归纳 (1)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反过来,如果两个图形的所有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并且都被该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 4.例题讲解:在讲解中让学生边听边动手画,结合性质让学生理解两个中心对称图形成倒立
5、的。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1.情景创设策略:通过生活中的图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 2类比启发策略: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巩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引导探究策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流程图) 五、反思与分析 1.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
6、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乐思方有思泉涌” ,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4.“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同学们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到了快乐。 参考文献: 1朱传旺.教育改革大纲.人民出版社. 2许德刚.初中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2009(3). 3李耀秋.教育改革前沿数学实效性,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