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及其发展展望.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30531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及其发展展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及其发展展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及其发展展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及其发展展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及其发展展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及其发展展望【内容提要】文章指出当前情报学研究所呈现出来的“经济学化”研究趋势是经济学向情报学扩张与渗透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又一具体表象,并对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摘 要 题】理论探索【关 键 词】情报学/经济学化/情报经济/情报经济学/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学1 “经济学帝国主义”与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近数十年来,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扩张与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经济学界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1。情报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界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文献2明确提出情报学就是

2、一门社会科学;文献3则认为情报学是介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这种观点在国内情报学界一度影响较大;而文献4则针对这种分歧,就国外的最新进展情况,对上述情报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作了综述研究,予以了有关问题以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指出国外情报学界目前依然有许多研究者把情报科学视作一门社会科学。尽管情报学的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定位至今在理论界仍未完全取得一致,但是不管怎样,情报学与社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情报学本身就具有着社会科学的属性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学已经渗透、侵入到情报学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情报经济学的产生如同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家庭经

3、济学等学科一样已经成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又一具体表象。“经济学帝国主义”对情报学的这种侵入与扩散换一个角度而言实际上也就是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趋势。情报学具有跨学科领域的本质。国外有研究者将情报学研究划分为三大领域:管理问题(如工作表现测评、个人技能、个人隐私) 、核心活动(如数字图书馆、智能代理、交互性、情报检索、知识管理) 、应用性(如工作流、文献管理、互联网与内部网) ,情报学这三大领域的发展涉及并依赖于多个学科领域: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范畴的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5。可见,情报学研究所呈现出的经济学化特征就是作为其来源与支柱的经济学范畴的工商管理领域对上述三大领域的情报学研

4、究发展施以影响与作用的必然结果。情报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情报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正是这种影响与作用的具体表象,它的向前发展则表明情报学研究的经济学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情报学是为了解决情报需求与情报服务而产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情报工作的开展、情报事业的发展必然要涉及到现实经济问题,必然要认真地考虑其经济效益。尤其当处在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这个大背景下,情报工作更加强化经济核算与管理,突出经济效率与效益这一目标;整个情报事业开始市场化;情报产品不再作为一种福利品而是成为一种商品;出现情报产业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与情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必然。纵览情报事业的整个发展历

5、程,不难发现,情报事业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一部情报事业的经济化演进历程,情报产业与情报经济现象的出现是其最终必然结果,我们可以将它的整个发展历程简约地归纳成以下演进路线:情报工作的诞生、情报机构的建立与情报事业、数据库事业的形成和发展、情报事业的产业化、情报产业6,直至情报经济的出现。当然有研究者为了突出情报检索在情报工作与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如下的演进路向:情报(的产生) 、情报检索(的出现) 、情报检索技术及系统(的出现) 、数据库(的产生) 、数据库服务产生(情报服务产业)的兴起7,直至情报经济的出现。与上述情报事业的经济化发展演进路向相对应的则是,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顺应形势发展针对实

6、践需要而不断向前深入推进。2 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回顾最初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与情报检索的评价研究相联系的,即主要是评价情报检索服务的成本与效率。随后,情报商品化、情报的价值与价格、情报传递的成本与效益,以及情报工作的效率与情报事业的经济管理也成为了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主要议题,再接着是情报市场、情报(检索)产业、情报事业的经济发展及其宏观经济研究等领域,直至最后作为一门学科形式关注整个情报经济现象,使有关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成果得到了系统化了的“情报经济学”的产生。情报经济学诞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其标志是 1979 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国际性的情报经济学年会。经过

7、20 多年的发展,情报经济学已初具雏形,与情报研究学、情报检索学、情报咨询学、情报管理学等一道成为了情报学众所周知的重要分支学科。理论界就认为包括情报经济学在内的共计 11 门具体的分支学科共同构成了情报学的整个分支学科体系8。对于情报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国外有学者将其归纳为情报产品和情报服务的成本分析、情报的价格、情报服务的效果与效率、情报传播的成本收益分析、情报价值的实例分析、情报和生产力的宏观经济研究以及情报服务的增值过程、联机检索的经济问题、情报处理的经济问题等 9个领域9,而国内的学者则将其归纳为情报价值的研究、情报商品属性的研究、情报产业的研究、情报市场的研究、情报资源分配与管理的研

8、究、情报效益的研究、情报成本与价格的研究、情报经济管理的研究、情报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情报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这 10 个方面10。但通常我们一般将情报经济学研究归纳为情报商品与情报市场研究、情报经济效益研究、情报经济管理研究、情报产业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研究这 4 个方面,围绕上述 4 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阶段性的集大成著作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11。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进一步证实“经济学帝国主义”存在的同时,也更加明显地表明了情报学研究的经济化特征与趋势。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面向新千年的 20 世纪的情报学“经济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情报经济学作为一个分

9、支学科被纳入到“信息经济学”这样一个更大、更为宽阔的范围内加以研究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情报学的“经济学”研究从围绕某一主题零散地开展研究,如情报的经济问题1213、情报市场1415、情报产业16、情报商品17等等,发展到体系化地、系统地进行研究,如相应地正式出现了以“情报经济学”命名的理论著作18(以上举例均指国内的研究情况,不涉及国外的情况,以下举例与此相同) ,这是一次飞跃。现在又由情报经济学的系统化研究发展到站在信息这样一个新高度,在信息经济学这样一个更大的范围、更为宽阔的视野内系统化地研究情报经济学19,则又是一次飞跃。在实践工作中, “情报”与“信息”是难以绝对区分开的,而“情报”

10、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知识信息,一种情报信息,因此将“情报经济学”纳入到“信息经济学”中进行研究,这表明了情报学“经济学化”研究的向前推进与发展。情报经济学在信息经济学中的定位是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分支学科,具体地讲,就是信息经济学是以一切有关信息转换的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而情报经济学则仅仅只是其中的有关“知识与情报传输系统的经济研究”20,或者说,仅仅是其中的有关“知识信息服务的经济研究”21。当前情报经济学已经很少单独作为对象进行研究,而是更多地将它纳入或者说融入信息经济学中,以信息经济为对象予以研究。对于这一点,有人提出了这么一种观点,认为曾经流行于图书情报界的情报经济学之所以会销声匿迹

11、,其原因就在于情报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不能成立的;情报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是同一门学科,二者具有同一性;这是由于两门学科共一个英文学名因而在学术界造成的学科分类混乱现象22。毫无疑问,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情报经济学作为信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而被纳入到信息经济学这样一个更大的范围之内进行研究,并不能否定情报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存在的事实,二者不是同一学科23。实际上,情报经济学的发展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作为其上位类学科的信息经济学的影响,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也同时促使情报经济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方面不断得以拓展和创新。对于由情报经济学拓展演化而来的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有研究者从

12、经济行为中的信息活动、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信息系统和信息市场、信息产业、社会信息化这 5 个方面对信息经济学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和归纳,描绘了经过 20 世纪的大发展,面向 21 世纪的信息经济学的新景观,指出“如果说(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信息经济学带有浓厚的信息学(情报学、文献学、图书馆学)色彩,那么(20 世纪)90 年代的信息经济学则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味道了”24。总的说来,20 世纪情报学视野中的信息经济学研究其涉足领域主要围绕着信息与信息资源、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营销、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效益、信息投资、信息工作经济管理、宏观信息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信息经纪人等主题而

13、深入展开2526。20 世纪的情报学“经济学化”研究所取得的新发展所体现出来的另外一方面特点,在于它随着所处社会经济这个外围大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它所运用、移植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以及由此而来的它的实践取向随着经济学自身发展而得以发展。还是以国内研究为例。大致地说,国内经济在改革开放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与 90 年代初期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从 1992 年起至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内的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工作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所处经济环境的烙印,而随着上述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这可以从诸如论计划经济下的竞争情报27、 市场经济与情报信息工作28这一类学

14、术论文的文题及其内容得以清楚地反映。又如,我们国家自 1958年建立起科技情报事业,一直到改革开放,都与前苏联与东欧国家一样,由于实行的是单一的传统计划经济,对商品经济持否定态度,因而理论界严格遵循前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依洛夫的观点:“科学情报不是商品”29,而不将情报当作商品,认为社会应无偿使用情报机构提供的情报产品,整个情报机构属于非经济性、非赢利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机构。但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化取向经济改革的向前推进,情报开始商品化,情报理论界及其实践体现情报机构与情报事业也相应发生转变,于是乎曾经作为计划经济棋盘中一个棋子的情报机构也开始相应地进行情报体制改革,使之转型为作

15、为市场经济大家庭一员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性实体”30。再如,即使同样是探讨“情报经营”的论文,通过对其内容的分析,也会明显地发现有的烙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痕迹31,而有的则烙着“市场经济”的痕迹32。3 情报学“经济学化”研究的发展及其未来展望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在早期还仅仅只是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用、效益等概念,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方法等这些基本方法,借鉴当时流行的厂长(经理)负责制、承包经营责任制、合同制等经济实践模式,作为其研究基础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是劳动价值论,而研究所用的经济学范多也还是当时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阶段模式33。但是

16、随着经济学自身理论研究的向前发展,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所运用的经济学概念、方法,以及基础原理,甚至是“范式” 、整个的理论体系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加深刻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以情报(信息)商品价格的形成基础这一问题为例。信息商品的定价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情报理论界与实践界。总的来看,有关信息商品的定价基础,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垄断价格论34、效用价格论(使用价值决定论)3536、价值决定论(价值价格论)37。前面的两种观点尽管很早就同价值决定论一道被提出,但是由于受所处外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与束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从整体上说国内情报学界对前两种观点持的是否定或批判的态度,而对价值决

17、定论则持肯定或者说维护的态度。长期以来,国内经济学界奉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为“圣经” ,不敢越雷池半步。受经济学界这种认识的影响,国内情报学界对于情报(信息)商品的定价基础问题也采取了与这一时期经济学界相一致的做法,即不容置疑的主流理论观点是“劳动价值论是信息商品价格的理论基础”38,而对其它观点横加批判,或者依然以劳动价值论为主,借鉴其它观点进行“折衷” ,如有研究者就认为信息商品生产过程所具有的不同于物质商品生产的非重复性这一特殊性决定了信息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在事实上具有了同一性,二者在信息商品中是等价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信息商品价格的形成基础既是信息商品的价值,也是它的效用(或使用价值)39

18、。毫无疑问,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将价值决定论与效用决定者进行“折衷” ,其分析方法与研究框架依然还是属于价值决定论范畴,其实质是在价值决定论的范围内进行局部的修补与改良。随着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 1993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一批充分体现上述精神与认识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著纷纷出版4041。可以说,这些认识在改变国内经济学界原有的旧观念的同时,正在日益成为理论界新的主流观点。与此相对应,国内情报学界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开始对长期以来处在主流地位的将劳动价值论作为信息商品价格基础的这一观点予以重新的审视,这一迹象早在国内经济学界开始争论要不要捍卫传统的劳动价值论的 20 世

19、纪 90 年代中后期就已显露,如文献42就从价值决定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或者说价值规律出发,通过论证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所面临的危机和价值决定论对信息市场的种种误导,明确地对长期处在“话语霸权”状态的信息商品价值决定论提出了置疑,指出在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是微不足道的,而在其后的 100 多年时间里,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这些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发展。因此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大力提倡信息商品的价格市场决定论,以此来取代长时期在情报学界处于主导地位,流行一时的信息商品价格价值决定论。除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自

20、身发展会推动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向前发展之外,国内经济学界对于西方经济学的重新审视与评价也极大地促进了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目前,随着国内较以前更加注重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引进,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甚至是前沿理论被引入到情报学的研究中来,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前情报学研究的经济学化发展趋势。例如,运用从经济学的“母体”中脱胎而来的市场营销理论来竞争情报研究43;运用经济管理领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来从事竞争情报研究44和(情报)信息服务模式研究45;运用经济管理领域的另一热点理论流程再造理论来审视网络环境下的情报工作46。又如,引入当前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情报(信息)经纪业进行了深

21、入探讨47。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情报学研究中对于博奕论理论的引进。自从 1994 年三位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荣获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博奕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学思想和方法,被经济学界广为运用,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有研究者敏锐地抓住这一前沿,将博弈论引入了竞争情报研究48。更有研究者指出“经济学中研究的信息其实质就是情报学意义上的竞争情报 ”, “经济学(特别是引入博弈论后的经济学)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了竞争情报的作用方式” ,通过介绍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理论里的“库诺特” (古诺)模型在引入博弈论后的几种演变模型,对竞争情报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博奕论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22、来加强竞争情报研究中的情报分析手段49。此外,作为市场经济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竞争理论也与竞争情报研究联系了起来50,在竞争情报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竞争情报理论体系,从而为竞争情报实践提供高水准的理论与操作指导,已经成为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与此同时,将曾经流行一时的情报经济学纳入其中的信息经济学研究在走向 21 世纪之际也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这种发展与突破主要是沿着以下 3 条主线进行的:(1)第一条主线是有关信息资源、信息经济等的基础理论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较以前有了突破,更向前推进了一步。情报或者说情报资源,作为情报学的研究对象,被纳入到信息资源这样一个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