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世博会与上大精神的培育摘要:在世博效应作用下,上海城市人文加速国际化、当代化,全面提升文化品质,当地高校也因此乘势而上。上海大学全方位、多层次地服务世博、参与世博,不仅为上海世博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更书写了“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新篇章。晚近,上大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后世博研究。实践表明,与时俱进,同城市“大事件”共舞,有利于上大精神的弘扬。 关键词:世博效应;大学精神;自强不息;后世博 一、世博效应作用下的城市文化与大学精神 世界博览会,是现今世界三大盛会之一。与其鼎足而三的“大事件”还有奥运会与世界杯。其中,发源于 1851 年的世博会资格最老,奥运会一度依附世博会进行,而世界杯更是从奥运会分
2、化出来。近 160 年的世博效应不仅改变了举办城市的空间结构,更深度浸润了世博之城的人文精神。 世博会对城市的空间影响显而易见。伦敦首创办博,成就了“水晶宫”的传奇。从 1867 年起,每 12 年举办一届世博会的巴黎(办博始于1855 年) ,推动城市进行周期性的改造,埃菲尔铁塔等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1871 年遭遇毁灭性火灾的芝加哥,借举办 1893 年哥伦布世博会之机,发起“城市美化运动” , “白色之城”由此崛起。二战后,快速增长的城市开始转型发展。1970 年大阪世博会采用了在卫星城市举办的方案。到90 年代,世博主办方更多地将城市提升与市场化作为战略关注点。其模式不断创新,2000
3、 年汉诺威世博会贯彻“生态世博”的理念,世博越来越成为激活城市创造力的催化剂。 质而言之,世博助推了城市全球化进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更趋深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城市人文国际化。在长达半年的世博会期间,参展国的文化体系、具有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体系,连同主办国的文化体系,蜂拥进入世博之城,与当地文化共同合成了文化大拼盘。电视传媒的报道也进一步放大了国际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交融,冲刷了地方主义的狭隘心态,有利于城市人文的全球化。二是促进城市精神当代化。与时俱进的世博会为城市文化的演进提供了绝佳的触媒。从以展示最新科技与艺术创作为主,到 1933 年芝加哥世博会第一次确立展示主题“一个世纪的进
4、步” ,世博会越来越明晰地切准时代的脉搏。1962 年西雅图世博会以“宇航时代的人”为主题,1964 年纽约世博会主题“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无不凸显世界潮流走向。汉诺威举办 2000 年世博会展示“人类自然科技”的最新思考。2005 年爱知世博会张扬“自然的智慧”的生存理念。凡此不仅彰显时代的先进理念,更有助于办博城市实现时代精神的跨越。三是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热衷于周期性举办世博会的巴黎,在 19 世纪末赢得了“梦之都”的美誉,此为城市的文化品质因世博会得到提升的先例。进入后现代,提升城市与区域的品质更是成为办博城市的主要目标。 2010 年世博会的举办,在加速上海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对于上海
5、城市文化的国际化、当代化与品质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凸显人类对城市生活的关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沟通与融合、创新与进步、成就与体验、传承与未来、和谐与发展”的理念对于将世博文化融汇于城市人文,积淀为城市精神大有裨益。上海城市人文精神通过办博得到进一步张扬,至少有以下四端:一是文化创新精神,上海世博会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光耀沪上;二是接轨世界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文化的自觉发展;三是努力践行和谐理念,以“和谐城市”的理念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四是弘扬志愿奉献精神,志愿者活动前所未有地高涨。 大学文化涵育于城市文化,大学精神是城市人文精神的
6、有机组成,大学人文精神也只有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才能获取强劲动力。就上海世博会而言,全国各学府乃至世界高校的积极参与,为本届世博会的盛大举行提供了智力支撑、人力支援与人文关怀,也弘扬了大学人文精神。集约有三: 1.为上海世博会提供科文服务,弘扬大学的创造精神。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从园区设计到建设,再到布展、运营与管理,需要高科技支撑。同济、华南理工、天津大学等高校充分发展科技智力优势,积极参与重大设计,提升了世博会的科技含量,显示了大学精神的创造维度。除科技方面,一些高校还提供了文化服务,从参与策划世博论坛到文化创作,其文化创造活动为上海成功办博贡献了一份独特力量。 2.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人力支援
7、,张扬大学的入世精神。 “大事件”的演绎,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参与相应管理服务工作。上海世博志愿者,涉及各行各业、不同阶层,不限于同城,还有其他省市的市民,甚至外籍人士。其中大学生志愿者占据主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高等学府不再以“象牙塔”的面目示人,大学精神的入世锋面得以前所未有的展现。 3.为上海世博会增添文化傅彩,彰显大学的人文关怀。适应社会需求,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亟须的科技文化,以及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这是高校关怀社会的特色体现。此外还激发了高校对世博学研究的动力。除建筑、交通、环保等研究视角,人文社科的相关研究与宣传,既直接作用于城市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更凸显了大学的人文关怀。 二、上海大
8、学对上海办博的积极参与突出奉献 2010 年世博会的举办,对我国高校乃至外国高校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于上海大学这样以“上海”为校名、与上海荣辱与共的地方性高校尤其如此。上大作为上海与中央部委重点共建的市属高校,是上海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面对机遇,上海大学责无旁贷地为大都会的“大事件”奉献智慧、尽心尽力。 上海大学对 2010 年世博会的倾心参与,可以追溯到 2003 年初。在由市委组织的“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中,上大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借助各学院、系统的党政体系,借工青妇学等团体之力,运用校园网、校刊、主题团日、党建活动等,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了“立足上海、服务上海、发展上
9、大 ”、 “青春与世博同行,青年与上大俱进”为主题的大讨论。更向实践层面发展,如上大理学院举办了“弘扬世博精神系列活动”的环保宣传。邓伟志、陈宪等上大专家学者撰写的文章为解放日报 、 文汇报等刊发,影响扩大到社会。自此后至2010 年世博会的盛大开展,上海大学充分发挥智力人才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地服务世博、参与世博,展现弘扬上大精神,尤在以下几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1.承担世博重大设计与美化工作。筹办世博会首重世博园区的设计与建设,上海高校与众多国内外院校、团队公平竞争,脱颖而出,承担了相当数量的重大设计与建设任务。其中上大美术学院的斩获亦足骄人,它承担了世博会博物馆和城市足迹馆的总设计任务。
10、世博会博物馆是世博园区内一座永久开放的展馆,上大美院集全院精英与新锐,通力合作,借镜海外,出色完成了设计任务。城市足迹馆是上海世博会五个主题馆之一,美院师生为完美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方案三易其稿,精益求精,建成的城市足迹馆获得了“最美最值钱”的场馆之美誉。在最后冲刺阶段,上大美院又承接了“世博中心”装饰艺术品的设计和制作工作。 “世博中心”是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一轴四馆”的重要场馆之一,具有接待国家元首级贵宾、举办庆典活动与会议论坛的重要功能。经过上大美院深化设计和制作的壁画、装饰画和装饰用艺术品,美化了“世博中心”贵宾厅、接待厅、会议厅乃至公共空间。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曾
11、在上大数码学院任教的巫永坚,他的原创设计在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设计全国征集活动中一举中标,成就了上大又一世博传奇。2.科研力量为办博提供智识保障。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尤须高科技与多种学科专业人才的支持。上大发挥多学科科研优势,相继承担了世博会黄浦江多功能扫测艇安保系统、国庆 60 周年世博海宝机器人、世博京剧表演机器人等多项研发任务。上大机自学院还承接了世博会智利国家自建馆机电一体化多媒体项目,使相关工作扩展到世博会国外项目。针对世博会所需人才缺口大的问题,上大新闻学专业急社会之所急,加强了英语教学,以满足世博会对传媒人才英语水平的高要求。人文学科的科研带头人也积极投身“大事件” ,为世博会提供智识
12、保障。如上大美院邱瑞敏院长是世博会吉祥物的主要评委之一,上大数码学院院长仲星明则是初选专家组成员。上大教授葛红兵荣幸地被上海世博局聘为专家,成为中国国家馆陈展设计团队策划阶段的主创人员。诸如此类,为提升上海世博会的智识含量作出了贡献。 3.以专业研究带动世博文化宣传。更多的上大师生立足本位,在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各自结合专业所长,研究世博、弘扬世博,很好地起到了宣传世博文化的社会效应。以“上海大学”为作者单位、以“世博”为主题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目前可搜索到 74 篇之多(截止于 2010 年 6 月 15 日) ,涉及各大学科,藉此可略窥上大对世博研究与宣传的投入。最早
13、涉博文章发表于 2003 年 6 月刊教育发展研究的世博会与上海教育新一轮发展 ,系上大副校长曹家麟与上海教育界人士畅谈世博与上海教育发展的言论摘录。同年 11 月中,上海大学学报刊发了一组世博研究论文,其中多有上大专家学者的研究心得。此外,上大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为迎接上海世博会,策划出版了“海派文化丛书” ;上大出版社适时推出了“走进上海世博”系列丛书,均在社会上起到了积极影响。 4 多层次地参与世博志愿者活动。上海大学参与世博志愿者活动可以追溯到 2003 年“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期间,上大理学院举办“弘扬世博精神系列活动” ,即开始招募环保宣传志愿者。在筹办世博期间,上大美院志愿
14、者参与世博艺术品制作、场馆设计、地铁项目、公共艺术活动等,还深入居民社区宣传世博。为做好世博志愿者的组织工作,上大经世博局授权专门成立了工作站,负责该校世博会志愿者的招募管理、面试筛选、资格认定、管理培训、信息收集以及运营管理。上大世博志愿者包括师生八千余名,是上海高校中人数最多的志愿者团队,承担了为期一个月(6 月 25 日-7 月 25 日)8 个中心城区各站点与世博园区的志愿服务工作。 这一切,为上海世博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凝炼积淀着独特的上大精神。上大老校长钱伟长倡导的大学精神自强不息,在上大参与世博、服务世博活动中得以完美的诠释。 三、强化后世博研究是弘扬上大精神的未来走向 早在 2
15、010 年世博开幕前,后世博效应就引起了社会贤达的诸多思考。任何一届世博会都有落幕的时候,而后世博效应将长时期主宰世博之城的未来命运。后世博效应有积极、消极之分,更有显隐之别,所有这一切皆有待于深入研究。为此,上海两会代表积极建议,着力研究后世博效应。研究后世博效应,理应是上大今后教研工作的一个着力点,也是上大精神弘扬于未来的一个动力源。 事实上,上海大学已然积极介入了后世博研究。世博之年的 4 月 29日, “上海发展战略”沙龙第 7 期活动在上海大学召开,主题即为“世博后效应与上海城市转型” 。上大各学院的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上通报了上海各高校和科研机构近期开展后世博与上海城市研究的学术
16、动态;文科处处长吴信训呼吁大家关注现实,抓住机遇,进一步整合力量,迅速回应社会重大需求,为上海城市转型贡献上大人的力量,发出上海大学的声音。同年 6 月中旬, “2010 年度市社科规划系列研究课题立项公告”公布,上大教师柴秋霞申报的“上海世博会展示中高新技术应用研究”获得通过,在“后世博研究”系列(共 5 项)榜上有名,初显了上海大学后世博研究的充足后劲。 参照上海各大高校的世博学研究状况,前瞻上海大学方兴未艾的后世博研究,上大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尤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此亦有助于上大精神的弘扬: 1.注重多学科融合发挥团队研究作用。世博学,原本就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放眼上海各大名校,同济世
17、博研究中心、华东师大世博研究院、上海财大世博经济研究院等世博研究中心相继成立,凸显多学科融合、强化团队研究的学术趋势,成果斐然。对此,上海大学理应效仿,乘势而上,为上大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新平台,也有利于营造和谐上大文化。 2.注重参与世博工作总结与学术提炼。后世博研究不仅要回应上海世博会终结后城市面临的紧迫现实问题,而且还要注重挖掘世博会带来的无形资源。对于后者而言,上海大学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的经历其本身就是上大独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认真总结,特别要注重提炼其中的精神要素。爱国、服务、创新,融化于参博活动的精神元素,升华着上大精神。 3.注重后世博研究向实用成果的转化。后世博研究重在服务社
18、会,为上海发展产生实际的影响力。上海大学原校长钱伟长倡导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师生之间、科系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四堵墙” ,深深影响了上大精神。其中,打通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壁垒,就蕴含了科研成果向实用转化的要义。为此,上大人的后世博研究更应注重向决策咨询转化、向成果开发跃进、向教研互动演进,这理应是弘扬上大精神的一大抓手。 四、结论与启示 上海大学与 2010 年世博会的积极互动,为弘扬上大精神抓取了百年一遇的契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世博效应推进上海城市人文的国际化、当代化,全面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品质。在此大环境下,当地大学积极参与世博活动,为办博提供智力支撑、人力支援与人文关怀,
19、藉此弘扬了高校的创造精神、入世精神与人文关怀。 上海大学勇立时代潮头,以积极开展“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为发轫,全方位、多层次地服务世博、参与世博,承担世博重大设计与美化工作,为办博提供科研智识保障,以专业研究带动世博文化宣传,多层次地参与世博志愿者活动,不仅为上海世博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书写了“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新篇章。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上海大学转向了后世博研究,显示了更多的组织发动特性。参照上海各大高校的世博学研究状况,上大的后世博研究尤应注重多学科融合,发挥团队研究作用,及时总结参博工中的精神元素,推动理论研究向实用成果转化,如此方有利于上大精神的弘扬。 大学发展尤其
20、是地方性大学的成长离不了所在城市的孳育;同时,城市发展进程又需要高校的支持,地方性大学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参与“大事件” 、服务“大事件” ,上海大学不仅藉此回报社会,争取社会资源,更可乘势弘扬上大精神,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核心价值,这应当就是上海大学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一大启示。 参考文献: 1宋国栓.以专业、热情、责任为世博作贡献美术学院师生积极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EB/olhttp:/:8080/show_more.php?doc_id=104283,2010-09-23. 2孙冰红.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3-54. 3黄蔚,李凌.高校智慧成就世博梦想高校参与世博园区设计建设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0-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