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析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路径的探讨论文摘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适应市场的需求,扭转以学校为办学主体的思维模式,打破了学科系统化的固有观念,是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然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以企业目前现有工艺技术、业务流程为蓝本,还是以当前国内或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或国家标准为依据,是课程改革是关键技术。对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理论、思路及开发过程主导权问题进行探讨。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 课程开发 路径研究进入 21 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已呈白热化状态,竞争的核心是综合国力水平,综合国
2、力水平的竞争焦点就是人才的竞争,是各个国家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的竞争。不断开发劳动者的各种职业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一项永恒课题,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倍加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原因之一是职业教育主要不是研究性的教育,不是从事理论研究教育,而是培养从事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的专门人才;原因之二,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已被普遍接受,并迅速推广,对于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实现教学与生产零距离对接,它发挥着其它教育类型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但是,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仍有一些技术问题尚待解决,在众多问题中,职业能力培养出现了系统性偏差。这
3、一偏差使得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而这种错位就是校企合作契合度不够造成的,其直接原因是教学方案课程标准的设计不够细化。所以,研究以职业能力为需求目标的,校企合作式课程开发的路径意义深远。一、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理论依据以企业行业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进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不是无根之源,它的出现是受社会经济发展不同经济时期,哲学思想思潮的影响,从社会角度分析职业教育,从人本主义角度分析职业教育,从能力本位主义角度分析职业教育,从理论上探讨职业教育的属性,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一)以职业能力需求开发课程的理论依据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科学思想的进步主义,这三种思潮对职业教育
4、理论体系的有很深远影响,在这当中,实用主义奠定了进步主义的哲学基础。进步主义十分注重职业教育的两种意义生涯意义和功利意义,它强调课程设计要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功利性。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杜威还强调课程设计的发要以学习者的需求、兴趣及动机为出发点。英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贝恩也指出:如果你向学习者提供的教学项目,必须能够使其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必须要针对学习者要解决的问题和所处的情境。人本主义认为人之所以学习的起因是学生学习时情感、信念和意图等因素在发挥着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影响人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对所
5、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学习者学习动机及其身体状况等等因素。如果设计课程内容对学习者没有吸引力,要使学习完全成功几乎不可能发生,就会出现教与学两张皮。因此现代职业教育的悲哀在于,教者洋洋洒洒、披肝沥胆播撒知识,学着昏昏欲睡不予接受。(二)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模式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 CBE)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二次大战后。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
6、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它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对入学学员原有经验所获得的能力经考核后予以承认;强调严格的科学管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随时招收不同程度的学生并按自己的情况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课程可以长短不一,毕业时间也不一致,做到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从而打破了传统以学科为科目,以学科的学术体系和学制确定的学时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二、建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设计理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改型发展,不断涌现新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企
7、业对劳动者需求由原来体力劳动型,转为需求高技能应用型、技艺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因此职业能力在人才需求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所谓职业能力从其属性划分它有三个方面内容:各个职业岗位所需专门技术能力、劳动者的工作方法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社会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是指完成某个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基本专门技术能力。方法能力作为社会人才通用能力创造能力可划分为,独立完成岗位工作流程的设计建构能力;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和新业务的能力;不断总结,提升质量以满足岗位需求的能力;信息获取、加工与处理利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人才作为社会一元,应有的社会属性的能力,其可以划分为
8、:.人际交往和协商沟通能力;工作中与他人的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安全、环保、成本和质量意识;创业创新意识与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设计理念,是以企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需求为依据,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基础,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的课程知识点的关系,面向完整工作过程,把职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重新整合,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培养会干活的机器,是培养有思维的、有创造能力、有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人才。这种以职业能力系统化设计课程标准与以学科知识系统化设计课程大纲是有本质区别的,
9、课程标准一个是指向直接面向职业的岗位能力,一个是指向知识的传播。三、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课程开发的技术困境及因素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开发面向的是职业,然而同一种职业有不同的流程甚至有不同理论基础;有的职业能力与该职业的职称考核严重背离;有的职业国家标准与企业现状有先当的差距,有的企业执行的标准是 20 年前的行业标准,用这样的企业流程开发课程,不具有先进性;有的课程开发是以学生前 3 年工作岗位能力为基础开发,没有考虑蓄积学生发展后劲,统筹兼顾课程开发。这都是制约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技术因素,如果不解决好这些矛盾,校企合作开放课程可能就会流于形式,也有可能培育出偏才。这就背离了我
10、们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初衷。造成这种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工作岗位类型成爆炸的增长,许多岗位没有与之对应的专业,因此,才会出现一个专业对应多个岗位的现象,不同岗位对应同一专业,就会出现课程设置对应了一个岗位,就可能对应不到另外其他岗位;另一方面不同类型专业应区别对待,由于专业属性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专业适合校企合作开放课程。有的专业毕业生不进企业,如文学创作、艺术创作专业。为此本文就适合校企合作开放课程的专业课程其开发的路径进行探索。四、校企合作的能力课程开发路劲探索校企合作开放课程是一项探索性的课题,要完成这样课题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课程开发
11、有一定的先进性;课程开发系统性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相联系;课程开发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及文化熏陶。课程标准先进性,可以保证知识技能传承的是最新的知识技能。课程开发系统性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相联系,可以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有机结合,使知识的系统性服务于学生的创造性。课程开发的启发性是保证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一)以企业、行业先进职业能力需求开发课程。企业需求是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原动力,瞄准现代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收集行业有关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方法加以选择提炼,即选用行业先进职业能力标准,以此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而不是企业现行工作流程作为课程开发依据。目前,在各种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中
12、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就是将企业的工作流程作为课程开发依据,而如果所选企业不当,往往会将一些过时的工艺和标准作为课程开发依据开发课程,并以此方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会造成人才培养系统性偏差学校与企业匹配度弱化,校企接口出现裂隙,企业需要重新投入培训,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致使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出现瑕疵。因此校企合作课程开应具有一定前瞻性。从国际和国内行业颁布技术标准分析入手, ,同时,要跟踪行业技术和标准的最新变化,实时对行业的能力标准和职业要求进行纠偏调整,从而可以使人才培养与合理使用无缝对接,减少人力资源开发社会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二)校企合作课程设计要围绕职业生涯进行
13、系统分析设计。校企合作开放课程是以企业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开发,它的开发是一种静态的开发,课程设计实施是以人为载体,人的职业生涯是动态的,当我们将学生毕业后最初从事的职业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学生职位的变化,后续职业能力将如何保障,所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必须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课程设计,既要考虑学生毕业,初级岗位能力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学生职业迁移后的能力需求,将职业的能力分解职业生涯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及高级阶段。并将不同阶段的岗位能力要求转化为不同学期的课程目标,依此开发各门课程标准。职业不同时期,开发不同的专门技术技能,实训也要分不同阶段、分广度的大小、分程度的难
14、易,依据职位不同阶段分析各个阶段的职业标准和技术熟练程度要求重新划定。但职业需要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不同阶段共同的能力,通过附属于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的隐性培养。(三)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应注重思维方法及文化的开发。校企合作开放课程在注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要重视思维方法贯彻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解决问题方法,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课程开发要设计出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哲学思辨情景教学,在培养专业能力同时,培养出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开发能力,彻底摆脱高中教学的以考试为主线的学习模式,校企合作开放课程就是要以企业实战为前提,培养学生实际生存能力及在企业抗击打能力,为企业培养出技术过硬素
15、质优异的职工队伍。校企合作开放课程,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素质的熏陶,一种职业、一个学校、一个企业都有其固有的文化体系,都有一种认同感,职业的道德,职业的操守和职业的理想就会构成职业的文化,这种文化熏陶出的学生天生就与该职业具有亲和力。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路径设计这是不同学校文化符号。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战略是学生就有一种归属感。这些文化熏陶也是校企合作开放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教200616 号)文件精神指导下,特别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高教200614 号)出台,鼓励各职业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理论,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各院校尽管也在尝试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模式,也多采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开发模式,然而,没有吃透改革精神,不愿放弃过去以学校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追求形式上的教学改革,甚至改革囫囵吞枣,将企业行业过时的标准流程作为开发课程依据,形成了“拿来主义” ,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进程安排、学习潜能的充分发挥,甚至谬误流传,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在改革中求发展,坚持走产教结合、校企联合的办学道路,所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出路,但是这种开发必须以先进的职业标准、工艺和流程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