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视发现熟悉的“风景”作为语文老师,有时笔者总觉得很悲哀。因为我们许多学生喜欢英语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母语,尤其是我们的作文那更是令人头痛,那么我们作文教学的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笔者认为问题主要出在我们教师身上。 在具体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地发现,我们教师对中学作文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我们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学生,把文章学上的那些知识概念、方法技巧、模式结构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以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实践,以概念的演绎代替了学生的体验,以固有的程式代替了学生的想像力。于是乎教师满怀希望地让学生速成,但学生真如教师所愿了吗?非也,他们正如叶圣陶先生论写作教学中所说:“揣量自己胸中
2、没有什么积蓄,而题目已写在黑板上,又非做不可;于是只得把教师提示的一点儿,书面上所说的一点儿,勉强充作内容,算是代教师立言;内容既非自有,像不像且不管它,但图交卷完事。 ”这就是当前我们学生的写作现状,试问:这样的作文教学,我们的学生又有什么题材用于写作? 作文不再是写学生真实的生活,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不会提高。可见,目前对学生而言,写什么比怎样写更为重要。我们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重视发现身边熟悉的“风景” ,才能打开了他们原本狭窄的写作空间,给他们呈现一条条通向丰富写作题材的道路后,学生写作的潜能和欲望,才有可能会推着他们在自由选择的道路上前行不止。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引导学生重视发现身边熟悉的
3、“风景” ,从而明白文章中应该写什么呢?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后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好以下几方面: 一、 关注身边的“美景” 在许多学生看来,似乎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尤其是优等生,宁可把别人的材料拼凑嫁接,也不愿写平凡小事,生怕自己的文章会掉价。但她殊不知她的文章过分地关注怎样写,已脱离了生活实际,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作为教师,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积累写作素材。笔者就做过这样的引导。 教室旁边有一棵枇杷树,学生和它一起生活快有一年了,但笔者发现在他们的文章中,从来没有提到过这棵树,一天笔者要求学生以它为题材写一篇文章,一周后学生上交了作文,他们是这样写的: 冰心:它的干、枝
4、、花向上,它的叶片呈长椭圆形,叶片上表面很有光泽,下表面密布灰棕色绒毛,煞是好看。 俞佳:它开花了,发出浓浓的香味,我想过几天,秋风中,枇杷叶将翩翩蝴蝶,随风飞舞。闭眼,我仿佛看到了夏天枇杷树上,都是黄色或橘黄色的“小琵琶” ,想来它是因为外形似琵琶而得名的吧。 叶贝:这是一棵充满快乐而忧愁的枇杷树,每天立在我们的教室门口,但就是大家都只是与它擦肩而过。 对他们的这些文句,笔者看后非常惊喜。第一位学生观察非常仔细;第二位学生在模仿刚学过的朱自清的春中虚实结合的写法;第三位学生是在模仿这一册行道树中末节的句子。看来学生真的是缺少写作的素材,他们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啊。 但是,笔者并未停留在此,而
5、是引导学生,这些都是在写枇杷树本身,是否也可以以它为题材写成别的文体?如:可以从枇杷树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写成一篇童话我和七班小伙伴的枇杷课 ,其中七班同学就是童话的主角;把有关枇杷树的叶、皮、花等采摘下来可做药,学生就可据此写成一篇说明文巧用枇杷树治病 ;学生观察到枇杷树的叶、皮、干都是向上生长的,就表明它有力争上游、努力奋斗的精神,这就可以写一篇议论文枇杷树的启示 ;学生在枇杷树下天天上课、嬉戏,这就可以写一篇记叙文相约枇杷树下 。四篇作文四个标题,可是枇杷树每个月都在变化,笔者接着又引导学生就可以把作文取标题为我们的枇杷树绿了 ,按月就可以写成十月我们的枇杷树绿了 、 十一月我们的枇杷树
6、绿了 、 十二月我们的枇杷树绿了这样就可以模仿汪曾祺的葡萄月令写成枇杷月令了。而这些与学生在枇杷树下上的语文课、音乐课等课综合在一起,就是学生的如歌岁月 ,若再把校园中的景和人结合起来,就是学生难忘的中学时代 ,若要区别于父母或者是别人的中学时代,可写成我的中学时代 ,甚至还能写成中考作文绿叶对跟的情谊 。面对这样一棵作文树,学生不禁恍然大悟,原来写作的材料就在他们身边。这样以后,学生在自己的随笔中,除了写枇杷树外,还写了校园里的桂花树、柿子树、樟树、木棉花等,其中有两个学生的文章还在作文与考试上发表。 真是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都有材料,对学生而言,只是缺乏一双会“看”的眼睛,只是
7、他们没有关注身边熟悉的“美景” 。只要我们教师加以适当地引导,就定能让这些美景在他们那多愁善感的心里,激荡起阵阵涟漪,缀成篇篇美文。 二、关注教材 翻开教材笔者欣喜地发现这是一片沃土,从课文导引到课后附录,无不体现着新课程理念,闪烁着编者的智慧。 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已发现这几年期末或者中考考试卷中,课内文言文语段是必考的,而课内现代文语段是不考的,最多也只是考三、四个生字,且这些字也不是同一篇课文中的生字,于是为数不少的教师为了赶进度,为了多做几份试卷复习,为了考试教材中的现代文除了几篇名篇还上得像样些,其余课文是能简则简,有些课文甚至不上。试想教师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教学,学生能从中学到
8、些什么我们就很难说了。鉴于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上好阅读教学课以外,还引导学生关注教材,拓展写作内容。 如:学习童趣 ,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引导学生写了墙上的斑点 、 地上的水迹 ,甚至还有学生写了门把上的花纹 ;学习了皇帝的新装 ,引导学生续写皇帝回宫以后的情景;学习了木兰诗中木兰“十年征战”一节,引导学生扩写补充环境、气氛、细节描写来重点突出木兰智勇双全、英姿勃勃的英雄形象;学习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引导学生写一篇书信体文章谢谢你,雨果;学习朱自清的背影 ,引导学生写文章妈妈的手 ;学习余秋雨的信客 ,引导学生为老信客写一段墓志铭;学习杨绛的老王 ,引导学生把文
9、中的有关情景和人物的描写进行改动或补白式的描述,以利于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学习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引导学生开展“新闻写作与播报”活动,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报道校园新闻;学习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后,引导学生对这两个读书人进行比较研究,学生就写出了两个读书人 两种命运 。 可见,语文教材如孙悟空的“花果山福地” ,在某些角落,也隐藏着别有洞天的“水帘洞”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教学中利用好这块“福地”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深入一步讲更是引导学生对世事人生的一种探究与追寻,最终到达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三、关注自己的独特经历
10、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独特经历,这样的文章才有真实性和有意义。据说高尔基在最初写作时,用了一些书上现成的句子,凑成一首长诗,兴冲冲地去请教一位老诗人,老诗人对他说:“请用您自己的话,写您自己经历过的事吧!”高尔基深受启发,笔者在教学中就是本着这样的思想引导学生写作的。 我们有些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很喜欢将笔在手指上灵活地转来转去。就算是这么个动作,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文字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笔者就给学生布置了一篇说明文怎样将一支笔在手中转来转去 ,有几个平时语文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还写出了佳作,从这以后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提高了许多,而且他们上语文课也专心了许多,这难道不是写自己独特经历的功劳? 不
11、过,能写出自己经历的事,只能是初步展现真实,要对这些真实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独特体验,才算写出了自己的个性,才能让人眼前一亮。笔者曾让学生写妈妈的爱这样一篇文章,文章并不难。天下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子女,但爱的内容和方式会因性格、环境、人生经历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学生应该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但事实上,学生的题材多为:电闪雷鸣中,妈妈送自己上医院,且一定是妈妈一个人背自己;下雨天,妈妈给自己送雨伞,且一定是淋湿了妈妈那一边;下雪天,妈妈给自己送棉衣棉被,且一定是妈妈站在鹅毛大雪中;更有甚者明明父母健在,学生也一定要写在自己幼年时爸爸因车祸或重病去世,妈妈如何含辛茹苦抚育自己,把所有的爱给予自己。所有这
12、些似曾相识的经历,看了真让人啼笑皆非。笔者就指导学生:从你出生后,父母为你取名的经过及取名的用意上,从中体味妈妈对你的爱;从你平时周五回家,饭桌上的菜和有时请假突然回家饭桌上菜的不同,从中体味妈妈对你的爱;从走读生晚上,妈妈在黄晕的灯光下,踮起脚尖等你放学的情景,从中体味妈妈对你的爱 如此种种,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现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有许多未琢之玉。只要学生在自己经历的生活中,关注自己的独特经历,进行认真地回忆和筛选,就一定能找到可写的材料,进而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即便是像妈妈的爱这样的老作文,学生也一定能常写常新。 四、关注社会现实 语文课应向生活延伸,美国一
13、位教育家说过:“语文学科的外延与整个生活相等。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这些都表明,写作时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把课堂语文和生活语文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一般性的口号,应有具体的措施加以实施。 笔者就曾采取过这样的做法:组织学生针对通用规范汉字表中, “琴” “亲” “魅”等 44 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这一情况进行讨论:常用字要不要改、怎么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等,据此学生写成很有现实意义的文章。结合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但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国庆放假期间,笔者曾引导学生做过下列活动:考察本镇茶市的情况,考证本镇茶市的起源及探
14、究茶市的经济、茶市的文化特征。这样多一点跳出文本,打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不仅增加知识厚度,丰富了情感体验,认识了语文的实际意义,更是拓宽学生作文选材的范围。 苏轼说过:“凡物皆有可观,既有可观,皆有可乐。 ”人人都有生活,人人都有宝藏。在作家笔下万事万物都能致意传情,那么我们教师就更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景” 、关注教材、关注自己的独特经历、关注社会现实。当我们学生的作文根植于这些方面时,又何愁无米下锅、不知写什么呢?相信到那时他们对生活原先不敏感的心就会敏感起来,就会在心底涌起喜怒哀乐。这样即使不去刻意雕琢言辞,安排技巧,学生的作文也会尽显其动人的魅力,继而让作文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