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症颅脑损伤中心静脉压监测临床意义【关键词】 颅脑损伤;中心静脉压; 监测 0 引言 严重颅脑损伤因不当的脱水可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可及时准确地反应患者血容量的情况. 我们对近 5 a 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是否采用 CVP 监测行血容量管理分组,并进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发生率和总死亡率的比较,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 CVP 监测的早期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病例选择标准:CT 诊断为脑挫裂伤;出血量大于 40 mL;入院时无脑疝,无脑干受压;发病 24 h 以内入院;无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及多脏器损伤. 非监测组 64 例,入院后未
2、行 CVP 监测,年龄1677(平均 40.2)岁. 监测组 52 例,入院后即行 CVP 监测,年龄1578(平均 44.4)岁. 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入院后 CT 证实为脑挫裂伤出血. 非监测组和监测组的血肿分别为 40.083.6 mL 和 40.090.5 mL,破入脑室分别为 14,13 例.破入蛛网膜下腔分别为 16,11 例;以上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合并症分别为高血压 46 例和 39 例,糖尿病 12 例和 11例. 所有患者观察终点为 2 wk. 1.2 方法均用中心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血压. 绝对卧床、镇静、止痛. 大小便通畅、脱水、控制血压
3、等常规治疗. 非监测组 19 例去骨瓣减压或微骨窗入路清除血肿,31 例穿刺针微创血肿清除术. 监测组 16 例去骨瓣减压或微骨窗清除血肿,26 例用穿刺针微创血肿清除术. 入院后监测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测 CVP 进行补液,维持 CVP 612 cmH2O. 统计学处理:使用 SPSS1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发生 MODS 的比较按 1995 年急救医学学术会议通过的MODS 病情评分标准,非监测组和监测组 MODS 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21(33.07%) vs 10 (19.05%), P0.05 ,非监测明
4、显高于监测组. 2.2 两组间死亡率的比较两组死亡病例分为死于脑疝和死于非脑疝(表 1). 两组总死亡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非监测组明显高于监测组. 死于脑疝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死于非脑疝者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非监测组明显高于监测组. 表 1 两组间死亡率的比较(略) aP0.05 vs 非监测. 3 讨论 重症脑挫裂伤急性期都伴有严重的脑水肿和高颅压,常用脱水治疗1. 感染、过度换气、呕吐以及防止脑水肿减少入量,皆可使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致组织灌注不足脏器组织缺氧,发生连锁性全身炎症反应,引起 MODS 的发生. 若大量补液,维持较高的有效血容
5、量和脑灌注压,会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颅压增高,脑缺血加重,不利神经修复,甚至导致脑疝形成2. 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肺功能异常及各种慢性病,循环血容量过高可引起急性心衰、肺水肿等,故监测有效血容量有重要的意义. 以前判断血容量,是根据血压、心率、颈静脉充盈、皮肤弹性等,体症出现时可能早处于体液的失衡状态. CVP 是判断机体容量状态和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可更快更直接地反映患者有效血容量,反映回心血量与心脏功能间的关系,为有效的补液提供指导. 本研究提示,在救治 2 wk 内,重症脑挫伤者的 CVP 非监测组 MODS 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监测组,两组病死率对比中发现总死亡率 CVP 监测组明显低于非
6、监测组,其中死于脑疝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死于非脑疝者的非监测组明显高于监测组,MODS 的发生率与非脑疝的死亡率间存在明显正性相关,死于脑疝组的患者由于血量较大,脑水肿严重,积极的脱水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脑水肿的发展和降低颅内压3 ,多在 1 wk 内发生脑疝死亡,CVP监测治疗对这部分患者意义不大. 死于非脑疝患者的死亡原因大多为MODS,MODS 的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效血容量的不足,组织缺血缺氧致全身炎症反应所致,故脱水治疗的同时,CVP 可及时监测患者的有效循血容量,指导补液,预防体液失衡的发生,从而也预防 MODS 了的发生,大大减低非脑疝死亡的发生率,本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CVP 也受血管顺应性、胸腔压力、心肌收缩力等的影响,病理状态下可影响对血容量的判断. 因此,必须予以综合考虑,才能全面准确地判断血容量,做好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心静脉压的临床监测. 【参考文献】 1 鲍伟民,陈衔城. 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离子变化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5,20(2):80-83. 2 廖圣苏,陈汉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2(3):102-103. 3 周红杰,王景周. 脑出血脑水肿的无创动态监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10(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