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44475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第卷(共 36 分)一、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 (2014山东,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湛蓝/斟酌 崛起/倔脾气 提防/ 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 女红/彩虹桥 沟壑/ 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 蒜薹/跆拳道 拙劣/ 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 咆哮/酵母菌 着陆/ 着手成春答案:A解析:A 项,zhn/zhn,ju/ju,d/t ;B 项,j, gng/hng,h/hu;C 项,p/pi,ti,zhu/du;D 项,jng/jn,xio/jio ,zhu。2 (2014山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2、一项是( )A缠绵 梗概 打寒噤 震聋发聩B扼守 晋升 伏卧撑 杞人忧天C滥觞 脉博 摇篮曲 大快朵颐D伛偻 驯顺 笑吟吟 锄强扶弱答案:D解析:A 项, “震”应为“振” ;B 项, “伏”应为“俯” ;C 项, “博”应为“搏” 。3 (2014山东,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之强烈,出乎意料。(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A反映 曼

3、延 总算B反应 蔓延 总算C反映 蔓延 终于D反应 曼延 终于答案:B解析:(1)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 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此处应选用“反应 ”。(2)曼延:连绵不断。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二者都是动词,都有“扩展”的意思。此处用于“火势” ,应选用“蔓延” 。(3)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或经过一番努力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 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依据句中 “这几年虽然很艰难” ,应选 用“总算” 。4 (2014山东,4)下列各

4、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D从文章风格看, 庄子 奇幻, 孟子雄辩, 荀子浑厚, 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答案:D解析:A 项,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语境是指寒冷,而非害怕,与语境不合。B 项,反戈一 击:比喻掉 转头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不合语境。C 项,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用 错对象

5、。D 项,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5 (2014山东,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答案:B解析:A 项,搭配不当,可将“管理岗位”改为“管理职务” 。C 项,表意不明, “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没有指明是生活中的他

6、, 还是 银幕上的他。D 项,成分残缺,缺主语, 应删掉“随着” 。二、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2014山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8 题。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 进步。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 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 头 看自己时,能 调理自己

7、。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 这也是一种调理。 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凡说一句 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 驾驭的。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 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

8、散懈,则这人一毫用 处也没有。在写文章 时的苟且潦草敷衍 对付,都是从懈而来。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 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的变化,改造 环境。然 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 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

9、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 集中精力。除非不 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平气稳地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 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 要的根本所在。(选自梁漱溟朝话 ,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学会心理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B人类之所

10、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C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心思必须先有条理。D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答案:A解析:本文共六段:第一段提出问题,要 调理自己的心理;第二段写 为什么要调理;第三、四段写调理要注意心思和心情两方面的问题;第五段写调理需要精神;第六段强调调理心理的重要性。可见,文章是围绕“心理的调理”展开论述的。B 项只概括了第二段的内容,C 项概括的只是第三段中的心思调理, D 项只是概括调理心情的重要性。这三项概括均有失偏颇。7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是( )A备考要拟订周密的学习计划,拟订计划前要保持内心的平和

11、安定。B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张贴着“净” “静” “敬” “竞”四个大字。C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D学习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多方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答案:C解析:C 项,写文章时知识素材的积累、储备,是程序性的,属于“调理心思” ,与“调理心情”无关。另外, “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与原文“写一篇文章” “不要苟且从事”的观点相悖。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学会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B心思与心情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要想调理心思,就得先调理自己的心情。C心情的

12、暴乱与散懈,两者看似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陷于一种机械性,从而导致行事不顺。D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答案:D解析:D 项,根据文意,调理心理, “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 紧要的根本所在”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属无中生有。三、 (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2014山东,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12 题。詹鼎传明方孝孺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 饼市中,而舍 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 ,听人 读书,归,辄能言

13、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 骂曰:“ 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 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 然鼎每自课习,夜坐 饼灶下, 诵 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 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 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 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 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赇, 请于鼎。持不可,曰: “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 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

14、预事乎?” 不 许。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 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 简牍满前,须臾而决。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 “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 为之。丞相曰: “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 ”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

15、,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 刑部有詹鼎在, 胜百辈。 ”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 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 ”卒诛 鼎,与百余人皆死。(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舍县之大家 舍:寄居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C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迎接D属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答案:C解析:C 项,延:聘请。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6、)ABCD答案:C解析:A 项,介词,跟,与/连词,和。B 项,连词,表修 饰/介词,把。C 项,都是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 构,指代人或事物。D 项,代词,他/ 副词,也许,大概。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项是( )辄能言诸生所诵夜坐饼灶下,诵不休为其府都事,有廉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A BC D答案:B解析:是说詹鼎读书用功。 是说詹鼎廉洁。 是说詹鼎 对人态度诚恳,应对有度。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

17、度发生转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答案:D解析:D 项,无中生有。从丞相说“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外也”来看,詹鼎没有任“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第卷(共 114 分)四、

18、(24 分)13 (2014山东,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 分)(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5 分)参考答案:(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 (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2)皇上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 ”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 活用、文言虚 词和特殊句式。 (1)“故”是多义词,在这里可依据“故”的义项引申出“本来” ;“市”是名词

19、作动词,做生意;“业”是名词用作动词,继承手艺;“游”是多义词,此 为“交往”之意。 (2)“孰谓 哉”是特殊句式;“是”是指示代词,这;“乃”是副词,于是;“问” ,这里是“问罪”之意。参考译文:詹鼎,字国器,台州宁海人。他的家族本来地位低下, (他的)父亲在街市卖饼,寄居在本县的大户人家。大户 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 ,在吴氏家寄居 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跟街市儿童嬉戏 游玩,唯独喜 欢上学馆听人读书 ,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读的内容。吴氏很喜欢他,对他的父亲说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只是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 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

20、了, (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然而詹鼎每每自己学习功课,夜晚坐在饼灶之下诵读不止。他的父 亲看到儿子求学的志向不能改变,就送他去 读书。 过了一年,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就让他回去了。当时吴氏家聘请了儒 师,詹鼎就前去学 习,吴氏也把他当作子女一样抚育,让他学习。不几年,吴氏子弟就无人能与詹鼎谈论学问了。他们的老师辞去,詹鼎于是成了吴氏各子弟的老师。元末,方国珍在海上起兵,朝廷不能控制,于是授予他高官。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 选拔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所用。方国珍听 说詹鼎有才能,用 计谋 捉拿他。詹鼎被抓获,没有办法,于是尽力替方国珍做事,担任庆元府的都事,有廉 洁的名声。方国珍的弟

21、弟任平章事,有人违反法律,交付詹鼎处理,詹鼎按法论罪。平章的妻子受贿,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原判不同意,说:“现在方家想要做大事,应该 任用天下贤人,一心一意遵守法令,怎么能 让妇人干预政事呢?”最终没有答应。平章之妻非常 恼怒, 诬告他,把詹鼎关进监狱,半年后才释放。詹鼎被重新起用,担任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之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都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熟悉 边防事务,屡屡 违反纪律。詹鼎在院子里召集众人,拉出一个驿丞,以不奉公行事的罪名斥 责他,将其 斩首。在场的人都吓得双腿发抖,跪着挪动上前请罪,跪得太久以致无法站立,詹鼎才罢休。后来即使是元 帅、万夫长有事禀报,也都长跪着说

22、话,不敢抬头直视詹鼎的脸。詹鼎 处事有才能, 满桌子的案卷,很快就处理完毕。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 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恐惧,乘楼船逃到海上。皇上大怒,想要派兵诛杀他。 (方国珍)无计可施,詹鼎代为草拟了谢罪表,言辞谦卑,辩白有理。皇上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 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 ”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并且还任命方国珍做了右丞,詹鼎也被征召至京 师。当时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空缺,吏部 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 职务。丞相 说:“我们执掌同一事务,凭詹鼎的才能,是不应该 外派的。 ”待职半年后,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改任刑部郎中、刑部佐僚。任期未满,相关衙门请求任命官职。

23、丞相说:“刑部有个詹鼎,胜过一百人。 ”詹鼎就是这样被称道。詹鼎在刑部, 执行法令一向宽大仁厚,没有威名,而人们也都喜欢他不苛刻。适逢大都督府受贿卖官。事情 败露, 诬陷詹鼎收受赃款。御史审问詹鼎,詹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可能有这类 事,詹鼎 实在不知情。御史说:“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望的人。”最终,詹鼎与一百多人都被 处死。14 (2014山东,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8 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 陈居士 ,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 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 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24、。(1)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 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 分)参考答案:(1)艳丽;清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2)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楚酒困人三日醉” “爱把山瓢莫笑侬” ,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 “醒来推户寻诗去” ,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解析:(1)“园花经雨百般红”侧重于

25、描写雨后园林中花开之美景,而 “乔木峥嵘明月中”侧重写深夜乔木高耸入云的特点。两种 风格,两相 对比,截然不同。解答时应抓住“园花”“雨” “乔木” “明月”等意象及园花“百般红” 、乔木“峥嵘 ”的特点加以分析说明。 (2)由“楚酒困人三日醉” “爱把山瓢莫笑侬” ,可以看出 陈居士喜 欢饮酒, 举止自然洒脱;由“亭角寻诗满袖风” “醒来推户寻诗去” ,可以看出 陈居士一天不停地 寻诗,沉迷其中,情趣高雅而富有乐趣。15 (2014山东,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总角之宴,_。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2)_,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3)无言独上西

26、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_,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兮辞)(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6)五亩之宅,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答案:(1)言笑晏晏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云无心以出岫 (5)乐以忘忧 (6)树之以桑解析:注意正确书写“晏晏” 、“钟鼓馔玉”中“馔” 、“清秋 ”、“岫”等字。五、 (12 分)16 (2014山东,16)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55 字。 (4 分)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 “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

27、,写下对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 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 编创和 传播内涵丰富、形式 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 过 9 000 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 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参考答案: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相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新闻的内容。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有: 团中央发起“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33 万余名青少年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参与;目的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果是“为网络空

28、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将 这些关 键信息加以整合即可。17.(2014山东,17)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 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 80 字。 (4 分)参考答案:他双手轻轻托着那只温顺可爱的小兔子,他们犹如一对朝夕相处的老朋友;小兔子那毛茸茸的嘴巴轻轻触碰他的鼻尖,似乎与他亲昵地交谈。这个温馨的画面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和爱意。解析:本题采用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图片,画面温馨动人。解答时要注意:图片表现了小男孩与小兔子亲密无间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

29、然的和谐关系;运用比喻或比拟,字数要合乎要求。18(2014山东,18)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4 分)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参考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解答 时首先要仔细分析这些短 语的特点,找出 对偶的短语,如“门上桃符”对“江边柳线” ,“碧波竞舟”对“青艾驱瘴 ”,“迎春绿”对“耀眼红” ,“十里欢”对“千家乐” 。其次,考虑意象与 节日特点的关系,将表现同一个节日的

30、短语组合在一起。六、 (18 分)(2014山东,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922 题。浣花草堂黄 裳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 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 鹤龄 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 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 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 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 遗址。从

31、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 “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 地。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 远远绕过 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 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

32、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 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 夹道。那暗 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 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 洁净无尘。 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走进祠里去

33、看,厅内一排三龛 ,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 难得的了。 旁边两座龛里是陆 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 规模, 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 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 样 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 轮廓,和今天是十

34、分相近的。像 这种地方,不用说,大 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 ,都是完全不合适的。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 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 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 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

35、,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 门 月色,江路梅香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 为这一切都出 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 ”总看不大清楚, 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19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 分)参考答案: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

36、引出浣花草堂。解析:内容方面要注意杜甫的身份和下文描写的内容;结构方面要注意这篇游记所写杜诗位于开头部分,而文章起始句段的作用一般为统摄全篇或引出下文。20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 分)(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2分)(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2 分)参考答案:(1)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 (2)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 ,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

37、境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要 结合上下文,抓住关 键词语 来分析。 (1)句中“清疏”“仙气”是塑像的特点, “一般 ”“难得”是对塑像的评价。 (2)解答本题要抓住作者此时的感受。面对美丽的浣花草堂,作者完全沉浸在杜 诗的境界中,从这里领略到杜诗优美的意境。回答时要结合原文进行理解分析,特 别注意理解“梦游”和 “如许境界”的含意。21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 (4 分)参考答案: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和平的生活。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

38、成就。 (答出其中任意 4 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答案区 间为第一、八、九段和最后一段,回答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由“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 词,有 时候也只有面 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可以归纳杜甫的才华和创作态度;从杜甫的塑像可以看出他的清疏与朴实;作者肯定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杜甫的诗歌描写自然风物和和平环境,说明他热爱自然、追求和平安静的生活。22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 分)参考答案: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

39、舍。 (答出其中任意 3 点即可)解析:结合文本探究杜甫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首先要了解杜甫有哪些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然后探究其中 蕴含的人生意义。完成 题目 时应做到角度恰当,内容全面, 术语准确,结合文本,表述清楚。七、 (60 分)23(2014山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写作提示: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窗”切入,

40、通过提示不同的人透过窗看到的不同风景,设置作文的突破点。考生应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窗”的含义。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可以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可以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联系生活,充分发挥想象,解读其含义。考生应多从“心态”立意:不同的心态,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人们总是有着不同的情感和立场,所以虽然是看相同的事物,却有着不同的感受。也可以从哲学角度思考,写一篇议论文:事物是辩证的、发展的,每个人通过不同的判断和推理,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因此看事情要探究事物的本质。23.(2014山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41、。 (60 分)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写作提示: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窗”切入,通过提示不同的人透过窗看到的不同风景,设置作文的突破点。考生应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窗”的含义。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可以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可以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联系生活,充分发挥想象,解读其含义。考生应多从“心态”立意:不同的心态,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人们总是有着不同的情感和立场,所以虽然是看

42、相同的事物,却有着不同的感受。也可以从哲学角度思考,写一篇议论文:事物是辩证的、发展的,每个人通过不同的判断和推理,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因此看事情要探究事物的本质。例文展示:澄明双目,抑浊扬清山东一考生透过窗子,每个人看到的风景都不同。我看到的是鸥翔鱼游,燕过莺啼;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小桥流水,瘦马古道;是青灯古卷,天心月圆。当我正沉浸在这满目的美好时,被一阵阴风迷了眼睛,再睁开,美政府的监听丑闻闯入了眼帘, “全能神教”的黑暗映入了眼眸。这些污浊怎可沾染了我的明眸?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只有澄明双目,才可抑 浊扬清成大业。一个人的双目澄澈,看待世事人情就会通透如琉璃。面对内忧外患、危

43、机四伏的国家,林则徐、魏源擦亮双眸,看得通透,只有师夷长技才可富国安身,于是他们踏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面对高位截瘫的残酷 现实, 张海迪锐利的目光透过 世人异样的眼色,写下“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激励自己,也鼓舞了万千中华儿女为实 践“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在人间”的誓言而奋起。但也有一些人,他 们的窗子被蒙上了阴翳,可他们却打开了心灵的窗户,不乱心中方寸。阿炳,心灵的目光凝视那一方平静的潭水,奏出了高山流水般空灵的 绝响二泉映月。一个人的双目澄澈,是非分明,必将成就伟业。陶华碧的眸子是那样澄澈高远,她看到诚信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立,于是遍览企业内外,诚信之风骀荡。正是陶华碧的澄澈,才

44、让她在闹事者面前挺直了腰板,活得有底气,才让她的企业声震四海,走向全球。如果利欲熏染了那双明目,我们不敢想象多年辛苦 经营的企业最终走向何 处。 “三鹿奶粉事件”就给我们当头棒喝,添加三聚氰胺是高层管理人 员的浊眸作俑,因 为他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找寻不到正确的方向。于是这家风光半个多世 纪的民族企业毁于一旦,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在当今喧嚣的文化领域,我们 要如同仁堂“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那般秉持心灵的准则,不要 让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这样的污浊搅扰了那汪清泉。在感官重于心灵的今天,保持内心澄澈,扬清抑浊,静心触摸生命细腻的纹理, 倾听灵魂平静的呼吸,让我们浮躁的脚步走得更沉 稳、更有力!点评: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首段概括材料,引出论点。正反对比,例证有力,文采斐然,新鲜素材信手拈来,可见作者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论点鲜明,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正反对比论证,以事实为根据,说理更深刻。结构完整清晰,运用分论点展开论述,鲜明而又富于论辩色彩,启迪读者思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现实教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