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20182019 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套2018-2019 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 2018
2、年春全新改版,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以风俗人情为主题,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 社戏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回延安追忆了诗人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描绘了延安的新面貌,赞美了 10 年来党领导下的延安巨大的变化,歌颂了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了美好的明天;安塞腰鼓描写了黄土高原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灯笼回忆了与灯笼的结缘,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与怀念;写作:学习仿写; 口语交际:应对。 第二单元是由生命之音为主题,这个单元主要以说明为主,通过本单元让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方法,体会科普文章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培养讲究实
3、证的科学态度,培养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写作:说明的顺序;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第四单元是以名家讲坛为主题编写的,三篇演讲词,一篇议论文。 最后一次演讲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讲述了作者自己一生中重要的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表现了作者质朴的胸怀;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演讲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五年来的发展,指出-_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并提出了自己的美好祝愿;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是在本单元的基础上
4、,让学生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增强对演讲知识的识记应用能力,体验多种活动经历。 第五单元以记游抒怀为主题编写。四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采用多种修辞,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幽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此外,写作也是围绕学习游记为主题设计;口语交际:即席讲话。 文言文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四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 、 小石潭记 、 诗经二首、 庄子二则、 礼记二则、 马说 、 唐诗二首以及课外古诗词八首。 (二)倡
5、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 ,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此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
6、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讲上课难,听课难,学习难上难,针对这些情况,我作为语文教师,要找到教学的突破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 教学要求:1、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2、 学会课本中的读读写写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_中的意思,能正确书写。
7、 3、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 。4、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5、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6、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曰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7、 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
8、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坚持写曰记。五、 教学重点、难点: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全书的重点。1、 要突出重点项目的训练。2、 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3、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4、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积累、运用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六、 教学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1、明确目标,自
9、主研讨初读。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促思。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阅-_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或互助竞争研读。方法是: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展。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深化。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会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
10、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自能解题的目的。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创新。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发潜能,学会创新。七、教学进度:周 次 内 容 备 注第一周 语文学习的习惯养成教育 1、 社戏 第二周 2、 回延安 3、 安塞腰鼓 第三周 4、 灯笼 写作,口语交际学习仿写 单元复习与测试第四周 5、 大自然的语言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五周 7、 大雁归来 8、 时间的脚印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单元
11、复习与测试 第六周 9、 桃花源记 10、 小石潭记 11、 核舟记 第七周 12、 二首名著导读傅雷家书-_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第八周 13、 最后一次讲演单元复习与测试第九周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期中总结第十周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第十一周 16、 庆祝奧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演讲写作演讲活动:举办演讲比赛单元复习与测试第十二周 17、 壶口瀑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19、 登勃朗峰第十三周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写作,口语交际.即席讲话单元复习与测试第十四周 21、 二则 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2、 二则第十五周
12、 22、 马说(1)24、 唐诗二首(3)第十六周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学写故事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及考试-_1 社 戏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第 1 课时一、导入新课欣赏“社戏”视频。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它就是戏曲。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
13、、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回忆,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 。二、教学新课目 标 导 学 一 : 介 绍 作 家 作 品 及 背 景1社戏知识简介。“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2 呐喊简介。本文选自呐喊 。 呐喊是鲁迅 1918 年至 1922 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
14、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 1923 年-_8 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 药 明天 阿 Q 正传等十四篇小说。3背景简介。社戏写于 1922 年 10 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作者唤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全融于作品之中。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 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
15、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目 标 导 学 二 : 把 握 线 索 , 概 括 文 章 事 件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明确:(1)线索:看社戏。(2)七件事: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六一送豆。2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明确:详写的是,略写的是。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
16、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3 “文似看山不喜平” 。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明确:三次波折:叫不到船;不准和别人去;外祖母要担心。三次转机:八叔的船回来了;小伙伴们与“我”同去;双喜写包票。好处: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_目标导学三: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1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本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非常有特色,请分别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明确
17、:景物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这里从嗅觉、触觉、视觉角度写两岸的景物和月色,描绘了一幅水乡月夜美景图。“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急切、激动的心情。人物描写:“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运用“点” “磕” “退后” “上前”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
18、罢。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通过对阿发的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善良淳朴、憨厚无私。2文章在记叙的过程中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渗透渲染着“我”的心情,请概括“我”看戏前后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明确:看戏前的波折:盼望难过、沮丧欢喜急切、激动看戏中感受:高兴、愉悦失望看戏后归航偷豆:轻松愉快教师总结: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往往是综合运用,穿插使用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生动饱满,议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是一种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的表达方式,这种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叙
19、述、描写、议论之中,使感情同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论融合在一起而自然流露出来。我们写作文也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三、板书设计社 戏 看 戏 前 随 母 归 省 钓 虾 放 牛 略看 戏 中 戏 前 波 折 夏 夜 行 船 船 头 看 戏 月 夜 归 航 详看 戏 后 六 一 公 公 送 豆 略 )-_多种表达方式 描 写 景 物 描 写 : 视 觉 、 嗅 觉 、 听 觉 、 触 觉人 物 描 写 : 动 作 、 语 言 、 心 理 )抒 情 直 接 抒 情间 接 抒 情 : 寓 情 于 事 、 寓 情 于 景 、 寓 情 于 理 )议 论 : 画 龙 点 睛 )第 2 课时一、导入
20、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说社戏的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社戏中提到的人物的形象,品味童真童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教学新课目 标 导 学 一 : 分 析 言 行 , 概 括 人 物 性 格1这篇小说人物众多,谁是贯穿始终的人物?谁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明确:贯穿始终的人物:“我” ;主要人物:双喜。2结合双喜的言行分析其性格特点。明确:(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时,双喜大声打包票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
21、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5)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6)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3六一公公是怎样的一个老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明确: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
22、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 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_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 ”表现六一公公好强。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4阿发和桂生在偷豆一节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明确:阿发憨厚、无私。桂生机灵、勤快。目 标 导 学 二 : 揣 摩 语 句 , 感 受 童 真 童 趣本文的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处处蕴含着童真童趣,仔细揣摩文中相关语句段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1)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
23、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明确:“是”加重语气,三个“了”表达了“我”无可奈何的心情。想象听到锣鼓声,更加突出“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心情。(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明确:“轻松” “舒展”与上文的沮丧、失望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我”欢喜轻快的心情。(3)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明确:“支撑”真实地写出了“我”的困倦,但“我”却“仍然看” ,反映了“我”既觉得无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4)品评“偷豆”一节,感
24、受小伙伴们的天真纯朴。明确: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伙伴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伙伴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伙伴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 “偷” ,一改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自私、遭人唾弃性” ,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 , “偷”出了情趣, “偷”出了欢乐。目 标 导 学 三 : 拓 展 对 比 , 探 究 思 想 情 感1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怎样理解?明确:这句话作为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怎么好看,那夜吃的豆也是普通的罗汉豆,作者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是怀念平桥村的朴实、勤劳、聪慧的小伙伴们和有趣的生活。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