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新课改背景下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现状需要1.教学目标的差异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方面达到五级要求。而高中英语教学需要达到八级,才能参加高考选拔性的考试。以词汇为例,初中阶段要求把握约 1500 个词汇,200300 个短语以及基本的语法知识。而高中则要达到 3500 个单词和 300400 个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语法结构也明显复杂起来。而且高中英语对学生口头和笔头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语言技能上,初中应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兼顾读写能力的训练。而目前一些初中学校,因受师资水平、学习环境、应试教育的残留思想与方法的影响,往往
2、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笔头上的应试,对学生语音、听力的培养有所忽视,从而导致学生听、说方面的基本技能差。而高中在兼顾听说能力训练的同时,侧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由此,高中英语学习与测试的重点已从初中的基础知识转向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 2.教学方法的差异初中课堂教学容量较小,知识单一,教师讲解可能比较慢而细,甚至逐字翻译;而高中英语教师要求全英文授课,且课堂容量大,致使综合性强,侧重精讲精练。 以语法、词汇学习为例,初中以讲解、归纳后记忆、操练和运用为-_主要形式;而高中则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主发现和主动实践等方式,从语言现象中归纳出规律,然后进行运用。除
3、此之外,因高中学习环境的重新组合及多样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富于指导性,学生学习更趋于自主化,因此,学生如仍沿用初中学法而不进行预习、复习、总结等自主规划或调整,只会使初高中间的落差越来越大。3.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差异很多初中学生学习依赖性太强,大多数是被动式地“跟着教师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他们习惯于老师对课文逐句详释,不习惯课文篇章理解和深层理解;习惯于老师教读生词,不习惯自己拼读;进入高中后,很多学生不会记笔记,不能及时有效地梳理整合知识点。有些学生力图将老师讲的一字不落地都记下来,有的甚至等老师暗示才知道哪些需做记录,自己难以判断主次和重难点,不懂得把握老师讲课的精髓,不会抓
4、学习规律 、知识体系,只是一味地盲目地学习。4.学习的心理差异初中生比较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高中学生的心理发育已接近成熟,思维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更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教师应根据这些变化规律,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改进自己的教学。否则就会给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时间对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一定学习阶段中看不到明显的进步而持有放弃高中英语学习的心理等等。所以,这既是教师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障碍,也体现了教师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_(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为我国外语教
5、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它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该设计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也考虑到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旨在体现国家英语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其中各级的要求都是相互衔接、连贯的。因此,高中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首先在课程开发上得到了重视。2.心理学理论是英语教学法理论之一。在教育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大教育心理学就有关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及心理的个别差异的概括都是研究衔接教学的基础。认知教学法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
6、,重视人的思维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着眼于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3.元认知理论是培养学生思维,构建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教学理论。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前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强,英语学习富有计划性和主动性;后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淡薄,英语学习处于盲目、被动的状态。因此,把元认知策略引入外语教学实践中,对于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能意义重大。我们课题组将立足于校本教学研究,结合本地区的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本校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模式,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语言学习的综合
7、技能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持续性发展-_提供良好基础。初高中英语教学如何顺利、有效、高质量地衔接,为学生终身学习创设良好的发展空间,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内容。(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目前,尽管针对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还很少见,但是,已经有不少学者对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开展了初步的探讨。笔者搜索了“中国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到很多与初高中衔接教学相关的文章,如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明丰撰写的新课程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研究,指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根据语言学习规律,实施合理有效的英语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使各类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上
8、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陈秀梅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发表了初高中英语衔接之课堂教学一文,强调了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王莉莉在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上发表了如何解决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着重指出由初三进入高一,是中学外语教学的一个转折点。但是,由于英语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属于第二语言,而在我国属于外国语,因此,对英语教学不同性质的界定使笔者无法找到国外对于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研究的相关文献。(四)核心概念界定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是基于英语学科初高中教学内容、方式的不同和学习要求的不同而提出来的,本课题以高中为立足点
9、,解决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问题,是一种补偿性衔接。从高中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有机地温习一些高中阶段所必需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学过程中以衔接的必要知识为-_载体注重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在高一阶段奠定自己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很快适应高中学习。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意义与价值(一)研究内容围绕研究主题和总体目标,结合我校基础和实际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具体内容有:1.学习初高中课程,找到初高中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衔接点,对课程目标重新构建,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补充与整合,以适应高中学习与未来学习的需要。同时形成初中高中衔接教学教案集。2.着力
10、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对课程实施中如何促进学生对方法与过程的获取和体验进行研究;3.对有利于初高中衔接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对初中课程内容、实施程序、分层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调整的研究;4.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尽其可能的全面发展,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研究;5.着力研究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研究,倡导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二)研究目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出正确的初高中英语知识衔接教学整合方案和行动方案,引导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式
11、的进步、学习水平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尽其可能的可持续发展。-_(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初、高中英语教学不衔接的问题是客观存在存在的。在教学实践中,中考和高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教学的指挥棒。而中考和高考的目标是相差甚远。分析我市中考题或是别市的中考题目我们不难发现:中考难度相对较低,重语言知识的记忆与通常的运用;而高考难度相对较高,重知识的深化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中高考目标的不同,导致了初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选择也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的语法知识,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如八种时态和语态;如句子成分等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难以得到落实。这些语法知识的缺失导致高中英语教学很难前行。因为
12、这些知识是高中英语教学得以往前行的基础。可是只要老师一讲到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学生就一头雾水,难得其解。高考的要求从语法知识上看,要求学生对词法、时态、语态、惯用法等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要达到较纯熟和较高的程度。要培养学生应对高考所要求的能力仅靠高中英语教学是无法完全办到的。但是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适当做些调整,这在实践中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可行性高的就是高中英语教师在高一上半学期,在新生入学后,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工作,去更好地补回高中英语学习所要的而学生在初中又没能扎实掌握的相关知识。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它与教学实践关系密切,是高中英语起始年段
13、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实践环节。三、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6 年 3 月2016 年 5 月):申报课题,确定研究方案,完成课题设计,明确课题组成员及工作分工。-_2.文献研究阶段(2016 年 5 月2016 年 8 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学习相关理论书籍,了解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困惑,分析在初中阶段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找准切入点,以便对症下药。3.行动研究阶段(2016 年 9 月2016 年 12 月):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运用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成重新构建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相衔接的内容。4.总结阶段(2016 年 12 月2017
14、 年 3 月):完成课题总结,并开展下一轮滚动研究。四、课题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一)英语教学衔接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和当面交谈等方式,我们获得了英语教学衔接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1.搞清了英语教学衔接的原因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初中和高中是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这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谓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需要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此外,有些学生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学校,会有种想“松口气”的念头,学习比较松散。也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初中英语没有打好基础,面对这种快节奏的高中英语学习有些畏惧心理。2)薄弱的基础制
15、约着高中生英语学习的进步A:音标完全过关的几乎没有,绝大部分都未掌握到三分之一;-_B:四分之三左右的学生都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C:真正掌握词组的人不多,能够活学活用的更少;D:学习句型更没有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任务,死记硬背不成,干脆放弃;E:语法功底极差,因而影响文章理解,影响做题,低分接踵而至;F:听力、写作成绩非常糟糕,始终不得要领,成绩徘徊;G: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得分极少,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3)教材跨度大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题型简单,课时充足,只要求学生掌握 1500 多个单词和 200 多个习惯用语,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语法知
16、识。所以,只要学生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升入高中后,词汇量激增,语法、句子结构、知识点更为复杂,阅读量也大大增加,话题更广泛,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时代信息较浓,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技、金融、军事、科研、网络等诸多方面,语言应用要求高,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4)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简单,课时充足,所以课堂容量小,教师可以用大量的时间来讲解一个词汇、句型或语法等知识点。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巩固、掌握和运用。而高中教材容量大,课堂阅读训练多,语法知识更多、更系统。因此,高中教师必须有选择地讲解重难点,不可能面面俱到,上课节奏就比较快。需要引导学生自主
17、学习。5)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_初中生英语学习依赖性太强,主要靠被动地吸收和机械地记忆、训练来学习英语。而高中英语由于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自主学习,主动质疑,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完成学习任6)初高中题型不尽相同这几年,尽管初高中题目越来越靠拢,但题型、赋分、要求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初中的教材体系中,学生已完整地学习了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这些从句到了高中仍然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学生的难点。但是中考对这三种知识的考查几乎没有涉及到。宾语从句每次都是考查其语序知识,定语从句没有体现。在初中的教材体系中已完整地学习了八种时态及其被动语态
18、。也很系统的学习了关于句子成分的知识。但是学生在进入高中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的说法较为熟悉之外,对于其他的时态甚至于连称呼都不清楚。对于句子成分也是没有清楚的概念。2.形成了有效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针对我校学生实情,通过课题组成员不断地的研究,讨论和摸索,逐步形成了形成了有效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1)初、高中学生情感的衔接我们都知道: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来其师,信其道”才愿听其言,遵其嘱,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之以情”这句老生常谈之言道出了情与教的关系,教师的真诚感情是打开学生
19、心灵之窗的钥匙。学生从初中到了高中以后自然而然的-_就觉得高中老师太过严肃,与自己有代沟,再加上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形成之中,他们就变得不像初中生那样喜欢表露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所以,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在这种时候,老师的爱心就极为重要,我们不仅要扮演好老师的角色,还必须扮演好家长和朋友的角色,在生活中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情感上多与他们主动的交流和沟通。除了有爱心外,还应该将感情和微笑带进课堂,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尽收学生眼帘,友善、微笑会给课堂带来生机,增添活跃的气氛。对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哪怕是一星点闪光之处,也要及时捕捉,加以表扬鼓励。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在情感上就顺利实现
20、了衔接,让学生对高中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2)关注初、高中学生的心理转变,做好英语教学形式的衔接 初中生比较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高中的学生心理发育已接近成熟,思维具有较高概括性和抽象性,更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所以高中英语教学在课堂上仅不能满足于浅层次的课文分析,要设计一些交际性和创造性都比较强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调查、讨论、辩论、采访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经常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学生就能进行各种有效的思维。 上高中后,学生普遍感到课业负担加重,难度加大,英语往往会成为一些学生放弃或懈怠的首选科目。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学生在英语上花的时间较少,平均只有半小时。因此,我们在高一上学期就特别注意学生这方面的苗头,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衔接,把这些学生引上路。具体做法是,尽快了解学生,细心观察学生,既要掌握学生的一般特点,也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既要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也要了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