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练习题.docx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2084535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 练习题 1下列各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C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酸中2不能用来加热的仪器是 (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集气瓶3下面的化学实验各操作正确的一组是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过滤时,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玻璃仪器洗过后,如果内壁的水附着均匀,既不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才算洗干净了。A BC D4玻璃仪器里,如附有不溶性的碳酸盐,正确的洗涤操作是 ( )A用稀盐酸冲洗B加稀盐酸溶解,再用蒸馏水冲洗

2、C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冲洗D用加热的方法,使碳酸盐分解5要从硝酸钾和食盐(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硝酸钾,应把它们 ( )A溶解过滤B制成熟饱和溶液,降温后再过滤C加热、冷却后蒸发D溶解、过滤后结晶6下列除杂质或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稀硫酸洗掉钢铁表面的铁锈B用混有少量 Fe 粉的 Cu 粉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C将 KCl 和 MnO2(不溶于水)的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D将混有少量 CuCl2 的 FeCl2 晶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7氮气中含有少量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完全除去这三种气体,有可能用到下列操作中的几项,通过浓 H2SO4通过加热的填充 Cu

3、O 的玻璃管通过 NaOH 溶解通过浓盐酸。以上各除杂质的操作中,适宜的操作顺序是 ( )A BC D8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玻璃棒 B烧杯 C铁架台 D量筒9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其理由是 ( )A防止酒精自燃B酒精易被空气氧化C酒精蒸发引起中毒D酒精蒸发后,灯芯上留有水分,使用时难以点燃10某同学在试管中加入 2mL3mL 蒸馏水然后进行加热,操作有以下四步: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在试管中加 2mL3mL 蒸馏水;将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其正确的顺序是 ( )ABCD11分离下列混合物不能用过滤方法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与

4、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生成物B铁粉和铜粉跟稀硫酸反应后的生成物C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后的生成物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质12粗盐提纯使用的主要仪器有 ( )A漏斗、烧杯、蒸发皿、酒精灯B量筒、烧杯、试管夹、蒸发皿C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集气瓶 D铁架台、天平、长颈漏斗、酒精灯13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 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有溶解称量计算量取等操作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BC D14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 ( )A管口向上,直立在试管架上B管口向下,倒扣在试管架上C平放在桌面上D以上均可1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 5g 药品,调平后称量,发现指

5、针向左偏转,此时应 ( )A加砝码 B减少药品C加药品 D调节螺丝向左旋16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A向集气瓶中倒入石灰水B将燃着的木条横放在集气瓶口C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1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燃烧更旺,证明氧气已收集满B在量筒内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C把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D点燃氢气以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1.C 2.D 3.D 4.B 5.B6.D 7.C 8.C 9.D 10.D11.C 12.A 13.C 14.B 15.B16.B 17.B 、C物质的制备、

6、性质和检验 练习题 1实验室中准备有下面主要仪器: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药匙、镊子、水槽、集气瓶、玻璃片、酒精灯、铁架台九种,如果药品选用合理,仪器可以选其中的几种,能制取的气体有 ( )A只有氧气 B只有二氧化碳C氢气和二氧化碳 D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2含有少量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又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化氢3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它是( )A酚酞试剂 B氯化钡溶液C石蕊试剂 D碳酸钠溶液4检验氢气的纯度时,用右手拿充满气体的试管底部,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时应( )A管口

7、向下B管口向上C试管保持水平,管口向前D试管保持水平,管口向后5要证明氧化钙能跟水发生反应,只需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稀硫酸 B氢氧化钾C氯化钡 D酚酞试剂6实验室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在制得的氢气中常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洗气装置(左边试管中装有 NaOH 溶液,右边试管中装有浓 H2SO4)是( )7证明一白色粉末是硫酸铜,在以下四种方法取少量溶于水,加 NaOH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取少量溶于水,加稀 H2SO4 不反应取少量溶于水,加 Ba(NO3)2 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可以选用的是 ( )A B C D8除去氧化铜中少量杂质铜

8、的最好方法是 ( )A通入氢气,加热B在空气中加热C通入 CO,加热D加入少量稀盐酸后加热9实验室常用于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是 ( )A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C加入稀盐酸,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放入水中,不溶解的是碳酸盐10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小烧杯,其中加入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盐酸(足量) ,使左、右两盘平衡,在左盘加入 5.6g 氧化钙完全反应,若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应向右盘加碳酸钙的质量是( )A5.6g B4.4g C10g D14.4g11某溶液 pH=9,为使其 pH 降到 6 以下,应滴加 ( )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C水 D食盐水12要除去铜粉里混

9、有的少量锌粉,可加 ( )A硫酸镁溶液 B稀硫酸C水 D碳酸铜13用实验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硫酸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C硫酸锌溶液 D稀硫酸14现有 NaCl、Na2CO3、Na2SO4 三种无色溶液,为鉴别它们最好选用 ( )AAgNO3 溶液 B石蕊溶液CAgNO3 溶液和盐酸 D BaCl2 溶液和稀 HNO315若鉴定某无色溶液是盐酸应选用的试剂有 ( )A紫色石蕊试液B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C无色酚酞试液和硝酸银溶液D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16只用一种试剂区别 Ba(NO3)2、NaCl、KOH 三种无色溶液时,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碳酸

10、钠溶液 B盐酸C硫酸 D硫酸铜溶液17在盛有下列固体的烧杯内,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CuO BFe(OH)3CNa2CO3 DCu(OH)218下列各组物质中,经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B碳酸钠溶液和盐酸C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锌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19鉴别硫酸和盐酸最好选用 ( )A氯化钡溶液 B硝酸银溶液C碳酸钠溶液 D石蕊试液20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使石蕊试液呈 ( )A红色 B无色 C蓝色 D紫色21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最好选用 ( )A石蕊试剂 B酚酞试剂C碳酸钾 D氯化钡溶液22现有四组气体(1)N2 和 CO2 (2)O

11、2 和 CO2 (3)CO 和 CO2 (4)CO2 和 CH4能把上述四组气体用一种试剂或方法就能区别开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 B用带火星的木条C用澄清的石灰水 D用酚酞试剂23在相同条件下,某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在水中易溶解,收集该气体应采用 ( )A排水集气法B向下排空气集气法C向上排空气集气法D既可用排水集气法,又可用排气集气法24盛放下列物质的容器不需密封的是 ( )A石灰水 B石灰石C固体氢氧化钠 D氨水25将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序号填入括号中。设计意图:说明 CO 具有还原性既说明 CO 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说明CO 氧化后的产物是 CO2有效地防止了有剧毒的 CO

12、 对空气的污染。其中符合的是 ( )A只有 B C和 D以上都符合26能区别稀硫酸、水和烧碱三种液体的试剂是 ( )A锌粒 B无色酚酞试液C氯化钡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27在下列图示实验中,漏斗或导管口位置正确的是 ( )28要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向少量该溶液中加入 ( )A过量盐酸 B过量食盐水C几滴石灰水 D几滴石蕊试液29今有 A、B、C、D、E 五种装置(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 ,请按下列要求回答:(1)写出的名称:_ 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和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和_相连接;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_和_相连接。(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

13、检验生成的气体实验,应选用_ 和_装置,实验完成时的现象是_。 ( )30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 、CO 、N2 、CO2 和水蒸气,把该混合气体依次通入烧碱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和浓硫酸,最后剩余的气体是_。31某厂实验室有甲、乙两个药品橱,某中甲橱中已存入有铜、锌,乙橱是空的,现有碳酸钙、浓硫酸、烧碱、浓盐酸、氧化铜,应该分别把它们放入哪个橱中?其中试剂瓶口一定要密封的是哪些化学药品?甲橱:锌、铜_。乙橱:_。需要密封保存的是_。32将 A、B、C 三种钠的正盐溶液,各取少许放在三支试管中,分别滴 BaCl2 溶液,C 无现象,A、B 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在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加入稀

14、硝酸,B 无变化,A 沉淀消失,并生成无色气体。将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另取 C 溶液少许,加入硝酸银溶液,立即生成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推断 A 是_B 是_C 是_(均写化学式)3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NaCl、Ba(NO3)2、Na2SO4、Na2CO3 中的几种,为确定它们做如下实验:(1)将该固体粉末溶于水,搅拌后有白色沉淀生成;(2)在上述含白色沉淀的溶液中加入稀HNO3,则沉淀全部消失。由此推断固体粉末中肯定有_,肯定没有_,可能有_。34有一种无色溶液 A,加入硫酸钠溶液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 B 和无色滤液 C,如果向 C 液中加入硝酸

15、银溶液不断搅拌后过滤,又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D 和无色溶液 E。确定 AE 各物质的名称。A_B_C_D_E_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35填写实验报告36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 CO 和 CO2 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石灰水,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甲中应盛_,乙中应盛_,丙中应盛_。(2)若关闭活塞 b,打开铁夹 a,可分离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关闭铁夹 a,打开活塞 b,又可分离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7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 CO、H2,此外还含有水蒸气和CO2。请用下列装置图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 CO 和

16、 H2。(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接口的字母)混合气_接_接_接_接_(2)确认混合气中含有 H2 的实验现象是 _38只有氯化钡溶液和简单的仪器装置,鉴别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任意编号为甲、乙溶液) 。操作如下:(1)分别取少量甲、乙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氯化钡溶液,两支试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下面还要进行怎样的操作,才能把它们鉴别出来。请将鉴别的步骤、现象及最终结论,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2)_(3)_39100g20%的硫酸铜溶液,跟 30%的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H=1,O=16,S=32,Na=23,Cu=64)物质的制备、性质和

17、检验 参考答案 1.D 2.A 3.D 4.A 5.D6.A 7.D 8.B 9.C 10.C11.A 12.B 13.B 14.D 15.D16.D 17.C 18.D 19.A 20.C21.C 22.C 23.B 24.B 25.D26.D 27.CD 28.AC29(1)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长颈漏斗(2)A、C E、D E、C(3)A、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及试管里固体变红。30N231碳酸钙、氧化铜、烧碱。浓硫酸、浓盐酸。浓硫酸、烧碱、浓盐酸32Na2CO3、 Na2SO4、NaCl33Ba(NO3)2、Na2CO3 ,Na2SO4,NaCl34氯化钡、硫酸钡、氯化钠、氯化银

18、、硝酸钠BaCl2+Na2SO4=BaSO4+2NaCl NaCl+AgNO3=AgCl+NaNO33536(1)石灰水 浓硫酸 稀盐酸(2)CO, CO2+Ca(OH)2=CaCO3+H2O(3)CO2,CaCO3+2HCl=CaCl2+H2O+CO2(提示:此题是利用 CO2 和石灰水反应生成 CaCO3 而除去混合气中的 CO2;当不再有CO 和 CO2 的混合气继续进入甲装置时,再打开活塞 b,使生成的 CaCO3 和盐酸反应重新释放出 CO2。 )37(1)EF DC AB JI HG(2)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铜,无水硫酸铜变蓝。38(2)分别过滤,得到两种白色固体和两种无色溶液。(3)将所得固体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若取溶液甲滴入两支试管中,观察到一支试管中产生无色气体,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证明甲是稀硫酸,乙是碳酸钠溶液。若取溶液甲滴入两支试管,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证明甲是碳酸钠溶液,乙是稀硫酸。391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