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设计学第一章一、选择题:(低难度)1、 ( )制作工艺经历了由开始的手工泥条盘筑到泥胎轮制。(彩陶) (黑陶) (灰陶)2、我国( )时期青铜器制作已出现高峰。(唐代) (商代) (宋代)3、青铜是铜与( )的合金。(锌) (锡) (铅)4、饕餮纹是殷代( )器的主要纹样。(陶) (瓷) (青铜)5、 论语的作者是( ) 。(老子) (孔子) (庄子)6、古罗马建筑师( )著有建筑十书 。(阿基米德) (西塞罗) (维特鲁威)7、古代( )国以丝绸之国闻名于世。中国 印度 日本8、 ( )世纪西方国家陆续发生工业革命。十七 十八 十九9、 ( )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最早发源地。意大利 德国
2、英国10、 ( )年在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1851 1844 1849(高难度)1、我国在( )时期已经出现了水力或畜力驱动的大纺车。元代 唐代 宋代2、在我国的建筑要素中,台基本身可以构成一种独立的建筑物,被称为( ) 。坛 台 亭3、我国园林建筑中借景的方法很多,所谓“俯流玩月,坐石品泉”便是( ) 。远借 俯借 仰借4、在古希腊哲学中( )首先提出了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最高价值。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色诺芬5、西方最早提出美和效用关系的学者是( ) 。色诺芬 柏拉图 苏格拉底6、 ( )指出,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孔子 老子 墨子7、 ( )在天地篇中说:“能有所艺者,技也
3、。 ”墨子 孟子 庄子8、 说文解字一书是由( )编撰的。许慎 王夫之 孟郊9、 ( )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孔子 老子 墨子10、 贡余秘色茶盏诗中的“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是对( )茶具的赞美。钧瓷 越瓷 龙泉瓷标准答案:(低难度)1、 2、 3、 4、 5、 6、7、 8、 9、 10、(高难度)1、 2、 3、 4、 5、 6、7、 8、 9、 10、二、判断题(低难度)1、董其昌著有园冶一书,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园艺经验。 ( )2、陶器的起源在我国已有六千年的历史。 ( )3、青铜器的造型一般是从瓷器造型演化而来。 ( )4、纺织技术是我国古代两大基本技术之一。
4、 ( )5、墨子十分强调建筑的实用功能,反对浪费侈靡。 ( )6、中国丝绸早在公元前就大量出口欧洲。 ( )7、没有屋身的建筑称为“亭”或“榭” 。 ( )8、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对越瓷生产的描写。( )9、我国周代便已出现原始瓷器生产。 ( )10、陆游著有茶经 ,对各种瓷器茶具作了评价。 ( )(高难度)1、唐代王维创造了山居别墅式园林。 ( )2、中国古代建筑是以砖石承重结构为主的。 ( )3、中国古代建筑以神庙和教堂为主,西方古代建筑以宫殿房舍为主。(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艺术分为三类:利用的、制作的和再现的艺术。( )5、早在我国商代就已出现了较为完备的脚
5、踏织机。 ( )6、18 世纪时在欧洲已经出版了列罗的机器设计教程和克伦的艺术设计基础 。 ( )7、18 世纪时西方艺术的概念也用于普通住宅、日用品和服装的设计制作。( )8、康德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批判了近代劳动分工造成的人性分裂。( )9、英国哲学家休谟在论人性一书中提出了美的效用说。 ( )10、苏格拉底认为“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 ” ( )标准答案:(低难度)1、 ()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高难度)1、 () 2、 () 3、 () 4、 () 5、 () 6、 () 7、 ()8、 (
6、)9、 ()10、 ()三、名词解释(低难度)建筑立面人工环境陶器瓷器青铜器设计 纹样新石器时代(高难度) 、堪舆学手经指挂图腾礼制标准答案:建筑立面:建筑正面的立体构成,一般由屋顶、屋身和台基组成。人工环境:经人工改造或建筑加工的环境。陶器:将粘土制作坯件经火焙烧而成的器具,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将瓷土制成坯件经高温焙烧而成的器皿,质地致密坚实。青铜器:以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包括兵器、乐器、餐饮用具和礼器。设计:对人工产品进行构思和规划的活动,它是伴随人类生产劳动形成的。纹样:具有装饰作用的图案或线条花纹。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晚期,所利用的石器经二次加工或打磨,此时已出现制陶技术。堪舆学
7、:堪指天道、舆指地道,即关于风水的学说。手经指挂:指原始织造方法,由手指形成经纬相交的编织物。图腾:原为印地安语,即“他的家族” ,指原始民族视某种动物为自己祖先,故作为自身的标志。礼制:古代中国所建立的政治秩序和道德规范。四、简答题:(低难度 )1、我国古代的风水理论中包含哪些生态思想?2、我国古代的鼎有何功能?3、如何理解“坚固、适用和美观”的建筑原则?4、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有何特点?5、建筑中木结构体系与砖石结构各有何优劣?6、中国古代建筑规模的扩大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7、西方建筑规模的扩大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8、何谓“技艺相通”?(高难度)1、何谓“文因质立,质资文宣”?2、怎样
8、理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3、何谓中国传统的通用式设计原则?4、为何说达芬奇也是大设计家?标准答案:(低难度)1、我国风水理论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这些基本符合生态原理。2、我国古代的鼎不仅是煮肉食用的器具(实用品) ,而且是礼器,成为权力的象征。在商代,用鼎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违反规定便是僭越(即犯罪) 。3、在建筑中提出“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是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前两者体现了实用功能,美观则表现在合乎比例和对称,给人以均衡感。4、俄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呈曲线上翘,出檐较长,给以人优美柔和的感觉,有的多层重复形成层层出檐,由此构成丰富的轮廓线,取得强烈
9、节奏感,并加大建筑体量。5、建筑中木结构体系形式合理可节约材料、劳动力和施工时间,宜于人居,但寿命短。砖石结构体系费工施工周期长,但坚固持久,特别适宜纪念性建筑。6、中国古代建筑规模的扩大主要通过个体建筑的重复增加,将不同用途的内容安排在不同的单体建筑中,通过平面展开形成建筑群。7、西方建筑规模的扩大主要通过建筑体量的扩大,即将更多、更复杂的内容组织在一座建筑中,使小屋变大屋、单层变多层,以单座建筑物为基础在平面和高度上不断伸展。8、在中西方古代都存在“技艺相通”的观点,技指技能,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艺指精神性的自由创造,两者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高难度)1、文指文采、修饰,质指事物内在品质
10、、性能。两者反映了事物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性质的关系,形式依据于内容,表现内容。2、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造园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造园要顺应自然之势,又要因势象形,给人以自然的感受。3、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注重通用式原则,强调规范化和标准化。如在建筑中,不同用途的建筑群采用大体相同的形式和布局,不论是住宅或官衙、庙宇或宫殿都是由同一原型引伸转化而来。同样,车具、服装、礼器制作也如此。4、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设计家。他设计过机床、纺织机、挖土机、飞机皱形和降落伞等。在他的设计中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内在统一。五、论述题:(低难度)1、何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11、2、我国传统风水理论的积极意义和存在问题何在?3、我国古代陶器造型的多样化表现在哪里?4、如何理解“完美的建筑物的比例应按照健美人体比例来制定”?(高难度)1、为何我国宅院建筑与园林建筑的布局完全不同?2、何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答案提示(回答宜在 500 字左右):(低难度)1、在国语郑语中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的和谐观。和即和谐,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由此事物才能发展,只强调同一性则扼杀了事物的运动和生命力。正如多种音调的组合与和声,才有音乐的旋律;多样化要素的组合,才有事物的丰富性。如果事物都是单调同一的,便不会有文采。这种和谐观是一种富有生机的秩序感
12、,它在把握事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同时,注意到内在组成要素的差异和区别,由此构成相互协调的统一关系。可以通过产品、环境或视觉设计的实例说明这种和谐观的重要性。和谐以它的秩序感和丰富性构成了事物的美,可以给人以愉悦的精神享受。2、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又称“堪舆学” ,它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为依据发展起来的,用于勘察地形地貌选择居住地址的方法。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协调的朴素的生态观念。例如明十三陵的陵址选择和基本布局便是依据风水理论确定的,依山傍水,自然生态良好。但是这种风水理论把某些自然要素直接与人的社会命运的吉凶祸福相联系,便带有迷信色彩了。正如的有
13、学者所说,这是一种堪天舆地,与大自然和谐、协调的方法,从而使居住者以及子孙能在其聚居处拥有平实的生活。风水明确肯定房屋建筑园林及至墓地等,要择地选址,要与地形地貌风水的运作相联系。在所谓潜在的凶兆威胁的后面,风水的鲜明生态实用性,被包上了迷信外衣。3、我国古代在彩陶生产中已经表现出造型的多样化倾向。不仅有各种仿生形态的器物,而且在功能造型中也制作出适应不同应用的器物。如在甘肃宁定县半山地区出土的彩陶罐,罐体近似球形,底部微向内收,形成小底,有的有颈有的无颈,这种造型给人以精巧繁密、饱满凝重的感觉。青海乐都县出土的马厂型彩陶,罐的器体加高,宽度移向肩部。其小口双耳罐具有简练、刚劲的风格,装饰粗犷
14、豪放。在渭河流域的半坡型彩陶中,有一种小口尖底形取水器,其腰部带有穿绳的耳,当空着投入水中时,取水器由于自身的重量偏于上部,能自行倾倒以便装水。当水灌满后,由于水的重量而使其重心下移,口部便向上而使取水器自动直立起来。这种设计独具匠心,它充分利用了力学原理来拓展器物的功能,使之结构精巧,造型别致。4、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指出,完美的建筑物的比例应该按照健美的人体比例来制定。这一观点体现了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依据人体比例来制定建筑比例,可以使建筑更好地适合于人的活动和生活。人体具有黄金分割比的比例关系,因此古希腊以来建筑都是参照黄金分割比来处理比例关系
15、的。这一思想一直延续到现代。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埃即根据人体比例制定了建筑的模数和尺度。这一观点在所有为人进行的设计中都可以参考,可以产品或环境、服装设计为例简要说明。(高难度)1、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形成了两种不同布局的人工环境,一种是宅院建筑,另一种是园林建筑。宅院建筑是人们从事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场所,它体现了社会的礼制要求和伦理规范,明显地受正统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强调等级秩序和道德要求。它表现出一种理性而规整的布局。而园林建筑则是私人性活动和休闲场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明显地受道家思想观念的影响,突出山水相依和仿自然景观的创造,以表现个体的文化气质和情调。它在布局上构图是自由的
16、,并强调利用巧于因借的造园手法。前者如四合院的民居、皇宫的紫禁城;后者如江南私人园林的拙政园和皇家园林的颐和园。2、在中外思想史中老子首先提出了有与无、实体与空间的相互依存和转化的思想。他说房子所以有用,是因为房子提供了内部的空间,也说是说,建筑是对使用空间的创造。如果建筑作为一种实体是有,那么空间就是一种无(虚无) 。所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正是因为建筑提供了使用空间,所以人们才能利用建筑物来居住和活动,其中正是空间发挥了建筑的效应。这正是“有无相生,虚实互补”的理论根源,在环境和产品的设计中,也存在实体与空间的依存和转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如图形与背景(阴阳)的相互依存和转化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