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注重理念的转变.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8830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注重理念的转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注重理念的转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注重理念的转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注重理念的转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程改革注重理念的转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课程改革注重理念的转变格尔木市第二中学 张洪燕一、新课程理念,呼唤新评价观念 新课程强调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科学习目标,而且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等,方法上突出过程评价,分数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尝试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师评价制度和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的机制。改革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光强调课程的调整和教材的更新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通过课程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甚至需要全民的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新教材突出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一开始,就运用亲身体验与亲身实践的新型方式进

2、行学习。 课程的改革,需要学校、家长评价观念的转变,需要每一个人思索我们用什么样的评价观念才能有利于下一代更加健康地发展。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充满情趣的生活能力和应对挑战的应试能力。核心是教师不断获取时代信息,调整教学方法,适应当代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一种开放式思想和行动。作为教师必须经历研究新课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每个老师寻找自己的优势和找出学生的特点,互相学习,提升内涵增加教师魅力。有句话讲的很好,人生的过程实际是各种竞技的过程,谁的竞技能力强谁的素质就高,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二、新课程改革中注重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背离了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就会产生巨

3、大的消极力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21 世纪的教育将变为“学习”,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学习者必然是主体,教师起组织、指导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是互动的;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向社会延伸,学校在充分利用所在社区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社会体验和经历。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着眼

4、于学生的学,对每一个阶段学生发展应达到的目标都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三、课程综合化,挑战传统教育观教育课程改革的特征之一是综合化,强调每个学科彼此建立联系,跟科技发展及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同时强调跨学科的、建立在各个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对传统教育的极大挑战。传统的课程体系偏重于书本知识传授。课程的综合化,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用他们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导学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综

5、合实践课的开设,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教育观也是一个挑战。 对学生的发展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有很多方面是没法考的。实际上,考试应该伴随着课程而发展,而不是课程改革追随考试,绝不能本末倒置。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部分,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内容上避免与实际脱节,实际也不能流于形式,切实巩固教学效果。尤其对于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用物理知识规律解释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了电学知识至少能利用所学知识会修一些简单的用电器等。其一,缺乏现代教育观念不行。相对于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比如,时下提倡的素质教育,实则是一种以发展个性为目的,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

6、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的新型教育模式。但一些教师对此的理解较为肤浅,在教学上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学生的学习负担难以真正减下来。教师要改进教法,讲究教学艺术,改教法在提高教学效果中作用日益显著。切实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认为改进教法的基准点概括为 20 个字“晓之以理、辅之以形、动之以情、异之以行、授之以渔”切实做到道理讲透,逻辑连贯,实虚结合,调动师生双方感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培养学生能力。科学的现代教育观念,即应立足于经济全球一体化对人才和

7、劳动者的科学认定,以培养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善合作会沟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合作的而非单一的、探究的而非灌输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课程文化。以这种育人理念去驾驭新教材,在教学中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师资不切实培训不行。新教材改革最基本的特点,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期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成为能给学生思想以启迪、方法以引导,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的民主型教师;成为与教材编写专家、学生家长共建新课程的合作型教师;成为拥有先进教育观念与独立人格,引导学生走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的研究型教师。惟其如此,教

8、师才能担当起现代教育的重任。 无疑,这种培训工作应高起点、重考核,而且应精心组织,深入而持久地开展下去。这也是新教材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总而言之,人应具备知识和美德,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而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体现教师的价值,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众人划桨 铸炼师德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格尔木市第二中学 张洪燕 二十一世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带给我们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9、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

10、现。一 铸炼师德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具体地说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11、“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二用爱心提升师德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

12、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三矢志不渝锤炼心理素质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 21 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

13、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 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

14、,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教师先于学生学习了大量

15、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理论和丰富的科技知识,而后成为教师的;教师教育的对象,相对地是一些年纪轻,阅历少,知识欠缺的人。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格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但是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

16、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即使集中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研究并帮助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 ;关注并帮助后进生完善知识结构;保护并引导后进生的自尊心。越得不到重视的学生越会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举动,做不出正面的积极的举动就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爱莫大于心死。”绝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学生泯灭了争取上进的愿望。魏书生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诲人不倦,可以为师矣!”让我们谨记雨果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

17、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任何一个民族群体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每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

18、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道德提高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育好人是师德的归宿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

19、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 太阳!“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

20、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

21、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

22、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

23、圣讲坛。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

24、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五育好人是师德的归宿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

25、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 太阳!众人划桨,开动德育大帆船赛世静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众人划桨,开动德育大帆船。读书读到小学毕业,照理能懂得基本道理了,至少应该懂得生命的重要。然而,就在今夏的一个雨后,一位可爱、勇敢的小姑娘,为救落水的同伴牺牲了。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被救者和伙伴们却因害怕承担责任而隐瞒事实,声称小姑娘是自杀。这并非遥远的新闻,而是发生在咱们威海地区某所学校的真实一幕。相信大家都在感到非常痛心,因为从这些稚嫩的心灵中,我们看不到真诚,只有怯懦和自私。事隔不久,法制报的一

26、则报道更是让我们震惊不已。简直不敢相信“同伴落水,3 名同学非但不呼救,反而拿走了溺水者衣物中的 2元钱,骑上遇难者的自行车扬长而去到网吧打游戏”。 难道末成年人的道德状况竟如此不堪?随手翻翻身边的旧报刊。今年第34 期了望报道,“青少年犯罪呈高发态势”;经济参考报报道,南昌火车站“学生竟成暑运逃票主力”触目惊心如此,还用上网去搜吗?难道是我们对末成年人教育不够?可凭心而论,那是够重视的了,没少树榜样讲道理,更没少声情并茂。但现状怎么会如此尴尬呢?我想我们每个有良知和责任的人都在反思。毫无疑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义无返顾地冲在最前面,但如果没有整个社会的觉悟和联动,孤军深入注定要幻化成悲壮的画面。团结诞生希望,凝聚产生力量。打造孩子高尚的灵魂世界,必须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