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学习开放注重差异减负增效素质提高.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96729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学习开放注重差异减负增效素质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学习开放注重差异减负增效素质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学习开放注重差异减负增效素质提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学习开放注重差异减负增效素质提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学习开放注重差异减负增效素质提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以人为本 学习开放 注重差异 减负增效 素质提高新课程标准的五个转变蓝田中学 何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学理念也要不断更新。新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注重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教材内容设计要体现开放性,差异性。以实现课标要求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年来的新教材教学实践,让我从对新教材的好奇、懵懂,到与新教材共同长,这些教学经历让我感受颇多。新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我主要谈谈对新课程的几点体会:一、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变以往,数学课程被看成规范、严谨、有序的教学内容的简

2、单合并,被看成数学知识的总和。数学教学过程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而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课程不再被看成“跑道”而是被看成“在跑道上跑的过程”即数学课程从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向动态的知识体验从数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转向师生对数学活动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将在合作,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展示独特的个性和智慧,既能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又能体现数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体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这就是新人教版数学课本最突出的特色,为此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

3、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去发现结论,领悟数学发展与形成的真谛。体验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八年级数学课本中“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教学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直观图形入手,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折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理解概念,我们知道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基础,所以新教材就是从操作性角度实施概念的形成教学,为以后学生灵活应用知识打下基础。又如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则把重点放在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上,首先老师和学生一起按课本要求剪出三角形,并设问:剪出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2 -学生通过动手,容易发现,剪

4、刀剪出和三角形有两边相等,是等腰三角形,从而学生不难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进而了解顶角、腰、底边、底角等的概念。然后老师再问:大家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学生们议论片刻后,纷纷拿起手中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折起来,陆续得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结论,继而找出折痕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学生的探索热情被激起。此时,抓住时机又问,在刚才折纸的过程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继而猜想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热闹开来,讨论声此起彼伏。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用手、 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生活动,学习过程真正变成学生亲身实践的过程,学生经过观察和探究思考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性

5、质,动手操作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学生在剪纸折纸活动中发现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的对称美。在思考提炼活动中体验到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辩证统一美,在深入探究活动中感受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和谐美,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二、从教与学的封闭性到开放性的转变以前,数学课程是教学周期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早已设定的固定目标和内容,数学教学的结果也是事先设定的。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大纲卡教材、教材卡教师、教师卡学生。”在重重关卡之下,教师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都必须执行规定而没有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封闭性必然导致师生双方创造性的压抑和束缚。新课标则强调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学生要主动

6、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这样,学生就摆脱了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融入动态的数学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意义和价值的双重建构。正是在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向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角色得以真正提升。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新教材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力求破除学生对教材的一种“迷信”和“权威”心理,因为学生往往无条件地接受教材给出的任何一种模式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如设计的一些例题往往并不给出解题模式而只给(甚至不给)出思路,一些结论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课后习题解决之后还会让学生想一想,探

7、究其它相关结论。这种设计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极大帮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又得以长足发展,也能够变通和发散地去思考问题。如去括号法则讲解之后修改,学生自己总结为“减变加不变括号都不见”,有同学则进一步提出添括号法则(书上没有)“减变加不变,括号都出现”。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得到直线上有 个点有 条不同线段后,便有学生提出: 个点不在一直线n(1)2n上结论也一样。 个人两两握手次数也是如此等等。在这些探究过程中,老师要提倡和发扬学生这种敢于主动去试试的态度,让不同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应发展,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要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 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

8、。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以课标为依据,以新教材内容为凭借,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教师成教材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要挖掘教材、超越教材,让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吸取更 多的教材以外的知识。又如,在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中正 多边形和圆的教学设计中,把教科书上前后两课时的内容作了调整,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的:一是符合知识呈现顺序。因为教科书在处理正五边形和圆关系时,必须先画一个圆的内接正五边形,这个正五边形又是通过把圆周五等分后得到的。这样先学习正多边形的画法,再学习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就变得比较自然。二是通过画图,学生可以从边、角两

9、个角度来认识正多边 形,有助于对正多边形概念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因为学生在进行有关正多边形的计算时离不开图形所以必须先学会画图。三、从强求统一到注重差异的转变以往数学课程强求统一: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考试。在这种统一的要求之下,教师教学缺乏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只能充当教学计划的被动实施者。学生的学习则局限在一种毫无自主性和选择性狭小的教学空间内,只能充当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表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因材施教,而是置学生的差异于不顾,一味地进行灌输,导致学生成为没有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知识存储器。正是如此,标准力图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10、,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4 -四、从单一的学生到师生的减负增效新课程倡导自主的课堂,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课堂要求教师在继承传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改变“满堂灌” 、 “一言堂”的不良习惯。自主课堂要求教师由单纯的学生活动、教师评价向师生互动互评、生生互动互评的方向转变。自主课堂要防止课堂的简单无序、花哨无效的情况,学生要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教师也要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下从繁重的做了讲、讲了双做的作业批改中解救

11、出来。这其实并不是对教师的要求降低了,相反,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从单一重知识到重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通过“以人为本,学习开放,注重差异,减负增效”,最终要达到学生和老师素质都得到提高的目的。传统教育经验的核心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传统教育经验的结果是学生的知识技能系统扎实。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通过情景与问题设计进行“启发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观念、正确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理念的结果是学生主动、思维活跃、人格深化、善于创新。蓝田中学数学“双主双环”导学设计 课题:29.1 投影(第二课时)

12、【学习目标】1了解正投影的概念;2通过探索正投影的成影规律明确正投影的性质;3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学习重点】正投影的含义及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学习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 5 -【导学过程】一、导学自习1温故知新师(多媒体):什么是投影?投影包括哪几种?生:口答后集体朗读。2情景悬念师(多媒体):观察:(动画演示)生:思考后举手回答(1)观察图中投影线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形成了什么投影?(2)各图中投影线与投影面有何位置关系?(3)图 2 与图 3 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在

13、思考的基础 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借此引入新 课。 )【设计意图】本例取自教材,通过三个不同的问题:线与线,线与面,图与图,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横向比较,纵向深入来观察问题,突显正投影这个核心概念的两个特征, “线线平行”与“线面垂直” ,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观察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二、研习展评师(多媒体):活动 1:把一根直的木杆(记为线段 AB)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生:明确活动要求,通过小组活动完成以下探究问题。【活动要求】白板作投影面,打光的同学应注意“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 ;摆放铅笔的同学,在按三种要求摆放的同时,要逐渐变化铅笔与投影面的角

14、度,并与打光的同学配合好,使铅笔能在投影面上留下清晰的投影,做记录的同学可用铅笔在投影面上描出铅笔的投影,与铅笔自身长度进行比较,归纳出结论,等待小组汇报。 思考并记录下如下问题的结论:正投影有几种不同的形状?他们的正投影的长度分别与原长有什么关系?由图一到图三的演示过程中,正投影的长度有何变化规律?- 6 -师(多媒体):活动 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 P(例如正方形 ABCD)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生:明确活动要求,通过小组活动完成以下探究问题。思考并记录下如下问题的结论:投影有几种不同

15、的形状?当投影为长方形时与原来的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关系?由图一到图三的演示过程中,正投影图形有何变化规律?活动要求:白板作投影面,打光的同学应注意“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 ;摆放正方形的同学,在按三种要求摆放的同时,要逐渐变化正方形与投影面的角度,并与打光的同学配合好,使正方形能在投影面上留下清晰的投影,做记录的同学可用铅笔在投影面上描出物体的投影,与正方形自身形状和大小进行比较,归纳出结论,等待小组汇报。 生:根据前面两个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口答完成下表,教师点拨:不同位置物体 物体平行于投影面 物体倾斜于投影面 物体垂直于投影面线段 形状、大小不变 大小变化 点面 形状、大小不变 形状、

16、大小均变化 线【设计意图】在学生讨论归纳后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准确结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两个活动完成本节课的重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生:及时练习画出如下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7 -师:巡视,及时了解情况。【设计意图】此变式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探究出来的规律,也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即后面例题中的正方体的正投影打下基础。师(多媒体):生:观察思考。活动 3: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 P 上的正投影。(1)正方体的一个面 ABCD 平行于投影面 P;(2)正方体的一个面 ABCD 倾斜于投影面 P,上底面 ADEF 垂直于投影面 P.师:几何画板演示。【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多媒体

17、手段,利用层层设问的方式,把正方体的正投影转化为前面学生探究过的面的正投影和线的正投影,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让学生体验转化思想,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思考:一圆柱体在某一平行光线下的正投影可能有哪些形状?【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把本节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请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告诉老师。 生:举手回答,在此基础之上,教师点拨,最后学生集体朗读。- 8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师:本节课的内容大家掌握了吗?现在是检验大家的时候了。生:认真完成当堂达标练习。【当堂达标

18、】1木棒长为 1.2 米,则它的正投影的长一定( ) A.大于 1.2 米 B.小于 1.2 米 C.等于 1.2 米 D.小于或等于 1.2 米2下列投影一定不会改变ABC 的形状和大小的是( ) A.中心投影 B.平行投影 C.正投影 D.当ABC 平行投影面时的平行投影3在平行投影下,当线段 AB 与它的投影 AB大小关系为 AB=AB,则( ) A.线段 AB 平行于投影面 B.线段 AB 倾斜于投影面 C.线段 AB 垂直于投影面 D.无法确定4如图,一位小朋友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的影子不可能是( )5如图所示,左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 )6如图是一根电线杆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影长图,试按其一天中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设计理念:以上教学流程的设计,以构建主义为理念:在学生已有的体与面的认知结构中,通过实验、归纳、应用形成更丰富的关于体与面的认知结构。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习和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融入学生中,做一个高明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