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花滩小学 张玉霞一、教材简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积累精彩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握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强决心,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意识。三、教学重难
2、点把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四、教学准备1课件,西北地区土地少化和绿色山林的视频。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教科书光盘)师:瞧,同学们,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
3、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那我们跟着作家梁衡去一起认识这位老人吧!、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青山不老 ,请大家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青山不老。(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阅读提示” ,明确要求课件出示:(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2) 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1自由读课文,根据
4、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体会“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农通过 15 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 (惊叹)(2)出示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 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大环境”险恶。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师引读:(15 年啊,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 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180 个月啊,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
5、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条防风林带,3 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5476 个日子啊,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绿化了 8 条沟,造了7 条防风林带,3 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小环境”艰苦要创造这样的奇迹,年轻力壮的人都不一定能坚持,而这位老人已经多少高龄了?(岁)耄耋之年的老人。那么这位老人又是在怎样的小环境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呢?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在你的生活环境中多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生活的?那么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又在干什么呢?(引读中心句:“年啊,绿化了条沟,造了条防风林带,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从结果在
6、此体验奇迹:一位年过的老人,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晋西北土地上坚持植树造林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难怪我们在黄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样的景致。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配乐读。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
7、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升华,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同学们,这位老人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快拿起笔写写吧!我想轻轻地对这位爷爷说:。(四)课件出示: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升华,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
8、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生齐读)(五)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六)板书设计:16*青山不老大环境险恶 小环境艰苦奇迹 16*青山不老教学反思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精神。回顾课中比较有效的策略主要有这么几个:一、“提示”引路,课堂结构求简。这一课的提示是“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教者利用这一课的提示开始了学习的流程,让略读课文的教学做到简约而丰满。二、利用文本,促进学
9、生自主学习。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在学习时,整个课堂以大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来统领,整节课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先找找课文中描写青山的语段,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 15 年如一日的植树中,老人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理解这一句时,我先与学生算了一笔帐,一亩约 667 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 50 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 3700亩林网,足足有 48100 间我们的教室。从直观上让理解了老人的不老的奇迹。然后再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层层深入。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这篇课文的
10、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来体会老人“不老”的精神。在课前理解“老”的基础上,教者再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并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现,“老人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四、存在不足、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要是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学生可以会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面太狭窄。、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但是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让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今后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出更好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