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李俊清编的--森林生态学复习题目2008.3.6.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105049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李俊清编的--森林生态学复习题目2008.3.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李俊清编的--森林生态学复习题目2008.3.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李俊清编的--森林生态学复习题目2008.3.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李俊清编的--森林生态学复习题目2008.3.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李俊清编的--森林生态学复习题目2008.3.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绪言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 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就是生态学2.森林生态学:研究以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称为二.问答题1.当今环境破坏问题哪些与森林破坏有关?解: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2.什么是森林?森林有什么特点?解:森林是指由以森林植物为主题的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特点:占据空间大,是物种繁多的巨大基因库稳定性高,具有很高的自控能力 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类型多样 有着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服务功能3.举例说明森林三大效应?解:经济效应、社会效应

2、、生态效应第二章 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2.生境:生境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3.限制因子:在诸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限制生物生存、生长、发育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是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被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5.Shelford(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

3、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概念称为 Shelford(谢尔福德)耐性定律6.适应:指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形状的现象,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7.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相似的适应性特征的现象。8.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特征的现象。9.生态幅: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10.内稳态:是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二.问答题1.根据尺度大小环境可以分为几个类

4、型?解:可分为 4 类: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和微环境。2.生态因子有哪些类型?解:共有 6 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火因子和人为因子。3.你对生态因子作用一般规律的理解?2解:.各种生态因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作用并非是等价的,总有一个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生态因子的作用虽然并不相同,但对生物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一旦缺失就会造成生物的死亡,这是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4.如何理解耐受曲线幅?解:每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

5、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并因年龄、季节、栖息地等不同而有差异生物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是不同的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是不同的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下降5.对生态幅的理解?解:第三章 森林能量环境一.名词解释1.光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同化的 CO2 与呼吸作用释放出的 CO2 相等时的光照强度。2.光饱和点:在光补偿点以上,随着光照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提高并超过呼吸强度,于是在植物体内开始积累干物质,但当光照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就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照度就是光饱和点。3.树种的耐荫性(必考):指树种忍耐庇荫的能力

6、,即在林冠庇荫下,能否完成更新和正常生长的能力。4.光斑:透过植被冠层的缝隙入射到冠层内和植被下层的短时间的直射太阳光称为光斑。5.光周期:每天光照和黑夜交替称为一个光周期。6.温周期:植物对温度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反映称为温周期现象。7.地形逆温现象:在山地区域,夜间山地上部空气冷却速度比山地下部或谷地要快,于是山地上部冷空气顺坡下沉到谷底,将谷底原来的暖空气抬升到一定高度,在山谷中便形成上温下冷的逆温层,这种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逆温称为地形逆温。8.临界夜长:引起植物繁殖(花芽形成)的最小或最大黑夜长度称为临界夜长。9.物候: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植物发育节律

7、。二.问答题1.光照强度随时空变化特征?解:.纬度:随着纬度增长,光强逐渐减弱;.海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坡向度:北半球南坡平地北坡。北坡上坡度越小,光照强度越大,南方的喜热作物可以移植到北方的南坡生长;.时间与季节:夏强冬弱;中午最大,早晚最小;.从林冠上部到林地,光强呈负指数下降。2.森林中光因子从林冠到林地一般变化规律、特征?解:由于林冠层吸收了大量日光能,光照度在森林内将会自上而下逐渐减弱当日光穿透森林生态系统时,大部分能量被树冠层截留,到达下层的日光不仅强度大大减弱,而且红光和蓝光也所剩不多3.温度有哪些变化规律?解:空间上:纬度:一般纬度每增加一度,平均温度下降 0.50

8、.9海拔高度:一般每增加 100 米,平均气温下降 0.40.7坡向:北半球南坡空气和土壤温度比北坡高 逆温现象4.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具体措施?3解:.途径:提高林木群体光能利用率;选育高光合效率和低呼吸的品种,提高个体光合效率.具体措施:合理密植; 营造混交林是提高光辐射利用的有效途径;开展林农复合经营; 调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光、温、水肥等生态因子,以提高光合效率;科学选种、育苗,选择和培育高光效的优良树种进行繁殖和推广。5.森林群落内温度变化特点和产生原因?解:.变化特点:森林内部的温度白天或夏天比群落外低,夜间或冬天比群落外高,年温变与昼夜温变幅度小,变化缓和。.原因a温度在群落中主要

9、受太阳光直射的影响,群落上层阻截了大部分太阳光,并且大量吸收和蒸腾,使林内温度下降b植物之间互相遮掩,阻滞了林内空气流通,时群落内部热量不易消失c植物吸收、散热缓慢,导热效果差,因而群落内温度变化缓慢d森林群落地面枯枝落叶层也能够缓和土壤表面温度变化的幅度,并调节内部气温的变化6.树种耐荫性的鉴别方法?耐荫树种与喜光树种在森林形态上的差异?解:鉴别方法:根据树种的更新特征进行鉴别;从外部形态特征和生长特征进行鉴别;根据生理特征进行鉴别;形态差异:树冠枝叶 枝下高 自然整枝 透光度 生长特征耐荫 稠密 较低 较弱 小 生长缓慢,开花结实迟,寿命较长喜光 稀疏 较高 较强 大 生长快,开花结实早,

10、寿命较短7.各写出 3 中耐阴树种和阳性树种?解:耐阴树种:云杉、冷杉、杜英、红豆杉阳性树种:落叶松、油松、马尾松、杨树、柳树、相思树8.基点温度是什么?温度是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生物对于温度的变化均有一定的适应幅度,通常可以分为最适点、最低点和最高点,在生态学上称为三基点,此时的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9.注意:南种北移易受旱霜危害;在热带亚热带山地经济树种分布在山体中部第四章 森林物质环境一.名词解释1.森林蒸发散:土壤水经森林植被蒸腾和林地地面蒸发而进入大气,森林这种蒸腾作用总称蒸发散2.酸雨:PH 值5.6 的所有大气降水,也叫酸沉降。3.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物产生并归还给林地的

11、所有有机质的总称,包括:立枯木、倒木、枯草、地表凋落物、地下枯死生物量和动物的残骸及代谢产物。4.粗糙死地被物:未分解和半分解的死地被物较多,C/N 比较高,真菌多,细菌少,呈酸性45.柔软死地被物:已分解凋落物比例大,C/N 比低,真菌少,细菌多,呈弱酸或中性反应二.问答题1.水分的生态作用?解:水分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水分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水分是植物对物质的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可以保持的固有姿态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散失过程能降低植物的体温2.降水通过那几个方面对植物起作用?解:区域性的气候特点是影响年降水量的重要因素,从而决定了植被类型的分布降雨一般不直接为植物所利用,植物吸收的水

12、分主要是来自土壤,土壤水分的补充则主要靠降水降雨的季节分配对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有明显的影响降雨的年变率对植物有重要影响3.什么是耐旱树种?它具有哪些特点?解:是指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点:根系发达,吸收面积大根系细胞渗透压高具有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和功能4.什么是湿生树种?它具有哪些特点?解:是指生活在土壤含水率高、大气湿度大的环境下的植物特点:根系不发达 根系细胞渗透压低5.森林对水分有哪些生态作用?解:参与水分的循环对降水进行再分配森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平降水森林可以显著减少地表径流的作用森林内的空气湿度较大能显著减少地表蒸发林地的蒸腾作用较强6.为什么森林具有显著地减少地表径流作用?

13、解:林冠对水分的截留,避免了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有利于水分的下渗林内的枯枝落叶层,能吸收大量的降水森林土壤疏松,孔隙多,富含有机质和腐蚀质,水分易被吸收和入渗森林植物纵横交错的庞大的根系网络,对土壤有固持作用,提高森林土壤抗冲刷能力森林的各种植物、地被物对降水的阻挡使水分流动缓慢,促进水分下渗7.森林如何对降水进行再分配?解:8.森林土壤特有的成土因素是什么?解:森林死地被物、林木的根系、依靠森林生存的特有生物9.排水良好的土壤含氧量是多少?解:10%10.森林根系对土壤有哪些作用?影响根系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的因素有哪些?解:作用:对营养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根系以相当大的幅度和深度固

14、持土体起抗风、保水、固土作用根系生产过程的分泌物,是土壤微生物营养物质来源并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残落在土壤中的死亡根系,是土壤中重要的有机质来源,促进良好土壤结构的形成5根系死亡后留下的孔道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并有利于重力水的下排因素(P128):土壤板结、硬化层次接近地表等,根系分布较浅根系在干燥或缺氧土壤中即使细根能生长也难以长成大根土壤温度较低时也会限制根的生长,春季表土比下层土增温快,所以新根都分布在土壤表层,永久冻土会限制根的生长根有趋肥性,肥沃土壤中根生长更快11.环境因子怎样随海拔而变化?解:12.坡度有几个?按坡度大小分哪些类型?按坡向分哪些类型?南、北坡有哪些差异?解:坡度大小:

15、平坡、缓坡、斜坡、陡坡、急坡、险坡坡向:阴坡、阳坡、半阴坡、半阳坡差异:坡向亦称为光照强度温度水分因子土壤因子 植物南坡阳坡 高 高 干燥 风化强,养分淋溶大,较贫瘠喜光、喜暖、耐旱植物北坡阴坡 低 低 湿润 风化弱,养分淋溶少,较肥沃耐荫、耐寒、喜湿第六章 森林种群的结构与动态一.名词解释1.种群:在一定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指种群个体在生活空间内的位置状况或布局3.动态生命表:是跟踪同一时间出生的种群的死亡或成活的动态过程而编制的表4.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限时的年龄结构调查,由此编制的表5.生活史: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过程6.竞争

16、:指同种或异种的两个或更多个体间,由于它们的需求或多或少地超过了当时的空间或共同资源供应状况,从而发生了对于资源和空间的争夺,这种现象叫做竞争7.密度效应: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我们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8.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的播种密度如何,植物的最后产量基本一致9.森林自然稀疏现象:同龄纯林中,郁闭的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单位面积的林木株数减少的现象10.竞争排斥原理:指两个对同一资源产生竞争的种不能长期在一起生存,最终导致一个种占优势,另一个种被淘汰11.生态位: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

17、置,及其在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二.问答题1.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有哪些?最常见的?随机分布:彼此独立的个体,各自在空间都是随机地定位,或者个体分布完全取决于机会均匀分布:种群个体呈等距的规则分布集群分布:种群个体呈成群、成簇或成斑块状的集聚(最常见)2.种群年龄结构类型和基本特点?解:增长型种群:种群中有大量幼体,年幼个体除了替代死去的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6因此种群将继续发展壮大稳定型种群: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降型种群:种群中幼体的比例减少而老体的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处于衰亡过程中3.存活曲线有哪些基本类型?有什么基本特点?解:型:这些植物大多

18、数能活到其平均的胜利寿命,早期死亡率很低,但在到一定生理年龄时,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某些耐荫的阔叶树种的存活曲线接近到这一类型型:这类植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死亡率基本是固定的,即各个年龄阶组的死亡率基本相同。中性树种和一些阳性树种近似这种类型型:这类植物在幼龄期死亡率极高,但一旦达到成年以后的死亡率就低而稳定。一些阳性树种和许多阳性灌木属于这一类型4.逻辑斯蒂方程?解:刻画了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揭示了种群和其瞬时增长率间存在的负反馈机制经常划分为五个时期: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的一半即(K/2)

19、时,密度增长最快减速期:个体数超过 K/2 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 K 值而饱和假设条件种群内所有个体的繁殖潜力是相等的种群的个体增殖率 r 只与当时的种群密度有关在特定的环境中种群的密度有其上限,即环境的最大承载量 k对 1-N/K 的进一步分析:(1-N/K)代表种群可利用最大容纳量空间还剩余的可供种群选择的继续增长利用的空间当 N 趋于 0 时,空间尚未被利用,指数增长当种群数量趋于 K,空间几乎都被利用,指数不增长当种群数量从 0 增加到 K 时,剩余空间逐渐减少,且种群数量每增加一个个体,这种抑制效应就增加 1/K5.高斯假说对理解物种共存有何启发?解:由于竞争

20、的结果,两个相似的物种不能占有相似的生态位,而是以某种方式彼此取代,使每一物种具有食性或其他生活方式上的特点,从而在生态位上发生分离。一种生物的消亡是由于其增长速度比另一种生物慢,因为竞争食物,增长快的种排挤了增长慢的种,这就是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生存资源时产生的竞争排斥现象。准确地说就是:完全的竞争者(具有相同的生态位)不能共存。6.r、k 对策种群各有什么特点?解:r 对策种群个体小,寿命短,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对后代不注意其质量,更多的是考虑其数量,适应性强,不易灭绝k 对策种群的特征是个体大,寿命长,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的竞争能力,对每个后代的巨大投资第七章 森林群落一.名词解释1.优

21、势种:对群落组织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类72.群落最小面积:包含群落大多数种类的最小空间,在该面积内群落的种类组成和一般结构特征得以充分表现3.生活型:植物对环境条件适应后在生理、结构尤其是外貌形态上的一种具体反应,是不同植物对当地综合生态系统条件长期趋同适应的结果4.生活型谱:统计某个地区或某个植物群落内各种生活型种类的数量对比关系。 5.季相:指由于气候季节性的交替,森林群落外貌随着季节不同而变化的现象6.森林群落:指在一定地段上,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位主体,并包括该地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所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7.建群种:乔木层的优势种二.问答题1.森林群落

22、有哪些基本特征?解:具有一定的外貌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森林群落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2.什么是重要值?如何计算重要值?解:定义:是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指标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显著度) )/3相对多度:某一个种多度/所有种多度相对频度:某一个种频度/所有种频度相对优势度:某个种的胸高断面积/全部种的胸高断面积之和3.瑙基尔分类有哪些类型?气候与其类型关系?解:高位芽植物:高大乔木、灌木和一些生长在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的高草等地上芽植物:灌木和半灌木、冻原植物和高寒植物地面芽植物:温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地

23、下芽植物:根茎、块茎和其他水生植物等一年生植物:植物只能生长在良好的季节中4.群落的成层现象?形成成层现象的意义?解:定义:森林植物按空间高度或土壤深度的空间配置,形成群落的层次划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层、层间植物意义:一方面它缓和了植物之间争夺光、水分、矿物营养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植物的层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资源环境的能力5.物种多样性内涵?测定方法?解:内涵:丰富度:种的数目均匀度: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在各个种间的分配状况,所反映的是各个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测定: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包括辛普森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第八章 森林群落演替

24、一.名词解释1.森林群落演替:一个森林群落被另一个具有不同特性的森林群落所更替的现象2.顶级群落:随着群落演替的发展,最后会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阶段,称之为顶级群落3.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植物群落的演替二.问答题81. 森林群落演替一般过程?解:浸移:从繁殖体传播到新的定居地的过程定居:包括发芽、生长、繁殖三过程竞争:群落中的不同植株,即使种类、年龄都相同,也必然会在形态、生活力和生长速度上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现象在森林群落中称为“林木分化” 。林木分化反映出竞争能力的强弱,而剧烈的生存竞争必然加速分化的进程环境变化新群落的形成和稳定2.旱生演替有哪些序列?解:地衣群落苔藓群落旱生

25、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3.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例说明次生演替有哪些特点?解:是个可逆的动态变化过程,包括森林群落的退化和复生两个相反的过程次生演替阶段经历的阶段取决于外力的作用方式,作用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当干扰和破坏程度越严重、频度大、持续时间长者,则群落退化得快,生境愈加恶化,则群落恢复得越慢,恢复的阶段也越多次生演替不必经历漫长的土壤积累过程,因此比原生原生演替快。其复生的速度取决于退化的程度和当地土壤条件和种源状况,退化越严重则复生的速度越慢,恢复到原群落所需的时间就越长4.进展演替与逆行演替的差异?解:进展演替:群落的结构和种类,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向所在区域内结构最复杂、稳定性最高

26、的群落发展的过程逆行演替:在外力的作用下,群落朝结构简单、稳定性下降的方向退化的过程进展 逆行1 主要由内因引起 主要由外因引起2 群落结构复杂化 群落结构简单化3 群落环境中生化稳定性增加 群落旱生或湿生化,稳定性下降4 对外界环境的改造作用增强 对外界环境的改造作用减弱5 对空间和各类资源的利用趋于充分 对空间和各类资源的利用不充分6 群落生产力提高 群落生产力下降7 复生是循序渐进的,进程缓慢 退化是飞跃的,进程快5.森林群落演替原因?解:物种特性的作用和表现:树种特性之间的差异是引起森林群落演替的内在原因生境变化在群落演替中的突出作用:森林群落与它所处的环境是个统一体,当生境条件发生了

27、变化,自然会使群落中的一些树种的适应性与竞争能力改变,从而引起群落演替。生境渐变中的群落演替:生境在受到外力的突然而强烈的干扰时,总是处在一种缓慢的渐变过程中生境条件突然改变中的群落演替:生境条件的突然改变,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干扰所引起的a病虫害大发生时,迅速改变森林的演替趋向b植物入侵也对森林群落演替起着很大的作用c动物活动是逆行演替的原因之一d人类干扰、破坏作用9e风害和火灾也是引起群落演替的重要原因第九章 森林生态系统一.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一个功能单位2.食物链: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

28、系列的取食和被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进行传递,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能量传递关系叫做食物链3.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种和4.生态金字塔:每个营养级有机体的数量或者是能量或者是生物量,按营养级的顺序依次排列,描制成的图形称为生态金字塔5.1/10 定律:生态系统中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与前一营养级可利用的能量的比,大约为10%6.总地域生产力:也称为总初级生产力,指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以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7.生物量:任意时间内某一地方某一种群,或营养级,或某一生物系统有机质总重量,一般以干重表示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养分从非生物部分流到

29、生物部分,并在不同营养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分,供生物的再次利用,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这种循环传递过程,就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二.问答题1.生态系统三大结构?基本特征?解:结构:组成成分、时空结构、营养结构特征: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是复杂、有序的大系统是一个基本的功能单位是开放系统,具有自动调控功能具有动态的、生命的特征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基本特点?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越流越细” ,逐渐减少,所以生态系统营养级5 个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植物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学过程为开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服从热力学定律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

30、质循环的动力3.食物链有哪些类型?解:草牧食物链: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从草食动物开始的食物链腐生食物链:以死有机物质为基础从腐生生物开始的食物链寄生食物链:由宿主和寄生生物构成,以大型生物为起点4.生态金字塔有哪些基本类型?解:数量金字塔:以各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为基础构建的生物量金字塔:以各营养级生物量为基础构建的能量金字塔:以各营养级所包含的能量为基础构建的5.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何进行?(重点)解: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地上和地下部分)植物体内养分的分配养分的释放呼吸释放:群落的呼吸和土壤呼吸释放物理损失和动物取食:a.雨水的淋失:叶部、根部、树皮;b.草食动物的取食;10c.生殖器官的

31、消耗:花、种子;d.凋落物损失的养分凋落物的分解: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是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重要的环节,分解过快或分解过慢都不利。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因素:森林类型和立地条件;凋落物的化学成分;土壤生物的活动林下植被的作用养分元素的直接循环6.碳库大小排列?解:大气碳库陆地生物圈碳库海洋碳库岩石碳库7.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解: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 CO2,CO2 和水反应生成碳水化合物,同时释放氧气进入大气中,碳水化合物的一部分直接作为生产者的能量而被消耗,生产者固定的碳的净产量又被消费者所消耗,生产者、消费者进行呼吸而释放 CO2,以及它们死亡后,最终全部被还原者所分解,它们组织

32、内的碳被氧化成 CO2,又回到大气中去,从而完成碳循环的全过程第十章 森林分布与分类一.名词解释1.植被分布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有规律的变化,植被类型存在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垂直分布上,我们称为植被分布三向地带性2.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在地球表面由于气候因子的有规律变化,森林类型沿纬度、经度方向的有规律分布,我们称为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3.植被分布垂直地带性:高大山体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类型呈有规律的带性分布4. 植被分布垂直地带谱: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出现的植被带的具体顺序我们称之为二.问答题1.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关系?解:相似:森林类型在山地垂直

33、方向上的成带性分布与地球表面纬度水平分布顺序有相似性,如果以赤道湿润区的高山森林地带和赤道到极地的水平分布顺序相比较,可以发现,自平地到山顶和自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排列顺序大致相似,即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垂直带与水平带上相应的植被类型,在外貌上也基本相似。不同:纬度带的宽度(几百公里计)较垂直带的宽度(几千公里计)大得多,这与形成纬度带和垂直带的气候等环境因子有关纬度带具有相对连续性,垂直带具有相对间断性纬度带和垂直带森林类型分布顺序的相似性,指的是群落的有事生活型和外貌,植物种类成分和和群落生态系统结构仍有较大差异2.举例说明森林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解:水平地带性:地球陆地表面由于热量的有规律变化,森林类型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称为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如我国的东南半部林区,自北向南随着气温的递增,植被的带状分布比较显著,依次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赤道雨林垂直地带性:高大山体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称为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如我国东北的长白山,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山地矮曲林、高山灌丛,再向上为天池3.中国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如何?解:自东南向西北,森林覆盖率逐渐降低,依次出现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表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