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胰管疾病横断面.pptx
《胆胰管疾病横断面.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胰管疾病横断面.pptx(38页珍藏版)》请在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搜索。
1、胆胰管疾病横断面影像表现,高亚婷 2016-03-09,胆胰管疾病横断面影像表现,一、简介二、解剖与胚胎:胰胆管树和胆道周围腺体三、胆胰管炎症性疾病(相对应) 1、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 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酒精性胆道周围囊肿 酒精性慢性胰腺炎,胆胰管疾病横断面影像表现,四、胆胰管肿瘤性疾病(相对应)1、肝外胆管细胞癌 胰腺导管腺癌2、胆道导管内乳头状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3、肝脏粘液性囊肿 胰腺粘液性囊肿五、临床意义六、结论,基于胆道和胰腺具有相似的组织病理学和临床生物学行为,一种新疾病概念“胆胰管疾病”被提出。 这种相似源于:二者解剖上相邻近、起源于前肠内胚层且几乎同时发育、胰
2、腺外分泌腺泡和胆道周围腺体围绕肝外胆管。,一、简介,胆道炎症性和肿瘤性疾病与胰腺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基于这些相似,Nakanuma及其团队提出了“胆胰管疾病”这一概念。 二者在CT和MRI表现相似,这进一步支持此概念,影像表现和组织学特点对于二者病理学的详细评估起着重要作用,影像可用于辅助检测新药的疗效并长期监测。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出某些胆道疾病与对应胰腺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探索性的提出“胆胰管疾病”这一概念。 首先,描述的是胆道和胰腺的解剖结构和胚胎发育。接着回顾特定胆道疾病及对应的胰腺疾病之间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影像表现的相似。最后,讨论这种疾病研
3、究的临床意义以及影像对于未来研究和患者的帮助。,胆道疾病类型 (对应) 胰腺疾病类型 炎症性疾病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 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酒精性胆道周围囊肿 酒精性慢性胰腺炎 肿瘤性疾病 肝外胆管细胞癌 胰腺导管腺癌 胆道胆管内乳头状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肝脏粘液性囊肿 胰腺粘液性囊肿,二、解剖与胚胎:胰胆管树和胆道周围腺体,胆道系统由胆囊、肝内、外胆管组成。肝外胆管由左右肝管、胆总管和胆囊管组成;胆总管与胰管在肝胰壶腹处汇合引流入十二指肠;胆管与主胰管具有相似的上皮(柱状上皮)、免疫组化表型(细胞角蛋白7和19的表达)和化生改变(肠道、胃、嗜酸性细胞)。 胆管腺体成分(胆道周
4、围腺体)分布于胆管,胰管腺体成分(胰管周围腺体)分布于胰管。肝外及大者肝内胆管由胆道周围腺体围绕并引流其分泌物至胆囊。因此,胆管似导水管引流肝实质内胆汁及胆道周围腺体的分泌物。胆道周围腺体可分布于胆道壁内(壁内型)或者胆道周围结缔组织(壁外型)。壁内的胆道周围腺体为简单的管状粘液腺,而壁外的周围腺体则是分支管泡状浆液粘液腺。,正常的胰胆管解剖结构:左:胆道周围腺体围绕肝外及大的肝内胆管,导管周围腺体围绕主胰管;右:肝外胆管横断面(壁内、外胆道周围腺体),胆道周围腺体的功能是分泌粘液润滑胆管、浓缩胆汁、分泌免疫球蛋白保护粘膜表面。胆道周围腺体同时分布有胰腺外分泌腺泡(很少混有壁外胆道周围腺体)和
5、胰酶(如: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其通过测定胆道周围腺体免疫组化类型区分。胆管周围腺体是多能干细胞的储存地,在不同的微环境下能分化成干细胞、胆管细胞和胰腺细胞。 胆道周围腺体在正常生理功能及炎症性与肿瘤性胆道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肝外胆管与腹侧胰腺同时起源于前肠内胚层,而肝内胆管起源于导管板及肝芽内肝细胞。腹侧胰腺旋转与背侧胰腺相愈合,肝外胆管继续生长,与肝内肝管相延续,代表了整个胰胆管系统的发生。,起源于前肠的同时发育的肝外胆管和腹侧胰芽a、同时起源于发育中前肠的腹侧胰芽和肝外胆管树;b、腹侧胰腺、背侧胰腺、肝外胆管、胆囊的生长,肝脏和肝内胆管起源于肝芽;c、腹侧胰腺旋转与背侧
6、胰腺相愈合,胆囊和肝外胆管继续生长,与肝内肝管相延续,最后形成胆道系统;d、胆胰管系统的完全发育;,胆道及胰腺在胚胎发育过程具有可塑性。大量细胞信号通路决定了共祖细胞起源的胰腺和胆道上皮的有序形成,转录因子Pdx1、Hes1参与了此过程,Pdx1阳性的祖细胞形成胰腺上皮细胞,而阴性的则形成胆道上皮细胞,其它蛋白如Neurog3、Notch、Sox9、Sox17和肝细胞核因子6也参与了此过程,此类蛋白的任何基因异常表达导致了获得性胰腺疾病或胰腺残留胆管上皮细胞,这种异常可以解释许多胆道疾病的发病机理,特别是大量基因和表皮改变的肿瘤性疾病。 胆道和胰腺在胚胎学和解剖学上关系相近,胰腺腺泡可伴有胆道
7、周围腺体出现,当细胞信号通路异常时,可将胰腺和胆道疾病鉴别开来,胆道被认为是不完全发育性胰腺。这种理论有助于解释胰腺和胆道疾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相似。,三、胆胰管炎症性疾病(相对应),1、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和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二者代表了胰腺和胆道的IgG4相关疾病,约90%患有硬化性胆管炎的患者伴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约60%-80%的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伴有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 均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球蛋白和IgG4水平升高; 异常的先天性免疫、补体系统的激活、以及T、B细胞的调控可能参与了其发病机理; 前者具有少量胰腺外分泌腺泡,胆道周围腺体会
8、受到严重损害,后者表现为实质的损害和胰腺外分泌腺泡的萎缩; 病理学:前者表现为白色的或肉色的散在圆形厚壁改变,与肝实质的分界清楚,后者表现为胰腺实质表现为灰到黄白色硬化伴胰腺小叶结构的消失,组织学:均表现为淋巴浆细胞性浸润、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不规则纤维化及闭塞性静脉炎。前者主要表现为胆道壁粘膜下层的炎性渗出和纤维化,而上皮内相对不累及,但会引起胆道周围腺体的严重损害。后者表现为导管周围淋巴浆细胞性浸润包绕周围的许多小导管并形成以导管和静脉为中心的涡流样纤维化; 由于胆管管径相对粗,因此,前者以导管性为主,后者以实质性为主; 影像学:前者表现为管壁呈环形均匀性增厚,受累胆管为渐进性强化,与
9、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形成很好的比较,其表现为胰腺周围边缘性软组织增厚影,呈渐近性延迟性强化。二者还可见到大量导管周围和胰腺周围纤维化。,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胆管小片状强化伴其上方胆管扩张表现与导管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类似; 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局灶性改变伴胰管扩张表现与胰腺癌表现类似;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局灶性或多灶性的胆道狭窄在远端胆总管、肝门区及和肝内胆管较常见,这与大量胆道周围腺体分布有关。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偶尔表现为胰管局灶性或多灶性狭窄,扩张的侧枝自狭窄部处开始,很少有胰管上段的扩张。,a、42岁 女 IgG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 低倍镜下 胆管壁炎性细胞浸软和
10、纤维化b、49岁 男 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低倍镜下 大量炎性细胞散在分布于辐射状纤维化,42岁 男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和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a、冠状位MRCP:远端胆总管小片段狭窄伴其上方胆管扩张; b、轴位T1增强(静脉期):胰腺呈腊肠状改变伴胰腺周围软组织环形强化;,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和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相似影像学表现57岁 男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a、轴位T1增强(静脉期):胆总管狭窄段强化;47岁 男 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b、轴位T1增强(静脉期):胰腺周围软组织环形强化;,a、54岁 男 冠状位MRCP:累及肝内胆管和胆总管多灶性狭窄;b、相同患者US:远
11、端胆总管狭窄段不规则壁增厚,类似胆管细胞癌;病理证实为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c、69岁 女 轴位增强CT示:胰头部边界不清低密度影,要警惕腺癌;病理证实为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二者对皮质醇激素类治疗均有效有助于确诊,其它检查包括获取组织学样本;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需排除胆管细胞癌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需排除胰腺癌和淋巴瘤; 对皮质醇激素治疗的无反应性需再次评估以排除恶性改变,免疫调节剂和B细胞耗竭剂如利妥昔单抗是激素治疗无反应病例的选择; 二者短期预后较好,而长期预后不确定且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复发、胆汁性肝硬变、肝叶段萎缩、胰腺内外分泌紊乱和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文钱
下载 | 加入VIP,畅享折扣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胆胰管 疾病 横断面
![提示](https://www.wenke99.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21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