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2018年最新版霍波- 2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 恒星年(365 天 6 时 9分 10 秒)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角速度 平均 1/日 各地相等,每小时 15(两极除外)线速度 平均 30 千米/小时近日点(1 月初)快远日点(7 月初)快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 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 23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2、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 2326N 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冬至日:由 2326S 向南北降低- 3 -2326N 以北在夏至日
3、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2326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 ,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 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 2326(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 12 点,晨昏线所包围
4、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 12 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 6 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 18点,依据每隔 15,时间相差 1 小时,每 1 相差 4 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5、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前后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 15 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 2 倍,除以 15 才是
6、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 4 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 24 小时,则减24,日期加 1 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 24 小时,日期减去 1 天.- 4 -第二单元 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 29 页图 2.1)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
7、 2000-3000 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 50-55 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 低纬:17-18 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
8、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5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 2.10,2.11,2.12)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
9、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课本 37 页图 2.14)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 2.15)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季风环流(图 2.18)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风向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四: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 2.
10、19,2.20)冷锋 暖锋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天气特征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 2.2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副极地低压被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低压(阿留
11、申低压)大西洋低压(冰岛低压)7 月1 月大陆上海洋上大陆上海洋上- 6 -气旋 反气旋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大
12、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大陆性 大 大 7 月 1 月海洋性 小 小 8 月 2 月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 30 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 ,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 ,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
13、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2)气候的类型(课本 47 页的图 2.26)3)主要 10 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 48 页图 2.27)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6.7.8 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12.1.2 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7 -最冷月气温在 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最热月2000mm年雨型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
14、mm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温带 温带大陆型气候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少雨型寒带 极地气候六;大气环境保护(1)全球变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危害: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保护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合作(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
15、牧渔业造成破坏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3)酸雨概念:人们一般把 PH 值小于 5.6 的雨水称为酸雨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8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结合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积聚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
16、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2)地壳物质的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地壳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两者的关系水平运动 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垂直运动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 63 页
17、图 3.11)(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3) 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与人类生产关系- 9 -背斜 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 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储油构造向斜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 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储
18、存地下水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5)外力作用与地貌侵蚀 搬运 堆积流水作用冲刷地表,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宽搬运侵蚀后的产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流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形成戈壁、荒漠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三;海水的温度和盐度(1)海水的温度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不同纬度海区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水平方向纬度相当海区 暖流经过的海区
19、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垂直分布 水温由表面向深层递减,在 1000 米以下垂直温差较小(3)海水的盐度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 3.5%分布规律:从两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红海最高(4.1%) ,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 1%)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影 响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入海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洋流 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四;海水的运动(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 ;潮汐;洋流(2)洋流的形成与分布(
20、图 3.31,3.32) 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按照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10 -分布 补偿流:秘鲁寒流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北半球:顺时针环流分布规律 南半球:逆时针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如果没有北大气候 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
21、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海洋生物 国的北海渔场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航海事业:顺风顺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五:陆地水和水循环(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
22、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水源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补给特点 我国分布地区雨水 夏秋季节 水量变化大 东部和南部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 西北地区湖泊水 全年 有调节性,水量稳定 东部地下水 全年 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普遍(3)水循环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按性质分以副热带为中心按循环周期分类按空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