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国考申论真题范文:好政策养理性德性2017 年国考必看 2016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范文,地市级申论真题主题“好政策不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德性的滋养”。且看高分申论范文。二、申论真题作答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从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写作思路】“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题干已经提示了可以写好政策的积极作用和影响,“重点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至于“怎么出台好政策”,可以作为文章的次重点。参考例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好政策的意义,并简要提
2、出如何制好定政策,供大家参考。【申论范文】好政策可以温暖人心“政策好不好, 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好政策的重要标准。政策引领发展,政策关乎民生。作为党委政府,出台科学合理、惠及民生的好政策,群众才会交口称赞。一个好政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制度支持,也可以温暖人心,正确引领人们前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合理合法的愿望诉求,是出台好政策的直接动因。从 1977 年恢复了中断 10 年之久的高考,到“全面二孩”政策的即将实施;从鼓励私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发展到全面减免农业税,这些新政策无不是顺民心、合民意的好政策。好政策是弘扬善
3、举的道德“风向标”。好政策鼓励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座道德的“风向标”。 近年来,为了让见义勇为者不能“流血又流泪”,各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见义勇为行为的政策,旨在解决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让面对违法犯罪的人们“该出手时就出手”。针对路边看到跌倒老人“扶不扶”的尴尬,有的地方甚至出台了保护扶人者的“举证责任倒置”相关规定。正如小品扶不扶的一句台词:“人跌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这些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了“扶起”人心,让崇德向善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好政策是正确处事的行为“刻度尺”。政策不是法律,但是可以起到法律的规范约束功能,而且推动法律的不断完善。前几年,立法机
4、关根据“严厉打击危险驾驶行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政策导向,及时制定了“醉驾入刑”的相关法律规定,就是增加违法者违法成本、预防犯罪的一种有效措施。实践证明,醉驾者数量明显减少,足见政策的威力。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后,党内政风带动了民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移风易俗、“光盘行动”、厉行节约等已经成为人们的新风尚、新习惯,也证明了好政策对规范公民行为的重要作用。好政策是完善自我的动力“倍增器”。好政策通过正确的制度导向和合理的措施激励,让人们正视自身不足,不断提升自我。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人们眼界大开,“外语热”拉近了国人和世界沟通的距离,“语言关”已不是难题;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政策让尊重人才、重
5、视科技蔚然成风,激励广大学子刻苦学习、学有所成、建功立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让“健康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火热的“广场舞”、“万步走”凸显了人民群众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雄心壮志。好政策不会凭空而降,它来源于科学的决策和规划,来源于对民众智慧的充分尊重和广泛吸纳,来源于立足长远的考量。只有心里真正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住来,到群众中去,才会制定出好的政策。那种“事前拍脑袋决策、事中拍胸脯表态、事后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只会让群众反感,与为民务实的宗旨格格不入。好政策温暖人心。群众期待好政策不断出现,这不仅是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向往,更是党委政府肩上沉甸甸的一份责任。(作者:
6、王洪)以“好政策”助推社会文明进步政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进行公共治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途径。政策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使公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在社会生活中,如何通过政策来促进公民的理性思考、合理引导人们 的善意、提升公民的自我修养,是政府的 职责和担当。习近平同志在一次考察时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好政策”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更能 让公民崇尚和维护社会公德。因此,提高政府政策制定水平、以“好政策”助推社会文明进步,迫在眉睫。“好政策”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定政策往往是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以利 润最大化为原则,
7、但政府的政策却不能局限于 GDP、财政税收等经济效益,而要更多地考量生 态环境、公平正 义、可持续发展等社会效益。多年前我国推行的“限塑令 ”,在刚出台的时候确实有过一些争议,但时至今日,公众已 经逐渐理解了这项政策出台的意义,节约资 源、保 护环境也逐渐成为社会的共 识, “限塑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政策”不仅要引导公民行为,更要提升公民内在修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策的奖惩功能就是一种激励约束机制,由此引 导并规范公民的行 为。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制度的外在约束,更需要公民内心深 处对社会公德的崇尚和 维护。如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通过将醉酒驾车定为 犯罪,在
8、公安、路政、卫生等部 门的齐抓共管之下,醉酒 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有了明显减少,礼 让行人的车辆增加了, 闯红 灯的行人变少了。这说明,人们在政策的约束之下慢慢的提升了内在的修养。“好政策”不仅要满足公民意愿,更要注重通过好政策滋养公民的理性乃至德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理应充分考虑公民的 诉求, 满足公民的意愿,但相对于被动地“应民所需”制定政策,政府更应主动地“ 适度超前 ”做好规划,引 导人们不断丰富精神追求、提升自我修养、完善个人品格。1977 年我国恢复高考的重大政策,不 仅满足了适 龄青少年的求知欲,更使亿万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的重大历史关头, 这项政策指引着中国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奏响了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政府制定政策,不是为求一时 之功,而是要 谋长远之效。提升公民内在修养、滋养公民理性及德性、助推社会文明进 步,政府要 认真打好“政策”这张 牌。 (95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