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雨的形成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明白“雨是怎样形成的” 。2、能举例说出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并愿意关注科学技术(人工降雨)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探究目标: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并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探究物态变化的兴趣。2、能与其他同学愉快地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来验证雨的形成的猜想,并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地探究雨的成因。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自行探究雨的形成实验。教学准备: 热水、冰块、酒精灯、烧杯、烧瓶、蒸发皿、保鲜膜、塑料袋、火 柴、石棉网、三角铁架、铁架台、导管、软木塞、水槽、试验记
2、录表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教师:上节课,我们一块儿研究探讨了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小水珠,谁还记得我们都讨论了哪里出现的小水珠? 学生交流:烧水时,锅盖的里面有小水珠;秋天早晨的树叶上有小水珠;我到浴池洗澡时,看到房顶上有小水珠等。教师: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空气中有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当遇到冷的物体后,就会凝结成小水珠。教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共同探究一种特殊的小水珠,它们从天而降,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学生:雨。教师:好,大家来看一下这张图片(出示下雨的幻灯片) 。看到雨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雨是怎样形成的呢?师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究: 1、猜想 教师:那雨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同学们开动
3、你们善于思考的头脑,猜一猜吧!学生思考、交流、汇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落下来,就形成了雨。师相机板书。2、设计实验 教师:我们不能像孙悟空那样飞到天上去观看,那我们在实验室设计一个实验模拟一场小雨,怎么样?师:我们的猜想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水珠落下来就形成了雨。那要得到水珠先得有什么呢?(水蒸气)水蒸气要怎样才能凝结成水珠?(遇冷)那好,我们要制造降雨得模拟试验,重点得考虑两个问题:(1)如何在短时间内得到足够多得水蒸气?(2)怎样使这些水蒸气遇冷?生思考交流:(1)把水装在烧杯或试管中加热至沸腾,或直接在烧杯或量筒里加开水;(2)在水
4、蒸气上方放置冰块。太聪明了,你们的智慧真让我自愧不如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这个制造降雨得模拟试验。请记录员从试验桌里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实验研究计划简要地记录你们所需要得试验材料和商量出来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如有困难大屏幕会帮助你们(大屏幕展示器材及装置图)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3、分组交流讨论并填写表格: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我的假设: 需要的器材: 实验步骤: 4.汇报,师生共同讨论计划的可行性。5.学生修改计划。教师:同学们介绍了小组制定的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开始之前,我们先要考虑实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出示温馨提示)学生齐
5、读:温馨提示: (1)、实验仪器轻拿轻放,防止损坏。 (2)、点燃酒精灯后燃过的火柴梗请放入废物盘中。(3)、实验过中,不要用手碰烧杯壁,以免烫伤。()、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好实验现象和结论。(5) 、实验结束后,必须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他仪器暂时不动。 6、学生实验,老师指导 。师:老师希望你们注意安全,认真试验,请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师给每组发放冰块,倒热水。 (为避免意外发生,教师提醒注意安全、适时加以引导,请同学们注意观察都发生了哪些现象,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把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填入实验记录单。 )7、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越来
6、越多,形成雨落下来。教师:刚才我们成功地模拟了雨的形成,那现在请同学们推想一下,自然界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怎样来的?学生:地球表面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教师:是酒精灯在给他们加热吗?学生:不是,是太阳。教师:实验室我们用冰块使水蒸气受冷,天上真有一个大冰块吗?那水蒸气是怎样受冷的呢?据老师了解每往空中升 100 米,气温就降低 0.6 摄氏度,那么几万米的高空气温怎样?(非常低)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增大到一定程度,当上升气流在也托不住它们时,就会降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利用水的循环图让学生更清楚可看出地球上的水的循环,认识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成为可逆的。最后再利用云雨雪的形成模型进行总结,进一步了解雨的形成。三、拓展延伸 阅读科学在线,人工降雨。开展讨论:人工降雨的作用。四、作业设计 :欣赏课本上的连环画“小水滴的旅行记” ,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一篇科学小童话(需要用到一些科学术语,如,冷热、蒸发、凝结、云、雨、上升、下降等) 。五、 板书设计:九 雨的形成遇冷 增大水蒸气 小水珠 大到一定程度时 热 雨地球表面的水附:实验研究计划单冀教版雨的形成教学设计(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