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2).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127806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光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光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光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光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光和影教学设计宿豫区蔡集中心小学:季冬梅教材分析光和影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单元的第一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到第四课是研究光的传播特点(路径、反射),而五至七课是研究阳光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前四课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因为影子的许多特点,比如说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等现象,显示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教学思路: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出相关概念,然后通过活动探究规律,最后用规律解释现象,同时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经历的主要活动有: 通过影子游戏,进入新课学习,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认识什么是光源。探究在光的照射下影子的变化规律。认识投影,发现物体的形状和影子之间的关系。再次通过影子游戏

2、,验证光和影的关系。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认知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实地去观察、整理数据、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在完善概念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2. 产生影子必须要有光、遮挡物、屏。3.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

3、过程与方法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记录下来。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3.从童趣的游戏中发现光的奥秘,激发探索的好奇心。教学重点探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遮挡物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究影子的三个特点。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多媒体教室(有窗帘的教室)分组实验:手电筒、4 开的白塑胶板、略小点的长方体物件、实验计划单、实验记录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手影演示,激趣引入 1.导语:今天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请看大

4、屏幕,猜猜分别是什么?(手影:小狗、鸽子) 刚才我们看到的动物,其实它们只是?(手影)做过手影游戏吗?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2. 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手影。(设计意图: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手影游戏引入,极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新奇于科学课的趣味性,同时也为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做好铺垫。)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漂亮的手影是怎样形成的?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1.影子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呢?2.四人一小组讨论。3.小组代表发表讨论结果。板书:贴出影子产生的条件:4.影子产生离不开光、那么光和影之间有什么关系?(揭示并板书课题:1.光和影)(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推动学生的思维

5、,促进学生自主地探究活动。通过交流,让学生对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不断让学生屏遮挡物揭示头脑里建构的模型。这种板书能直观的展现出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物必须在光源和屏之间。)三、认识光源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我们身边哪些物体可以发光?2.提问:没点燃的火柴、蜡烛,没通电的电灯、月亮能发光吗?3. 师:太阳能自己发光,我们可称它为光源;点燃的蜡烛能自己发光,我们也可称它为光源;通电的灯也能自己发光,我们也可称它为光源。它们都是光源,你知道什么叫光源?4.揭示“光源 ”概念:能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5. 判断是否是光源:逐一出示图片(正在亮的灯、没

6、点燃的蜡烛、没通电的灯、夜晚的萤火虫)6.你还知道哪些光源?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创设了问题情境。步步引导,解决学生对光源概念的真正理解,从而明确:“必须是自己发光或正在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这个要点。)过渡:有了光源,遮挡物在光源的照射下就会将影子投射到屏上,(在纸屏上板书:“影”)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大屏幕上的影子,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四、探究影子的特点(一)观察影子的变化1.师用投影仪演示“玩具”远近的影子。2.这次你发现什么?(影子的大小发生变化)3. 师用投影仪演示不同时间阳光下的影子。4.这次你又发现什么?(影子的长短发生变化)5. 师用投影仪演示多面体不

7、同侧面的影子。6. 这次你又发现什么?(影子的方向、形状发生变化)板书:大小 长短 方向 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设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他们敏锐的观察力, (出示各种变化的影子,学生也很容易发现影子的大小、长短、方向、形状的变化。)这样也利于学生推测影子的各种变化与什么有关,可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1.猜一猜:影子的变化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影子的大小可能与遮挡体和光源的远近有关系;影子的长短可能与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系;影子的方向可能与光源照射的方向有关系。)是不是这样,怎样来验证?(用实验来验证)2.小组选择要研究的问题。3.利用现有实验用品,小组讨论

8、设计实验方案。4.小组代表上台演示并说明实验方案。5.思考:在这个实验里改变的是什么?不改变的是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要研究的问题,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体现了选择性和自主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制定计划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分组实验1.提出实验要求:按本组设计的方案自由分工,认真观察屏上影子的变化将实验记录写在实验记录表中。2.学生分组实验。3.小组汇报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将每组实验记录展示于黑板)4.讨论: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影子的大小与遮挡体和光源的远近有关系;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系;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照射的方向

9、相反;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面的形状有关系。)5.师总结梳理:完成板书光和影大小 长短 方向 形状 有关系远近 角度 方向 照射面形状(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教师在实验前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实验相关材料。由组长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方法,带领组员针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凸显学生自主探究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通过记录,让记录卡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分组分项选择性进行实验,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使学生探究的时间更集中。)五、知识与运用1.师:像实验三那样,从物体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影子叫做投影。屏 (影)遮挡物2.生活中

10、哪些地方运用到投影?(显示图片:实物投影仪、投影显微镜、投影时钟)可见投影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3.出示交通标志、洗手间标志投影图、安全出口标志。这些也是利用影子知识设计的。4.日晷的原理(出示日晷图片,讲解日晷的原理)2.观看皮影戏视频。(设计意图:补充学生的概念,发展成果。)六、回顾与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光和影的哪些知识?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七.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影子游戏中,回家做给父母看。(设计意图: 进一步发展科学实证意识。)教学反思初备这一课时,我认为课的内容很简单,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应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

11、学习热情、探究欲望,也很容易得出结论。教学程序也很好把握,先以手影游戏引出影子产生的条件,从而揭示课题,引出光源的概念,再通过实验探究影子的特点,然后由影子形状变化特点引出投影概念,了解投影在生活中很有作用。可是在二次备课和上课期间,发现内容并不简单,容量很大,探究“影子变化规律”这一难点也不太容易突破。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这堂课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1. 巧妙安排,整合教材。依照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先以影子游戏导入,找出影子产生的必须条件,再揭示光源概念,然后逐个实验探究影子的三个特点,最后揭示投影概念,了解投影在生活中很有作用。思考了一下,总觉得容量太大,40 分钟可能上不完。

12、于是,在影子变化特点地探究上,我将三个实验在所用时间上进行整合。先让学生观察影子都有哪些变化,再猜一猜:造成影子变化的因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验证。的确,学生实验的时间节省了三分之二,由此看出教参只是一个参考,而教师最重要的是把握每课时的重、难点,把每个知识点讲透就可以了,不必要拘泥于教参教科书的指导。2. 巧设过渡语。看完手影后过渡到讨论影子产生的条件,我是这样设置过渡语的:“这些漂亮的影子是怎么来的呢?”而由影子产生的条件过渡到光源概念的引入,我又是这样设置过渡语的:“影子的产生离不开光,那么,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发光?”教学时感觉很顺当、很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由光源知

13、识过渡到探究影子变化特点这一程序,我的过渡语设置是:“有了光源,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就会将影子投射到屏上,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屏上的影子,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在教学中,由于紧张所致,这一过渡语误提前说了,当让学生看屏幕上影子时,屏幕上却显示:“你还知道哪些光源?”学生一看很茫然,听课教师也是一愣,我自己感觉也很别扭、生硬。看来过渡语的设置很关键,恰当的过渡语能让课堂一帆风顺、轻轻松松进行,教学效果也明显,不恰当的过渡语则会让师生一头雾水,影响课堂效果。3. 合理安排学生实验。对于这个环节我感触最深,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觉得三个实验相当容易,学生应该能很块地完成,并生成实验结论,在听王二艳老师试上这

14、一课时,她采用了文字提示的形式加以表述。一堂课下来,实践出真理,学生完成实验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实验应注意的要点,实验的目的,小组的分工,与她的打算根本背道而驰,学生有的不知道要画几个影子,有的照射的物体不是很明确,有的实验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后来,我思考以书上的图例来介绍实验步骤,也许能让学生明确实验如何操作,更加直观清晰。我上课时,按改进后的思路,直观地看图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改变的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再提出注意点,果然,学生在明确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实验的操作准确多了。4.善于引导学生生成结论。新课标指出:科学课应以探究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实验只是探究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所以我觉得不

15、单单要重视学生的实验过程,关注他们如何实验,引导他们从实验中发现得出结论同样重要,只有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去观察思考从而生成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结论的理解、记忆。特别是第三个实验中“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面的形状有关”,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影子在变化,进一步提醒影子的形状是否会发生变化,再以图辅助,学生最终发现随着光源照射方向不断变化,影子的方向和形状也不断地变化。从而得出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照射方向相反,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面的形状一样。我觉得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同样忽视了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那么苛刻,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如果发现学生已经了解了要点

16、,可以采取引导他描述,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增加学生信心、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消除畏惧,乐于表达。5.课堂应变能力要强。课堂上的突发问题,永远都是预料不到的,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的思维也不全在教师地掌握中。如:在本课备课时,为了节省课堂有效时间,在影子变化特点探究上,我将三个实验所用时间上进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让每组学生自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当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研究问题后,有两组学生在讨论研究中突然改变研究问题,这是我始料不到的。如果由着他们去研究,将有一个实验因无人汇报演示而得不到结论,怎么办?面对突发情况的来临,我刹那间不知所措,静心几秒后,我安排这两组学生立刻回到原先要研究的问题上,这才使得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如何应对课堂突发情况?我认为在教学中面对突发情况地来临,一定要冷静对待,根据实际情况应变,快速拿出解决方案,方能解决问题。总之, 我觉得要上好一堂课真的不容易,需要综合教师多方面的能力,对知识重点的把握、对课时流程的安排、对学生实际情况地了解、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虚心求教,深钻教材,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上出别具匠心、自然和谐的科学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