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127866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元氏县第七中学教学设计 年 月 日 星期 八年级 科目:语文 主备人:智全英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课题名称:回忆我的母亲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一位平凡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这里纪念的是一位平凡的劳动母亲,作者却上升到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度来写。作者写道,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能够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自读篇幅

2、比较长的文章,能够概括文章内容,初步读出文章的情感,同时对文章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深情理解不够深刻,对回忆性散文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领悟不够深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夹叙

3、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语:这世上有一种爱,只懂得付出,不求回报,这是那种爱? 2、作者简介:朱德(1886 年 12 月 1 日1976 年 7 月 6 日) ,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1927 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4 年 10 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 年抗日

4、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4 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 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位居十大元帅之首。 (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二、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粗的字体注音。(1)

5、佃农() (2)祖籍() (3)妯娌() (4)勉强() (5)迁徙() (6)慰勉( ) (7)溺死() (8)衙门() (9)私塾() (10)调料() (11)血溅() (12)瞒着()(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 (姑且谈谈) 2、文本知识:回忆录是追记

6、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有文献价值。回忆录最突出的特点是真实、广泛、突出。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与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学生议论:有“爱” 、 “敬” 、 “哀” 、 “思念” 、 “怀念” 、 “歌颂” 、 “赞扬” 、 “感谢”等等。2、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7、?“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3、文章可分几个部分?全文共有 17 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从第 2 段开始回忆往事,至第 15 结束。这是文章第二部分。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三部分(第 16、17 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四、细读课文,深入感悟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请学生朗读或齐读这一部分。

8、提问、思考、讨论:这一段写了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写了两句。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句“我爱我母亲” ,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母亲的逝世而忆及许多往事,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 ,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同时也才“值得我永远回忆” ,从而点明了题旨。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以“勤劳”二字总领全文。作者热爱和悲痛之情,都是由值得回忆和歌颂的母亲勤劳一生而起。 (联系前面回忆录的定义)板书: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2.研习课文第二部分。要求学生阅读这一部分,思考回答:(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9、?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27 段) ;一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13段) 。第 14、15 段,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2)第一方面的事,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一大层次。这里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第 2、3 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 。第 4、5 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 ,样样能干, “整日劳碌” 。第 6 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第 7 段写母亲“任劳任怨”

10、,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 )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3)作者记叙这方面的事情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如第 7 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 ,是议论;第3 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

11、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板书第一层意思(27 段):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4)第二方面的事,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二大层次。主要是写母亲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说明的?教师提示:主要写了四件事。请同学课后预习第 8 到第 15 段,考虑这个问题。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理顺课文层次,并且分析了文章一二部分,初步感知母亲的形象,下节课我们继续分析课文内容,深入感受母亲的伟大形象。六、布置作业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我们对母亲表达过我

12、们的爱吗,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激呢?尝试写一篇短篇作文,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情。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略。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1、813 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点: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 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 ,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 ,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 ,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 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 ,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 “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 。 (这两件事放在第 8 段中写,

13、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 )第三件事,1905 年是“支撑门户” ,节衣缩食,送子读书。第四件事是 1908 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 。 (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 9、10 段中写的)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2、写了上述四件事后,作者又进一步回忆了自己离开母亲、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后母亲的一些事。请同学们阅读第 11、12 段。思考:还写了些什么事?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精神品质?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4、第 11 段写作者 1919 年将母亲接出来,可因为她“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 “回家继续劳动” 。歌颂了母亲热爱劳动的崇高品质。第 12 段写母亲积极支持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当 1927 年大革命受到挫折和困难时,为了支持儿子革命,她“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当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时,她“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儿子革命,鼓舞儿子的革命斗志, “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 。这充分体现了母亲支持革命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对此,作者是深怀敬意,永不忘记的。两个“永远想念” ,母子之情感人肺腑。当听到母亲想见作者一面,未能如愿时,作者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巨

15、大悲痛,深情地写道:“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一个“竟”字,含义深刻,既寄寓了作者把党、革命、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3、请学生朗读第 13 段。思考这一段追叙强调什么?说明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强调“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直到晚年(1944 年) “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真可谓“勤劳一生” 。母亲身上的这种勤苦耐劳的美德,正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妇女的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作者对母亲的歌颂,也就是对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歌颂。这样写的作用,既照应了前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了

16、文章的中心。请细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板书第二层次意思(813 段):写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反抗压迫、支持革命的精神。4.、这一层次记叙事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 18951944 年近半个世纪) ,可内容并不松散。以时间为顺序,紧紧围绕着母亲勤劳的品德及对作者的影响这一主线和中心,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做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研析,细心体会这种记叙方法和写作技巧。5、学生个别朗读或大家齐读第 14、15 段(即第二部分第三层次) 。思考: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段落结构的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

17、师归纳: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 , “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对此要引导学生仔细体味感谢母亲的深刻理由。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运用了排比段。板书第三层次意思(14、15 段):由衷地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6、有的同学对 14、15 段这种划分归类认为不妥,多数同学同意。让同学们讨论,分别说说各自的理由。 (提示:可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考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

18、归纳、补充: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感谢母亲的内容,正是对第 2 到第 13 段所叙述内容的概括。从文章结构上看,这两段对文章第二部分有总括收束作用,而与第一部分照应并不紧凑。但第 16、17 段(第三部分)则与第 1 段(第一部分)前后照应,联系紧密,气脉相承。若把这两段归在第三部分,就会使结构上显得松散,气脉不畅。从写法上看,这两段的议论和抒情正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与前面记叙的事例内容割裂,记和议的相辅相成作用就会削弱,影响文章内容的准确表达。板书第二部分的意思(215 段):记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崇高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三、研习课文的第三部分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

19、部分。思考:(1)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2)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1)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2)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 ,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

20、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以此对上述这方面的意义进行强调。(3)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 ,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 。这一段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

21、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奋斗。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部分。板书第三部分意思(16、17 段):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四、总结全文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意思(1 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的意思(215 段):记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崇高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一层意思(27 段):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 第二层次意思(813 段):写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反抗压迫、支持革命的精神。第三层次意思(14、15 段):由衷地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三部分意思(16、17 段):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五、布置作业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