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课题:奇妙的声音王国【 课标要求 】1、 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产生的大小与高低。2、 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3、 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4、 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教材分析 】本单元强调观察描述技能以及根据经历做出解释能力的发展,由声音的产生 、 声音的传播、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 不同的声音四课内容构成。声音的传播一课是学生在前课已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活动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式、传播介质和效果及传播方向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声音的传播有一些肤浅的认识,面对于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
2、中传播速度、传播效果知之甚少,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探究声音产传播的条件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效果的差异、声音传播的方向及现实应用。课时课题:声音的传播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 通过动手实践了解不同物质的传播声音的效果不同,知道固体传声效果是最好的。3、 探讨声音的传播方向及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难点:比较不同物质的传声效果。教学方法与手段谈话激趣探究讨论指导实验归纳总结延伸拓展使用教材的构想教材所设计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可适当增减,以探究声音的传播介质、传播效果及传播方向为重点,制作“
3、土电话”可设置为课后的探究活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铃铛、球形瓶、胶管、酒精灯、音钹等。学生准备:装入了米、水、空气的塑料袋或气球,也可以用袋装牛奶代替水。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本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的传播,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已学知识入手谈话导入二、引导观察,探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出示一串小铃铛,摇一摇,设问:你听到铃声了吗?2在铃铛和我们耳朵之间有什么?3归纳:空气充当了传播声音的媒介,因而我们可得出结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板书: 气体4将铃铛放入一个球形瓶摇动, (注意将小铃固定好,不要让其在摇的过程
4、中碰到瓶壁)设问:还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瓶内、瓶外都充满了空气,所以还能听到)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直接听铃铛声音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对空气这一传声介质的认识。5设问:能不能把瓶中的空气去掉?怎么做?(请学生说说去掉瓶中空气的方法) 。演示:瓶中加入一点点水,接上胶管如图安置6点燃酒精灯,请同学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在实验进程中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如有水蒸气产生、水逐渐沸腾、热的传递、热空气上升等)设计意图:由于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利用等待的时间,复习已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知识间是相互关联的。7当有大量气体涌出后,用夹子夹紧胶管,设问:这时瓶子里有什么?有空气吗?为什么?
5、8再次摇动铃铛,听听声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发表个人见解,并合理解释:没有或有少量空气,声音明显减小) 。9如果我们再将里面的水蒸气也抽出会怎样?(取掉胶管,接上抽气管,抽出气体再摇铃铛,声音更小或消失) 。10归纳:没有空气的环境我们称为真空,板书: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1设问:太空里有声音吗?为什么?(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因为那里没有空气)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离开空气,我们就听不到声音,空气传声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传声方式)三、指导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不同介质的传声效果(一)认识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1提示活动要求:保持安静,按老师语言及手势进行
6、活动。2坐直身子,用手指轻敲桌面一角,听声音大小。然后将耳朵贴近桌子另一角,再听声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按要求进行,感受声音的大小变化,交流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老师引导得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并板书: 固体设计意图:直接感受到声音变大,理解固体可以传播声音。5举例说明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如潜水艇水下探测,水下声纳定位、游泳时头没入水中却能听到岸边人说话的声音等。板书: 液体(二)亲身实验,认识不同介质的传声效果的不同1我们知道了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那么它们传播声音的效果怎么样呢?(学生猜测)2你的猜测对吗?我们要用实验来证明。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用具
7、(课前准备的装有固体、液体、气体的三个袋子) 。3实验方法:将它们分别垫在耳朵与桌面之间,用相同的力度敲桌面,听一听哪一个传声效果最好?哪个最差?并将它们排序。4巡视指导,纠正实验中不规范操作,帮助得出正确结论5根据学生汇报,将板书完善气体 固体 液体传声效果: 差 好 中设计意图:亲身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参与积极性,帮助养成正确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利于突破难点形成完整认知。四、探讨声音的传播方向1设问: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交流方法)2出示音钹,设问:如何用音钹来证明?3从教室四角依次走过,边走边轻敲,最后在教室中央站定。引导学生感受,判断,想出
8、一个最恰当的词描述声音的传播方向四面八方。板书: 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设计意图:此环节不需要讲解,通过观察老师的行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简单明了。五、延伸拓展1讲述“伏罂而听”的故事,并结合内容板书简图。2设问:其中运用了什么科学道理?3归纳:固体传声效果好、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4出示装有黄豆的矿泉水瓶,摇动。设问:怎样使声音变小或消失?5这个问题我们作为课后作业,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好!六、课内测评声音可以在( ) 、 ( )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声音在( )中传播效果最好。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 )传播的。七、板书设计 声音的传播气体 固体 液体传声效果 差 好 中声音不能
9、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八、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是按谈话激趣探究讨论指导实验归纳总结延伸拓展的顺序展开,教学中先辅后放,先精后简,环环相扣。由最基本也是我们最常用到的空气传播声音认识开始,尝试将空气去掉而使声音变小或消失,理解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再借助简单易于掌握的实验了解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效果是不同的,在这个环节,为了使学生课前的准备简便,我让学生可以用米、豆来取代教材中的沙子,用袋装奶取代水,因它密封比较好。考虑到塑料袋容易破的缺点,可以用几个同样大的气球代替,效果非常好。另外,在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方向时,我手持音钹,围绕教室走了一圈后,并没有太多解释,学生就很快地概括出声音是向四
10、面八方传播的,效果很好。而对于“伏罂而听”的解释,简单的图示就使学生牢牢掌握了其中的科学道理,甚至有同学在听完讲述后感叹:“古代的人真聪明啊”!“太绝了!”整堂课我始终贯穿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讨论交流,适当的讲解归纳,给学生较为完整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需要改善的是:大班教学的整体协调性,有时往往顾及了整体而使一部分思维较慢的学生跟不上节奏。教师简介姓名:于爱军 职称:小教高级 学校:杏花岭区锦绣苑小学 教学特点:注重学生兴趣、习惯的培养,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课堂训练比较严谨、有序,深受学生喜爱。从教二十年,先后担任过语文、数学、美术、科学课程的教学,成绩优秀,太原市
11、骨干教师,曾获市、区先进教师、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伏罂而听简图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本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的传播,板书课题回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由已学知识入手谈话导入导入探究活动(一)引导观察,探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出示一串不铃铛,摇一摇,设问:你听到铃声了吗? 在铃铛和我们耳朵之间有什么?归纳:空气充当了传播声音的媒介,因而我们可得出结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板书: 空气将铃铛放入一个球形瓶摇动,设问:还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设问:能不能把瓶中的空气去掉?怎么做?演
12、示:瓶中加入一点点水,如图安置点燃酒精灯,请同学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在实验进程中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当有大量气体涌出后,用夹子夹紧胶管,设问:这时瓶子里有什么?有空气吗?为什么?再次摇动铃铛,听听声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如果我们再将里面的水蒸气也抽出会怎样?取掉胶管,接上抽气筒,抽出气体再摇铃铛。归纳:没有空气的环境我们称为真空,板书: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设问:太空里有声音吗?为什么?很容易听到铃铛的声音做出判断:有空气存在仔细听,依然能听到,回答问题:瓶内、瓶外都充满了空气。说说去掉瓶中空气的方法。观察老师的操作过程方法。仔细看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并依老师的提示作出相应的
13、现象解释,如有水蒸气产生、水逐渐沸腾、热的传递、热空气上升等根据自己的发表个人见解,并合理解释:没有或有少量空气,声音明显减小。观察,保持安静,听声音会更小或消失。太空是一个静消消的世界,因为那里没有空气。本环节从学生直接听铃铛声音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对空气这一传声介质的认识。作出假设,激发探究。由于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抓住学生注意力,复习已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知识间是相互关联的。强调安静细听,以得出较精确的结论提示活动要求:保持安静,按老师语言探究活动(二)指导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不同介质的传声效果探究及手势进行活动。坐直身子,用手指轻敲桌面一角,听声音大小。然后将耳朵贴近桌子另一角,再听声音有什
14、么变化?为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老师引导得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并板书: 固体举例说明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如潜水艇水下探测,水下声纳定位、游泳时头没入水中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等。板书: 液体我们知道了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那么它们传播声音的效果怎么样呢?你的猜测对吗?我们要用实验来证明。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用具。实验方法:将它们分别垫在耳朵与桌面之间,用相同的力度敲桌面,听一听哪一个传声效果最好?哪个最差?巡视指导,纠正实验中不规范操作,帮助得出正确结论根据学生汇报,将板书完善按要求进行,感受声音的大小变化,交流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聆听、理解作出猜测,发表看法取出课前准备好的装入了米
15、、水、空气的塑料袋或气球。可个人,也可与他人合作,对固体、液体、气体的传声效果进行排序。填写实验记录。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固体传声效果好,气体差,液体中直接感受到声音变大,理解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生活实例理解液体也是传播声音的媒介亲身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参与积极性。帮助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突破难点形成完整认知活动(三)探讨声音传播方向设问: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出示音钹,设问:如何用音钹来证明?从教室四角依次走过,边走边轻敲,最后在教室中央站定。板书: 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交流方法随老师走动而听,感受,判断,想一个最恰当的词描述声音的传播方向四面八方。
16、此环节不需要讲解,通过观察老师的行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简单明了延伸拓展讲述“伏罂而听”的故事,并结合内容板书简图。设问:其中运用了什么科学道理?归纳:固体传声效果好、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出示装有黄豆的矿泉水瓶,摇动。设问:怎样使声音变小或消失?这个问题我们作为课后作业,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好!聆听、看图理解思考问题、回答讨论、交流通过简单的图示,比看现成图片更直观易懂课内测评声音可以在( ) 、 ( )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声音在( )中传播效果最好。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 )传播的。板书声音的传播气体 固体 液体传声效果 差 好 中气体 固体 液体传声效果 差 好 中伏罂而听
17、简图设计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一、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是按谈话激趣探究讨论指导实验归纳总结延伸拓展的顺序展开,教学中先辅后放,先精后简,环环相扣。由最基本也是我们最常用到的空气传播声音认识开始,尝试将空气去掉而使声音变小或消失,理解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再借助简单易于掌握的实验了解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效果是不同的,在这个环节,为了使学生课前的准备简便,我让学生可以用米、豆来取代教材中的沙子,用袋装奶取代水,因它密封比较好。考虑到塑料袋容易破的缺点,可以用几个同样大的气球代替,效果非常好。另外,在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方向时,我手持音钹,围绕教室走了一圈后,并没有太多解释,学生就很快
18、地概括出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效果很好。而对于“伏罂而听”的解释,简单的图示就使学生牢牢掌握了其中的科学道理,甚至有同学在听完讲述后感叹:“古代的人真聪明啊”!“太绝了!”整堂课我始终贯穿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讨论交流,适当的讲解归纳,给学生较为完整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需要改善的是:大班教学的整体协调性,有时往往顾及了整体而使一部分思维较慢的学生跟不上节奏。教师简介:姓名:于爱军 职称:小教高级 学校:杏花岭区锦绣苑小学 教学特点:注重学生兴趣、习惯的培养,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课堂训练比较严谨、有序,深受学生喜爱。从教二十年,先后担任过语文、数学、美术、科学课程的教学,曾获市、区先进教师、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