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梦令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整体把握全词的主旨。2、反复诵读,提高诗词欣赏能力。3、感悟词人早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 1. 教学难点:目标 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如梦令,词牌名。原名“忆仙姿” ,后改为“如梦令” 。因唐庄宗忆仙姿词中“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之句而得名。词牌是词的曲调名称。二、整体感知:1、作者:李清照(约 1084约 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
2、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 、 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 、 念奴娇 、 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2、背景资料: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中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花的细腻感情,创造了鲜明、优美的艺术形象。此词写惜春敏感心理,并无深意,全凭高超的
3、表现技巧和优美的艺术形象取胜。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三、细读品味: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有消尽昨晚尽情饮酒的醉意。写出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2、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试问”表明女主人公明知故问,表现了女主人公活泼的性格;一个“却”字,写出了侍女的回答很不经意。一问一答,形式新颖别致,语言浅近自然,充满情趣。3、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用叠句形式把女主人公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 “绿肥红瘦” ,采用借代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叶子更绿,花儿凋零。造语新奇,奇巧无比,实为千古绝唱。四、合
4、作探究:如何理解词中所表达的两个人的不同心情?明确:这首小令虽然只是寥寥三十三字,却十分生动地表达了两个人物的不同的心情。词人妙用对话,顿使闺中情趣盎然:女主人公设问,恳切认真;待女回答,淡漠无情;女主人公再驳,凄婉痴绝。五、教师小结: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诗中的主人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有消尽昨晚尽情饮酒的醉意。然而她却有所关切,想到“昨夜雨疏风骤” , “试问卷帘人” ,小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时她根据季节、根据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急切地更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由此看出,女主人是多么关切她周围美好的事物。如梦令:写一位贵族少女怜花惜春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曲折的反映出一种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七、板书设计: 如梦令昨夜风起雨不急(风急)无忧;饮酒过量晨醉意(酒醉)无虑;关注海棠花儿落(问花)情趣;绿肥红瘦仆未知(肥瘦)急切。积极向上、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