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XXX 同志生平介 绍XXX 同志,男,汉族,19XX 年 2 月出生于 XX 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 年 4 月参加工作,1952 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XX 年 1 月 13 日 2 点 10 分,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 83 岁。1951 年 4 月至 1952 年 2 月,XX 县 XX 区 XX 乡财粮;1952 年 3 月至 1954 年 6 月,XX 县 XX 区政府文书;1954 年 7 月至 1955 年 9 月,XX 县纪委干事;1955 年 10 月至 1956 年 6 月,XX 县委党训班副主任;1956 年 7 月至 1956 年 12 月,X
2、X 省委党校学习;1957 年 1 月至 1958 年 1 月,XX 县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58 年 2 月至 1958 年 7 月,XX 县 XX 乡党委书记;1958 年 8 月至 1961 年 6 月,XX 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61 年 7 月至 1965 年 6 月,XX 县民政科科长;1965 年 7 月至 1966 年 8 月,XX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66 年 9 月至 1970 年 1 月,XX 县 XX 公社党委书记;1970 年 2 月至 1971 年 7 月,XX 县 XX 公社党委副主任;1971 年 8 月至 1977 年 8 月,XX 县大 XX 公社
3、党委副书2记;1977 年 9 月至 1978 年 6 月,XX 县 XX 公社党委副书记;1978 年 7 月至 1979 年 1 月,XX 县劳动局局长;1979 年 2 月至 1980 年 12 月,XX 县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1980 年 12 月至 1982 年 4 月,XX 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82 年 5 月至 1985 年 9 月,县直机关党委书记;1985 年 10 月至 1988 年 4 月,XX 县人大常委会法制科科长;1988 年 5 月至 1990 年 8 月,XX 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1990 年 9 月至 1992 年 9 月,XX 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科
4、级协理员;1992 年 10 月光荣退休。XXX 同志一生艰苦奋斗、勤劳奉献。少年时代,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饱经旧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和考验。他始终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在XX 长达 40 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忠诚于党,忠于人民,始终以忘我的精神,团结同志,关心下级,在工作过的各个领域都3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称赞。XXX 同志在担任乡镇区委领导职务期间,心系群众,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忧,造福了一方百姓,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从事人民检察工作,他不为金钱所惑,不被权势所屈,不为人情所扰,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秉公执法 , 勤
5、政为民,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从事人大工作,他作风正派,深入履职,注重实效,全力推动 XX 民主法治建设进程。退休后,他仍关心关注 XX 这方土地,不遗余力地支持 XX 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XXX 同志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宽厚仁慈,平易近人,谦虚谨慎,邻里和睦,展现了老一代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XXX 同志对子女要求严格,注重教育,言传身教,子女们都秉承了优良的家风,在不同岗位上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追忆 XXX 同志的一生,他始终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有很强的党性观念和组织领导能力,始终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始终关心和支持 XX 发展,始终保持同群众的紧密联系,数十年如一日,无愧为党的一名好干部,无愧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在党旗下立下的铮铮誓言;他的逝世,大家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好同事、好朋友,子女失去了一位好父亲。逝者已去,风范长存;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 XXX 同4志的优良作风和敬业精神,奋发有为,再创佳绩,以遥寄哀思、告慰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