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129667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托县民族中学 地理组 吕海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要求学生在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知识基础上,利用地图,结合材料、事例进行分析,以此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 (湘教版)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的第二课时,教材从四个方面阐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对航海的影响及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其中对前两个方面的讲述较为详细,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在阐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时,先阐述了洋流对全球热量平衡的意义及寒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再

2、结合两个具体的案例(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及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进行分析、印证。在讲述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主要以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为例,归纳寒、暖流交汇及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的上升流是形成世界四大渔场的主要原因。在讲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时,先点出洋流对航速的影响、再以例子说明洋流产生海雾及携带冰山对航海不利。在讲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时,只简明扼要地指出洋流对海洋污染物扩散的有利及不利,没有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可见,本节课教材在突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同时,也阐明了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凸显出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人地关系。至于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熟悉的“厄尔尼诺” 现象,则以

3、探究活动的形式出现。教材给出了关于厄尔尼诺的一篇文章,让学生阅读,初步了解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设计了一组问题,让学生分析和思考。有些问题,可以从阅读的文章中找到答案;还有一些问题,则需要学生进一步找材料、思考。可见,教材设计的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从学生情况来看,我校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相当薄弱,知识面较窄,且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但高一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好奇心强,探究欲旺盛,学习兴趣浓厚,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概括能力;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地理学习能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已有所加强。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

4、面面已有较多的关注。教学思路: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时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洋流分布规律的知识基础上,联系实际问题,突出学习“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并用所学知识解析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因此,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地图或图片增强素材的直观性,并采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学会分析资料、提取信息,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思维,并且使学生把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针对以上教学思路,采取如下教学方法:1教法:启发引导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5、,尽可能地运用地图或图片增强素材的直观性,并在观察图片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讨论采用问题式引导学生阅读地理资料,展开讨论、分析、归纳,学会分析资料、提取信息。案例分析引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学法: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给学生一定弹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又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3活动设计: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教材 P64“神奇的厄尔尼诺” ,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各学习小组成员在课前进行分析、讨论,课堂教学中仅用些时时间(约 5 分钟)

6、进行小组交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类地图的判读,提高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地理素养。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上升流海区形成渔场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教学课件;

7、世界洋流分布图 (空白图)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导入新课利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复习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寒、暖流的理解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气候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63 的案例( 1) 。第一、二组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 ,第三、四组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注意图文结合,阅读后各学习小组围绕下列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课件展示】第一、二组讨论的问题:(1)在书本上图 3.6 的相应位置,画出大西洋的西岸经过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的洋流,判断是暖流还是寒流?(2)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8、3)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4)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第三、四组讨论的问题:(5)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6)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小结】从案例(1)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著的,也是普遍的,如:北非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沙漠直逼近西海岸,也都有寒流的作用。那么,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呢?【转入】洋流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还会对地理环境或人类活动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2渔场的成因(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纽

9、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及秘鲁渔场的形成与洋流有什么关系?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以“秘鲁沿岸上升流的形成” 图加以分析)设计意图在讲述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充分利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渔场分布与洋流的关系,分析渔场的形成原因,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习思维的展开和知识的延伸。【知识拓展】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我们能否根据渔场的成因(或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的海区) ,找到其它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区呢?知识链接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

10、场的成因是什么? 3影响海洋航行播放视频:“泰坦尼克”号沉没【提出问题】漂浮在北大西洋的冰山是来自于北极地区(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巨大的冰山靠什么力量的推动不断向南移动呢?创设情景:1492 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 37 天的时间;1493 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却只花了 20 天时间就顺利到达。【提出问题】第二次去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 17 天,为什么哥伦布两次航行的时间有这么大的差异?(结合“大西洋洋流分布”图由学生分析)【学生活动】若从欧洲横跨北大西洋至北美洲,而后再返回欧洲,要求一路都要顺水,请同学们设计一条路线。 (在空白图-世界洋流分布图上用箭号表示洋流,绘出此路线

11、)【学生归纳】哪位同学能归纳出洋流对航海的有利影响呢?【知识拓展】人们很早就了解正确利用洋流对远洋航行的重要性。从古至今,还有许多利用洋流航海的故事,同学们能举一、二例吗?例: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分析: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总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回?设计意图在讲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从播放学生熟悉的泰坦尼克号片段入手,引出洋流对航海的影响,再利用同学们熟悉的历史事件,设计悬念,展开讨论,能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体现“有用”的地理。【教师小结】洋流规律很早就被我国劳动人民所掌握和利用,而洋流对海上航行有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行造成威胁。此外,寒流、暖流相遇形

12、成的海雾对海上航行也极为不利,海上船舶碰撞事件有 60%70%是由海雾引起的,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的杀手” 。如: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 “泰坦尼克”号就是因航行到此海域后,能见度差,触冰山而沉没的。学情预设“寒流、暖流相遇形成海雾” ,可能会引发部分学生的困惑,对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先预留时间给学生质疑,然后,教师以 “什么是海雾”、 “海雾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的讲解作为知识铺垫,逐步引导学生析疑。【过渡】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洋流对污染物会产生哪些影响呢?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1

13、)阅读书本 P64,由学生归纳: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2)课件展示图片资料:“威望号油轮泄漏事故”【学生讨论】石油污染将对该海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设计意图此部分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法,用事实来说明海洋石油污染的严重性,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学习洋流对气候和对渔场形成的影响。同学们听说过“厄尔尼诺”现象吗?“厄尔尼诺” 现象会影响秘鲁渔场的渔获量;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异常。探究活动 “神奇的厄尔尼诺”现象 学习小组交流设计意图厄尔尼诺事件是海洋和大气间不稳定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

14、是洋流对气候影响的生动例证。教材抓住这个热点现象,设计了探究活动。但有些相关问题需要学生进一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分析和思考。因此,这部分内容先布置学生阅读,查找相关资料,各学习小组成员在课前进行分析、讨论,课堂教学中仅用些时时间进行小组交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学情预设此部分内容虽由学生自学并查阅相关资料,但认识“厄尔尼诺”的突破口仍然在于教材 P64 所配备的一张图“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图,它能够使学生直观地判断出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的异常。但是,如果有的同学对“厄尔尼诺”现象及其成因有充分了解的话,读完这张图后定会产生

15、疑问,因为图中所显示的水温,明显地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高出西部海区 45,而实际情况应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年份高出 45,显然,图中有误。因此,课堂上可预留点时间给有疑问的同学发问,然后再对图进行纠误。【教师小结】 “厄尔尼诺”现象还有许多不解之谜,其中之一是形成原因,尚未能解释清楚。有人认为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减弱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大气环流减弱造成的结果;且“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有没有自身的规律?发生周期长短受什么制约?等等,这些谜团正等待着我们去一一解开。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从课堂

16、中的小组合作探究过程来看,由于设计的问题针对性较强,既能紧扣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得出相应的结论,且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学习小组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讨论基本上能利用所学知识解析地理现象,而且小组的交流 , 使那些个性相对内向或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也能很容易地进入交流状态,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节奏的调整,提高参与的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然而,由于我把学习小组人数定为 67 人,致使小组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航海海洋污染 渔场成因影响气候论时无法做到每个小组成员很好地进行交流,学习小组大多仅限于本组内的讨论、交流。与老师间的交流、组与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较少,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摸索和加强。“神奇的厄尔尼诺”这部分内容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展开课堂交流、讨论,但从各学习小组课前准备的相关材料来看,各小组都能认真地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有的学习小组甚至关注“厄尔尼诺”对南美洲西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学习效果还是较令人满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