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第一课时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标解读】课标: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读:世界各国和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在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借助各种地图和图表获取信息,来描述出典型地区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点,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本课“稻作文化的印记”是第三单元特色区域的第一课时,也是学生认识区域特色的开始,主要讲述平原地区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材选取了
2、典型区域东南亚的湄公河平原为案例,展示了以传统水稻种植为核心的稻作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教材共分三个方面展开,首现介绍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等;然后介绍为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而产生的传统水稻生产;最后介绍了水稻生产带给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习俗的影响。大致从物质、社会和精神三个层面展示了稻作文化的内涵。教材以案例形式呈现,在编排上图文并茂,地图、图片、图表多种素材并用,适合学生进行活动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教材结构体系:(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物质生活人口密度 农业生产 人文
3、环境(主要农作物、生产特点) 精神生活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能说出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能分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位置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地形图等地图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对湄公河平原的稻作文化这个案例的剖析,学会分析相关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一个地区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湄公河平原有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水稻生产的特点,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难点:湄公河平原自然与人文两
4、者的内在关系。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1.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呈现案例,让学生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2.地图教学法:给学生创造读图、用图的机会,逐步提高读图识图,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3.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案例、案例分析、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六、【教学过程设计】:(一) 新课导入【师】:庙宇林立的千佛之国,信仰为上的微笑之国;拥有海岛、美食和独特的文化,这是一个天生的旅游国度泰国。 【PPT 】呈现泰国旅行相关图片泰国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还是世界著名的水稻产区。被称为“泰国谷仓”的湄南河平原就以泰国香米而闻名世界。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湄南河平原,共同来
5、领略一下稻作文化的印记。(设计意图: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二)新课呈现环节一: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设问】:根据综合探究一 带着地图去旅行的学习,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如果要去一个地方旅行,我们第一步首先要做的是什么?【预设】:确定位置【PPT 】 呈现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要求学生在图上指出湄公河平原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过渡】:了解了湄公河平原的大致位置后,我们把这块区域逐渐放大,根据层设色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来分析当地的地形以及气候【PPT 】呈现图 3-2 湄公河平原的地形、亚洲气候类型图和图 3-3 越南胡志明市的气温和降水,设问“读图 3-2、33 及亚洲气候类型图,分析湄公河平原
6、的自然条件。 ”(填表格)、“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哪种农作物?”【生】观察图表,得出湄公河平原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在 5-10 月,雨热同期的特点。【师】补充:土壤深厚肥沃。【师生】总结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的观察,分析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图表,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过渡】:这样的自然环境刚好为一种喜爱高温、潮湿、土壤肥沃的粮食作物提供了生长的绝佳条件,就是水稻。所以水稻成为当地最主要的农作物。在了解了水稻生产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水稻种植的流程。环节二:了解精耕
7、细作的水稻生产【PPT 】呈现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图【设问 1】:我们看到水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人大量的劳动,而在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劳动主要靠什么来完成的? 【预设】:人工劳作。【设问 2】:人工劳作和我们现在的机械收割最大的不同在于哪里?【预设】:人工劳作比较精细,但是效率很低【师生】:湄公河平原上的水稻生产特点是精耕细作,投入劳动力多,劳动生产率不高。(设计意图:利用图文资料,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归纳出水稻生产的特点,逐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过渡】:这种精耕细作的以人工劳作为主的稻作生产对当地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环节三:感受稻作区人们的生活特色【PPT 】呈现图 3-
8、5 平原上的高脚屋、图 3-6 随处可见的米市、图 3-7 当地人的食物【设问】“湄公河平原上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什么特色?”【PPT 】呈现图 3-8“御耕节”仪式、图 3-9 水上木偶戏等图文资料,设问“当地人们精神娱乐生活有什么特色?”【师生】共同总结:湄公河平原上聚落景观的特色,人们日常饮食的特点,文化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相处模式的特色都是水稻生产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的表现。【生】:完成“稻作生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格。(三)课堂小结【师】总结:在湄公河平原这块世界稻米的主要产区,水稻生产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节奏,水稻的生产史也书写了这个地区的文明史。传统的耕作,播种与收获方式,描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设计意图:总结本课,使学生明确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度之大)七、【作业布置】:1.作业本。2.拓展作业:考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作物的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我国水稻种植的优势条件,并找出一个或几个你认为我国最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10、板书设计家住平原湄公河平原物质文化地理位置 水稻生产 稻作文化的印记 自然环境 (主要特点) 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