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写作 写演讲稿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稿的概念、种类、特点、结构、写法。2、学会写演讲稿。 重点难点:了解写法,学会写演讲稿。教学方法: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 演讲稿的概念演讲稿是一种直接面对听众,凭借口头表达,进行宣传、教育、鼓动或是思想交流的一种论说性文章。它是演讲者为演讲做准备的文稿或演讲内容的记录,是进行演讲的依据、规范和提示。广义的演讲稿还包括在各种会议场合上的讲话,如大会上的工作报告、讲话、述职报告、总结报告等。二、演讲稿的种类政治演讲:包括竞选演说、就职演说、述职演说、政治动员等;仪式演讲:包括开幕辞、闭幕辞、欢迎辞、祝酒辞等;学术演讲:包括学
2、术讲座、科研报告等;教学演讲:包括教师讲课、学生论文答辩、校园里的各类演讲会、演讲比赛等;行业演讲:比如律师的法庭演讲、导游的景点介绍等等。 三、演讲稿的特点1、鼓动性: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 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2、针对性:(1)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2)要针对不同的听众对象和层次,不同的“公众场合” 。3、临场性:要使稿子和演讲的时间、地点、听众等相应合。4、声韵美:句子简短,句式变化,语意明白,声调顿挫,语气自然,便于演讲者调动声音技巧来表情达意。5、
3、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 而不在于“演” ,它以“讲”为主、以“演”为 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演讲稿的要求则是“上口入耳” 。四、演讲稿的结构1、标题 2、开头 3、主体( 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 4、结尾演讲稿主体的结构:(1)并列式:即把演讲内容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如演讲稿书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主体部分分为“藏书,我比较求多” 、 “读书,我比较求博” 、 “写书,我比较求精” 、 “用书,我比较求活”四个并列的层次充分论证了主题。(2)递进式:即几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层层深化的关系。(3)顺承式:即按照时间先后安排内容,夹叙夹议。如温家宝总理的演
4、讲把目光投向中国主体部分由“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 、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 、 “明天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和充满希望的大国”三部分构成,按照时间顺序向美国大学生介绍了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五、演讲稿的写作要求(一)演讲稿题目的选择1、根据哪些标准来选择题目第一,题目要有积极性。即要选择那些光明、美好、有建设性的题目,使听众一听就有无限希望。如自学可以成才这样的题目,就可鼓舞听众充满信心地走自学之路。 第二,题目要有适应性。要适应听众的实际。即选题考虑听众思想修养、文化水平、职业特点、阅历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要适应自己的身份。即要选择与自
5、己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专业、知识面接近的题目,因为自己熟悉的东西容易讲深讲透,容易收到好效果。要适应演讲的时间。即是要按规定的时间选择题目。如果规定的时间长,题目就可大些;时间短,题目就可小些。第三,题目要有新奇性。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事物、人物,人们是不易关注的。比如我的祖国青春在岗位上闪光等,人们听得厌倦了,很难吸引人。不妨看看鲁迅的演讲题目:老而不死论 、 老调子已经唱完 、 象牙塔与蜗牛庐 ,这样新奇的题目怎能会不引人呢?第四,题目要有情感性。演讲者的演讲总是充满强烈的情感色彩,并把这种强烈的爱憎情感注入到题目里去,从而打动听众,有一种情感的导向作用和激发作用。第五,题目要有生动性。演讲
6、题目生动活泼,就能给人一种亲切感、愉悦感。像前面举的老而不死论 、 象牙塔与蜗牛庐等,都非常生动活泼。2、 初学演讲者在选择题目时容易犯以下毛病A、冗长:太长,不醒目,也不易记。如祖国儿女在为中华腾飞而拼搏B、深奥:怪僻,艰涩费解。C、宽泛:不着边际。如我自信 、 理想篇 、 责任等,这样的题目听众根本捕捉不到演讲的范围和内容,也不会愿意听讲。(二)演讲稿开头的写法直入式、引用式、故事式、悬念式、幽默式、个人经历式直入式举例: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们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把握它,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 把握
7、青春大地宽容了花草、树木,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地球宽容了阳光,使自己得到了光明;海洋宽容了鱼儿,使自己变得更加有活力。 宽容引用式举例: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幸福是什么 个人经历式举例:读书真好!它使足不出户的我不出门便可以欣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欣赏高山流水,小桥人家;读书真好!它让我穿越历史隧道,走马塞上,看楚汉交兵,金戈铁马,看火烧赤壁,笑曹操败走华容道;读书真好!它让我徜徉于想象的时空,和李白举杯邀明月,与
8、李商隐共剪西窗烛 读书真好 清晨,当不远处的高楼还朦朦胧胧隐在淡黑的天幕中时,一缕柔和的灯光照亮了一个亲切的身影我的爸爸。他轻轻俯下身,用他那厚实的指头捏捏我的鼻子 父亲的爱幽默式举例:人生是一道“”的数学题,不信你看: 一份耕耘一份汗水一份收获 一次跌倒一次眼泪一次教训 一份真诚一份爱心一份友情 一次历险一段旅程一个人生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你要勇敢地去涉足,背上你的行囊,坚定的去走你的路。人生的路上有坎坷、有荆棘,勇敢些向前去。当你经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光辉的顶峰的时候,你会自豪的说:“我获取了最灿烂的人生” 。 获取人生(三)演讲稿主体的写法 1、演讲时首先要有“我”:观点要鲜明。你要竞选
9、上岗,就要摆出你的想法,你的条件,你的资格,一定要讲自己,最能打动听众的是你自己的东西。2、演讲者心里要有听众:内容要有针对性。这就要研究你的对象是谁。对象不同,演讲语言和方式自然也不同。选取听众感兴趣的人和事。3、要用恰当的语言:语言要通俗,富有感染力。(1)多用白话,少用文言。(2)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 如“菡萏” 与“荷花” 。(3)多用短句子,少用或不用长句子。(4)不但要多用短句,就是演讲稿整体也以简短为宜。 (5)假如还想用上点修辞什么的技巧,最好多用点比喻。 (四)演讲稿结尾的写法:“豹尾”集粹1、归纳法结尾:概括演讲的中心思想,总结强调主要观点。如演讲稿永照华夏的太阳的结尾:
10、我们是从哥白尼日心说中认识太阳的,我们又是从历史的迁徙中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过去了,八十年斗转星移,日月变迁。太阳的辐射仍依托马列主义的热核放出它巨大的能量,从而去凝聚着属于它普照的民族和人民。月亮离不开地球,地球离不开太阳,人民离不开党。祖国的未来,中华的腾飞,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就是永照华夏的太阳,也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这个结尾高屋建瓴,总揽全篇巧妙地从自然界的太阳到华夏儿女心中的太阳的对比中,总结归纳出了“地球离不开太阳,人民离不开党”的结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太阳的希望与向往,对共产党的歌颂与赞扬。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引文法结尾:引用名言警句,升华主题、留下思考。如演讲稿
11、谈毅力的结尾:毅力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毅力是漂越苦海的舟楫,毅力是理想的春雨催出的鲜花。朋友,或许你正在向成功努力,那么,运用你的毅力吧。这法宝可以推动你不断地前进,可以扶持你度过一切苦难。记住:“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用名言式结尾,能给演讲者的思想提供有力的证明增加演讲的可信度,显得更加优美、含蓄,睿智大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鼓舞作用。3、反问法结尾:用问句引发听众思考和对认同演讲者观点。如演讲稿人生的价值何在的结尾:我们的雷锋,在他短暂平凡的人生中,创造出了巨大的人生价值,给我们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那么,亲爱的朋友们,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之路上,我们将做些什么?创
12、造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呢?这个结尾采取对比和提问的手法,听后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叫人不得不扪心自问,三省吾身,给听众留下了哲理性的思索和回味。此外,演讲稿的结尾也可以用感谢、决心 、号召、感慨、祝贺等语句作结,使演讲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六、写法举例:谈交通安全问题第一步:唤起听众的兴趣不要平铺直叙地开始演讲:“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保障行人生命安全”你最好这样开头:“在上星期四,特购的 450 具晶莹闪亮的棺材已运到了我们的城市” (悬念式开头)这样能激听众之疑,使他们很想弄清事情的究竟。第二步:内容与听众紧密相连。可这样讲:“不讲交通安全,那订购的 450 具棺材也许在等待着我,等待着
13、你,等待着我们的亲人。 ” 这样既联系着“我 ”(演讲者),又联系着“你”(听讲者),还联系着场外你我有关系的千千万万的“亲人” ,这就使所有的与会者不知不觉地成了他的“俘虏” ,在心理上与他产生了共鸣。 第三步:“举例” 。用活生生的事例来说明那些会使人们送命的潜在因素。不要只讲那些干巴巴的条文。事实上,演讲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口语,辅之以体态语。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和体态语在传达事例方面比传达条文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即兴演讲,我们更要注意在这方面扬长避短。 第四步:鼓动听众采取行动这一步一定要告诉听众你谈了老半天是想让人家做些什么,最好能讲得生动一点、具体一点、实际一点。这是演讲者的目的所在,如果演讲者忘记了这一步,或者这一步处理不好,就会给听众留下无的放矢或不知所云的感觉。 写作实践 第二课时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1、竞选学生会或班委会的学生干部的演讲稿 。提示:写清当什么;为什么当,包括意义、自己的优势;怎么当。2、以“感恩”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提示:写清“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