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1孤独的牧羊人教学案例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2孤独的牧羊人教学案例【教学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就是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和熏陶学生,提高他们感受、体验、鉴赏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在真、善、美的潜移默化中培育健全的人格和品行。本着这样的理念,我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师生互动等环节中都尽可能多地使用音乐语言,避免大量使用非音乐语言的文学性描述。同时所使用的教学设备、课件设计、音响材料、教师范唱、配器演奏、舞蹈律动等方面都有意识地突出音乐的美感,营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真正得到美的享受,激发美的情感体验
2、。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本节课我以新颖别致的哆来咪视频作为开场白,接着欣赏音乐之声影片中那个诙谐动听的孤独的牧羊人,再模仿牧羊人的歌声。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一开始就被激发出来,并一直持续到整一节课。3.重视音乐实践。我设计的此课虽然是欣赏课,但没有仅仅停留在聆听这个音乐作品的美上,而是通过欣赏、模仿、演唱、配乐、舞蹈等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流动的旋律,有趣的画面,乐观的情绪,诙谐的歌声中充分体验、参与表现音乐。遵循音乐
3、审美的本体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3属性,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使学生能在音乐的审美环境中愉快地歌唱,自然地表演,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孤独的牧羊人,了解与学习约德尔调的唱法。学唱歌曲第一段。并尝试用歌声、打击乐和舞蹈律动来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中了解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在聆听、模仿中掌握歌曲旋律与约德尔特色唱法,在配乐、歌唱、表演中进一步走进音乐,在合作中学会与音乐对话。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歌曲活泼、诙谐、有趣的情绪,乐于参与歌曲的演唱与表演,体会音乐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歌曲孤
4、独的牧羊人是这部影片中的插曲,但与影片内容并无直接关系。它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作木偶戏表演,歌曲为表演时所唱。歌曲第一部分的节奏紧促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七度、八度、九度)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第二部分的音调较平稳,节奏也稍作拉宽。歌曲的尾声部分是由音阶后四个音( )的上下八度的节奏的变化而成。歌中的衬词“来咿噢嘟”可视为牧羊人所唱的歌声,使歌曲更为诙谐、有趣。演唱时常常提高嗓音,用假声突然翻高的方法,这都是美国乡村音乐的旋律风格和演唱特点。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42.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第二个学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
5、、好玩。他们既还带着低段年级的天真、幼稚,却又多了几分主见与求学的欲望。在课堂上,他们喜欢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还特别喜欢模仿,对音乐的感觉非常灵敏,肢体的协调也发展得不错。【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歌声、打击乐和舞蹈律动来表现出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表演热情。 【教学难点】学习歌曲中真假声结合的约德尔调的衬词唱法。【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导入课题1.欣赏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视频一段。2.介绍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音乐之声是一部美国好莱坞音乐剧,叙述了一个发生于 1938 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一个退役的海军军官,家中有七个调皮的孩子
6、,他聘用了一名修女为家庭女教师。女教师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及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对她和音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首哆来咪就是女教师对孩子们进行音乐启蒙。今天老师还要介绍另外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也是出 自 这 部 电 影 。 一天 上 校 家 里 来 了 客 人 , 家庭教师玛丽亚带领着孩子们表演了一段精彩的木偶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5剧,歌曲的名字叫孤独的牧羊人,非常的诙谐、动听,马上欣赏一下吧。请留意牧羊人的歌声,他是怎么样唱的?【 以 哆来咪 引出音乐故事片 音乐之声 ,让学生对此课的内容充满兴趣与期待。很好地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垫定了基调。再引出
7、孤独的牧羊人 ,水到渠成。 】二、深入学习,合作表演1.欣赏孤独的牧羊人视频。2.模仿牧羊人的歌声:嘞哦嘞 嘞哦嘞 嘞咿哦师:这就是歌曲最有特色的地方即衬词部分的真假声快速转换,非常流畅活泼。其实就是牧羊人在模仿他的羊发出的叫声。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曲调。 3. 说说对歌曲的感受。(活泼、诙谐、有趣的)4. 点题 既然歌曲给我们的感受是活泼、诙谐、有趣的,为什么它的名字却叫孤独的牧羊人?你怎么看这个题目?生 1:我觉得牧羊人没有同伴。生 2:牧羊人好像用歌声来打发寂寞。师:说得真好!虽然高高的山顶上只有牧人一个,没有人陪伴他,但他的内心并不孤独。他用自己嘹亮、明快而动听的歌声表达了热爱自然,热爱
8、生活的情感,由此而感染了一大群人,有王子、农夫、喝啤酒的人,最后还有个小姑娘和他唱起了二重唱。【 这里通过对歌曲名字的谈话考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牧羊人的乐观热情的生活态度 】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65.学习衬词部分:嘞哦嘞 嘞哦嘞 嘞咿哦(1)听老师范唱,并讲解如何运用真假声转换的方法。(2)跟着钢琴轻声练习。6.师生合作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1)出示第一段歌词,师唱黑色部分,生唱红色衬词部分,最后两句大家一起唱。(2)师生交换,生读黑色部分,师唱红色衬词部分。(3)生跟钢琴唱。(4)跟伴奏唱。【 用两种颜色把歌词的衬词前后两部分区分开,师生合作学习,化繁为简。由于
9、歌词的排列很密集,节奏很紧凑,所以只重点学习第一段歌词。】7.跟着音乐用打击乐分组合作为以上四句配乐。【 配乐时也按歌词的黑色红色两部分分配角色。圆舞板演奏黑色部分即每句的前半句,串铃演奏衬词部分,副歌部分用摇铃担任,间奏则让双响筒担任,各类乐器各司其职,一拍也不落下。这就锻炼了学生聆听音乐时的高度注意力与相互之间的配合。 】8. 整曲欣赏。第二段站起来加即兴律动边唱边表演。9. 二人小组用集体舞的形式表演。【 当歌曲唱会了,会用打击乐演奏了,音乐也在不断地重复中变化着,它在召唤孩子们与这明朗欢快的节拍进一步互动交融。 】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7三、课内延伸,巩固拓展1
10、.音乐小百科约德尔调。约德尔是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特殊唱法、歌曲。它基本上是无歌词的,采用一些无意义的字音来演唱。在山里牧人们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久而久之,他们竟发展出一种十分有趣而又令人惊叹的约德尔唱法。这种唱法的特点是在演唱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奇特的效果。2.欣赏另一段约德尔调的视频。【 加深学生对 约德尔调 的认识,感受人类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出的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拓宽眼界。 】3.欣赏音乐之声的另一片断晚安歌。4.小结结束。【 以诙谐有趣却又动听美妙
11、的 晚安歌 作为此课的结束,再次重温 音乐之声 这个影片带给人们的欢乐高雅的艺术享受,让这种视听的美妙长留学生的心间。 】【教学反思】此课作为镇的教学研讨课,虽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的感觉还是良好的,较好地达成了我的三个教学预设: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8一是借器乐辅助欣赏教学。尝试上欣赏课是我所有公开课中的第一次,因为欣赏课说真的不好上,以往都不敢尝试。孤独的牧羊人诙谐、动听,还有很强的律动感。我抓住歌曲中顿音与连音的乐句对比配合用上响板与串铃来演绎。效果表明,虽然歌曲的速度很快,但孩子们借助乐器的角色分工,注意力高度集中,演奏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配合着音乐把连奏
12、、断奏、间奏、尾声一拍没落下地演奏了出来。这也说明了打击乐可以帮助孩子们最快捷的方式走进音乐,与音乐亲密对话。二是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舞蹈律动教学。这首歌 A 部我运用了弹簧步、屈膝步,B 部是两个人手挽手,用跑跳步转圈。间奏用原地颤膝静听音乐的方式。这几个舞步是欧洲民间舞中比较常用的。孩子们掌握得很不错。三是重视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了实践活动谈音乐是枯燥乏味的。本节课我运用了聆听、演奏、演唱、律动舞蹈、合作表演等手段让学生参与了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听、唱、奏、跳、演等综合音乐能力。学生在本节课学习兴趣浓厚,参
13、与度很高。反思本节课,有几点是我以后在教学中努力要克服的:一是说话的语速过快,由于歌曲的难度较大,担心时间不够,有急躁心理。二是对中下层的学生关注不够,上公开课不是为了作秀,是要扎扎实实地面向全体,让所有孩子都全情投入,参与音乐,享受音乐。虽然在这一节课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好,参与热情高涨。但我感觉还是有一小部分孩子总是沉默不语,有这么多人听课,除了怯场外,平时课堂上这些孩子也是沉默的羔羊。想办法调动起这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是我努力的方向。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9【教学点评】叶秋燕老师作的欣赏综合课孤独的牧羊人,为全镇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们又一次提供了高质量的示范研
14、讨课例。叶老师总是很善于挖掘教材里面的音乐元素、人文背景,使课堂既生动快乐,又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以下几点是本人的听课感受:1.教学理念清晰,教学手段灵活多样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体现了 “赏中学,学中唱,唱中跳”,既能从学生爱模仿的天性出发又能够有效展开教学活动。无论是老师的组织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都体现出 “活”和“实”这两个字,特别是巧用打击乐器辅助欣赏教学方面做得很好。2.内容裁剪得当,教学组织有序本节课融合了视听、歌唱、配乐、声势律动为一体的欣赏综合课。每一个内容点到即止,却又不流于形式,较好地做到
15、了点面结合、铺陈有序。而这一切的教学内容均牢牢立足在音乐要素的本位上,所设计的问题也是层层深入、精简而有价值的。在短短的 40 分钟之内,显得信息容量丰富,活而不乱。3.教师主导得当,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者在教学中关注的不仅仅是音乐作品的欣赏,而是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兴奋点,积极调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打击乐器、舞蹈律动等),让学生在聆听、模仿、演奏、律动、表演、编创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始终保持勃勃的兴致,主动参与、自觉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课例交流展示活动10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在这一节课起到了很好的主导作用,从而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细致来自敬业,细节
16、决定成败课堂上,听课者能感受到学生们对音乐的强烈追求,而不是老师强迫学生去学。三年级的学生,能有如此的灵性与敏感度,这与老师细致严谨的日常教学离不开关系。叶老师对音乐教育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令我很佩服。例如,学生在歌唱时,叶老师要求学生“口腔打开,眉毛抬起,声音才能有一个宽阔的空间释放。”虽然这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但在有限的歌唱环节中,老师总是很有意识地强调学生的发声状态,声音的连音与顿音对比,细致到学生的坐姿要求。在听三(4)班学生开口唱歌的那一刻,我就明显感觉到了,学生唱歌时大部分都会很自觉地挺直腰板,提起笑肌,打开口腔圆润地歌唱。看得出,孩子们是经过了叶老师严谨的歌唱训练的。一堂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细节的处理与把控。比如说间奏,可能很多老师在歌曲的间奏都会让学生简单地摆摆头、拍拍手,仅此而已。但是,叶老师在引导学生演绎歌曲的时候,连间奏都要求学生布满音乐:按节奏踮脚尖,间奏颤动膝盖,用不同的乐器区分演奏不同的乐句等等的设计,是对学生的乐感很好的训练。想想,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有很多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人,往往都会忽视间奏,不会听节拍,造成拖拍、漏拍。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乐感往往就是在那么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