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课程代码:12340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导论1、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小学之前(0-6 岁)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之前(3-6 岁)的儿童。一般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2、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整体) 、有规律的(有序) 、持续性(时间上的延续)的变化。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4、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2、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5、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1)理论价值: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2)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6、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生物性(先天遗传)与社会性(后天教养) ;主动(积极参与者)与被动(被动接受者) ;连续性和阶段性;普遍性和差异性。7、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简答)(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8、通常认为,2-3 岁是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 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5 岁左
3、右是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5-6 岁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9、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 (选择)客观性原则(充分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充足的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性) ;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避2免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教育性原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 。10、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研究设计:横断设计(同一时间点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 、追踪设计(某一时间段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反复观察) 、时间序列设计(将横断设计和追踪设计结合起来) 。11、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研究方法:(选择
4、)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最常用、最实用的研究方法。 )访谈法(又称谈话法。 )问卷法(效率高,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 )作品分析法(是指对儿童的各种作品,如绘画、手工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和分析儿童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的方法。 )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1、胚胎的发展阶段:(选择)(1)胚卵期(合子期):受精卵植入子宫,在子宫壁“着床” ,大约需要 2 周左右;(2)胚胎期:从植入子宫一直持续到怀孕的第 8 周;(3)胎儿期:受孕第 9 周到分娩。2、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即 DNA 组成。3、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唐氏综合征、杜氏综合征、
5、柯氏综合征、超雄性综合征。4、致畸因素指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的因素,包括药物、烟酒及咖啡因等麻醉品、辐射、化学物质和污染等。5、影响胎儿发育的母亲因素包括: (1)母亲的生育年龄(2)母亲的疾病(3)母亲的情绪(4)母亲的营养6、大脑单侧化指的是大脑两个半球的单侧化现象。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左半球掌握着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动作中枢、积极情感表达中枢,而右半球则负责空间视觉中枢、触觉中枢和消极情感表达中枢。 (名词解释)37、无条件反射是婴儿最早的动作。新生儿的反射可分为生存反射(有明显的适应价值,如吸吮反射、眨眼反射)和原始反射(不具有确保新生儿生存的价值,正常情况下出生后几个月就会消失,如抓握
6、反射,游泳反射) 。8、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从上到下(首尾律:最早发展的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由近及远(近远律:从躯干到四肢) 、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大小律: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 (选择)9、动作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简答)(1)动作对大脑发育具有促进作用;(2)动作使个体对外界刺激更加警觉,使感知觉精确化;(3)动作使得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4)动作改变着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模式,促进个体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并影响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7、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2)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2、研究婴儿感知觉经验的方法:(选择)视觉偏好法(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偏好哪一种) ;习惯化方法(测量婴儿感知觉能力最普遍的方法,反复呈现刺激物,使得婴儿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对刺激物不再做出反应。去习惯化:即婴儿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化后,随着另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便立刻消失的现象。 ) ;诱发电位法(给婴儿呈现一种刺激,激励其看到刺激时脑电波的变化) ;高振幅吸吮法(分析婴儿的吸吮动作,研究其对感知环境的反应) 。3、出生后 3 周,婴儿能将视线集中在物体上;出生 2
8、个月的婴儿能够追随水平方向移动的物体;出生 3 个月的婴儿能追随物体做圆周运动。4、视敏度是指视觉精确地辨别细微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5、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颜色视觉与颜色的三个特性有关,即颜色的明度、色调、饱和度。 (选择)6、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是皮肤感觉和运动觉的联合。47、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味觉偏爱。8、知觉大小恒常性:是指不管物体离眼睛距离多远,及其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变化如何,都能够认识到物体的大小尺寸不会变化的能力。9、从 4 岁开始,幼儿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5 岁儿童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
9、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10、婴儿的视觉偏好:喜欢轮廓清楚的图形、喜欢有环形和有条形的图形、喜欢同心圆的图形多于非同心圆的图形、喜欢较复杂的图形多于较简单的图形、喜欢人脸多于其他图形、喜欢正常的人脸,不爱看眼鼻嘴位置歪曲的人脸。11、婴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很快,3 岁儿童基本上已能正确地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3 个月的婴儿会区分能抓握的物体和不能握住的过大物体。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通常 3 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 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5 岁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 岁儿童虽然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 4 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仍未达到完善。
10、 (重点) (选择)12、深度知觉又称立体知觉,距离知觉,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1960)创设的视崖装置,通过视崖实验发现,儿童深度知觉发展较早,6 个月大的婴儿就能感觉到视觉悬崖的存在,说明他们已经具有的深度知觉的能力。 (重点) (选择)13、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 、 “今天” 、 “明天” ,也能运用“早晨” 、 “晚上”等词,但对较远的时间,如“前天” 、 “后天”等还不能了解。14、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人们主动认识客观现实的知觉。 (名词解释)学前儿童观察发展的表现:(简答)(1)观察的有意性逐渐加强;(2)观察的顺序性提高;(3)观察
11、的细致性增加;(4)观察的理解性逐步发展。15、感知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运用:(重点) (理解、应用、分析)(1)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降低或者提高,一般来说,在感受的相互作用下,弱刺激提高分析器的感受性,强刺激降低分析器的感受性。例如,视觉感受性可在听觉影响下发生变化,因而,教师上课说话时应轻声5细语,不要高声大叫,以免影响幼儿的感受力。(2)感受性的变化:同一感受器,可因刺激的连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中,要有效利用幼儿的各种适应现象,例如,在让幼儿闻某种气味时,不要闻得太久,以免因为适应而分辨不出气味;播放音乐时声音
12、不应过大,以免幼儿的听觉感受性下降,甚至损伤听力。(3)感觉的对比:感受器官因为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相互对立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教师运用颜色的对比,可以使活动室的美术装饰相映衬,红花还得绿叶配;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利用视觉对比,突出要演示的对象,使幼儿看得清楚,印象深刻。(4)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是有选择性的,一部分刺激物是知觉的对象,而另一部分刺激物便成为背景,从而使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以及主体状态等都会影响知觉的选择性。(5)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标
13、记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在教学中,尽量充实教材内容,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讲解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由于客观事物常常是包含多种属性的复合刺激物,因此我们队客观事物的感知也经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实现的。将看到、摸到、听到的各种信息整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刚开始理解或探索事物的学前儿童更好地认识世界。第 4 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 (名词解释)2、注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重点) (简
14、答)(1)注意有助于儿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2)注意有助于研究和促进儿童感知;(3)注意有助于儿童长时记忆的发展;(4)注意能有效维持儿童的活动坚持性。3、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定向性注意(儿童注意的最初形态)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6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没有目的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需要意志努力的、由意识支配的注意。选择性注意:指的是在同一情境下,儿童对某类刺激信息表现出集中的注意,而忽略其他刺激或信息的现象。(名词解释)4、3 个月以后,经验开始在幼儿的注意中起作用。5、3-6 岁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1)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2
15、)有意注意初步发展。6、幼儿无意注意发展的特点:(重点) (简答)(1)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是事物的物理特性;(2)对幼儿有意义的事物逐渐成为引起其无意注意的因素;(3)幼儿的无意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稳定和深入。7、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重点) (简答)(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展水平的局限;(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特别是在承认的要求下发展的;(3)幼儿的有意注意需要在特定的活动中完成。8、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重点) (论述、分析)(1)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后天训练或强化能够对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产生影响;成人应根据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安排教学内容,这样才有助
16、于幼儿注意的集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幼儿注意的选择性还与幼儿的情绪和兴趣有很大关系。(2)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广度,指的是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注意到的刺激的数量。幼儿注意的广度很小,因此教师应(1)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2)避免过多刺激同时出现(3)要使用能吸引幼儿兴趣,唤起幼儿情绪的教学方法。(3)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稳定性指的是注意持续集中于同一活动或事物的时间。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高,易受其他无关刺激的干扰。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活动的时间应长短有别。(4)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分配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注意集中于不止一种活动或事物。幼儿注意的分配较
17、弱,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有意注意,并尽量使幼儿将同时进行的集中活动联系起来,促进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9、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过多的无关刺激、疲劳、缺乏兴趣、活动组织不合理等。710、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对策:(重点) (简答)(1)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作用;(4)提高教师合理组织活动的能力与智慧。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1、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记忆影响学前儿童知觉能力的发展;记忆影响学前儿童想象、思维水平的发展;记忆影响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记忆影响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2、
18、 “客体永久性”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使用的概念,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3、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1)记忆保持时间延长;(2)记忆容量增加;(记忆广度增加,记忆范围扩大,工作记忆出现。 )(3)记忆内容丰富化;(4)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5)元记忆能力的发展;(6)记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4、工作记忆是指人们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将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名词解释)5、根据记忆的内容对象不同,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等。从发展顺序看,最早出现运动记忆,然后是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幼儿记忆
19、中最为重要的记忆),最后是语词记忆。6、记忆的提取方式分为再认和再现(回忆) 。再认是指当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头脑中呈现曾经记忆过的事物;再现,又称回忆,是指记忆过的事物没有再次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再次在头脑中呈现记忆过的事物的过程。7、元记忆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 1971 年提出,是指个体自身对记忆过程的认知。8元记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体验、元记忆监控三个部分。学前儿童的元记忆主要表现为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两个方面。8、儿童常使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有视觉复述、特征定位、复述、组织策略等。9、3-6 岁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重点) (简答)(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
20、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10、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策略:(重点) (简答、论述)(1)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2)使儿童明确记忆的任务;(3)教儿童学会运用记忆策略;(4)帮助儿童进行合理的复习。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1、想象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有关:想象依靠原有表象;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想象和思维关系密切。(2)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有关:想象印发情绪,情绪影响想象。(3)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有关。2、学前
21、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重点) (简答)(1)想象从无意性发展导初步出现有意性;(2)想象从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3)想象从极大的夸张性发展到初步具有逻辑性。3、想象是对头脑中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无意想象是一种不自觉的,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 (名词解释)4、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重点) (简答)(1)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主题不稳定;9(3)内容不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易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5、再造想象指的是根据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根据自身的想法,独立在头脑中构造新形象的过
22、程。 (名词解释) (选择)再造想象是学前儿童想象的主要形式。6、再造想象的特点:(1)依赖于语言描述(2)随情境变化(3)实际行动是必要条件7、学前儿童想象夸张的表现: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个部分;混淆假想与真实。学前儿童想象夸张的原因:认知水平的限制;情绪的影响;表现能力的局限。 (重点) (简答) (选择)8、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及特点:(1)表露式创造(2)原型的简单改造(3)情节和数量的发展9、学前儿童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1)提出“无稽”的问题(2)自编故事(3)创造性游戏(4)创造性绘画10、2-3 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1)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2)想象过程缓慢;(3)想
23、象与记忆无明显界线;(4)想象内容贫乏;(5)想象依赖于感知;(6)想象依靠语言指导。11、3-4 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1)想象活动没有目的和稳定的主题;(2)想象内容单一、不系统。1012、4-5 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重点) (简答)(1)以无意想象为主(2)想象出现有意成分;(3)想象目的和计划简单。(4)内容趋于丰富,缺乏体系。13、5-6 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重点) (非常重要) (简答)(1)有意想象表现明显;(2)内容丰富且有情节;(3)创造想象表现明显;(4)力求符合客观逻辑。14、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策略:(重点) (简答) (论述)(1)尊重儿童的想象;(2)成
24、人的引导;(3)增加儿童经验积累;(4)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想象。第七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名词解释)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是指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间接性是指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思维的发生、发展标志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 (选择)2、思维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标志着儿童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2)标志着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3)使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4)标志着儿童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3、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1)学前儿童思维方式的发展:思维发生的时间是在 2 岁左右,萌芽的标志是语词概括能力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