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冲称象说课 【说教材】课文是一则历史故事,记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 “曹冲称象”原是一则民间传说,作者根据这一传说精心构思,按照“遇难题” 、 “议办法” 、 “点结果”思路展开的, “遇难题”大象到底有多重;“议办法”曹冲显示才智;“点结果”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固然称出了重量。最后的结果点示照应了上文,起到了映衬作用。说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2.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悟出故事所蕴含的意思。说理念阅读教学中
2、,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挖掘教材内蕴,因势利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说教学方法文本对话,运用读读、想想、议议来反馈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一看大象图,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揭示课题)3、说说看图、读题后的感受,(从小学生生活走中举例,设计悬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文感受,整体把握1、出示要求:读准字音,带着疑问去读。2、反馈初次读文后的感受和收获。 (师随机板书)3、说说自己最想学学哪些内容?4、师导语调控。(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做到将学的东西,心里有底了。 )三、读议思悟,突破重
3、点1、读懂第 3 小节,体会官员们议论的称象方法自由读读,与同座一起学者官员议议,理解“议论”词义?2、体会曹操听后有什么反应,找文中句子读读, 。3、理解“直摇头” ,从中感受到什么了?(师板书导语:正当官员们为难时,有个人确想好了一个办法,谁呢?什么办法?)4、找找、划划、读读文中有关内容,读懂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让学生多读几遍,口头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5、曹操听了反应有吗?找句子读读体会一下。6、演示称象过程(指名学生读,放课件展示)在此过程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7、出示 PPT 学会抓重点简单的描述称象过程。8、称象方法比较,显示曹冲的聪明。理解“才 7 岁”?9、朗读 3、4 小
4、节,体会一下曹冲是怎么想出如此妙法?可以找伙伴交流意见。10、得出曹冲以船代称,以石代象,以水代人的聪明举措。 (师板书)(教学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观看称象过程的课件,或让他们亲自做实验,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到学习,研究,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激情抒发,感情升华。导语:(同学们,此时此刻,要是曹冲来到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1、学生同座互说,后指名说说。2、你会想出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吗?(质疑激发学生去想去构思,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说效果】本节课围绕“称象”这一思路去展开教学活动的,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尝试了自主学习,理解中悟情明理,在思考中发挥想像,求异
5、求新,大部分学生很会。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一看就懂,既省事又收效好。在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现在针对我这节课说说自己的看法.一、 指导朗读当然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在这节课朗读的指导很好。例如:官员们议论称象方法的第三自然段我让学生各读各的进行了思考: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议论” 的语气,同时,通过朗读加深对 “议论”一词的理解。指导朗读有了目的,有了方向,学生才会对朗读有兴趣,朗读水平才会有所提高。二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从文章中明白道理,爱到启发。也就是教学的情感目标。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一个道理。道理浅显
6、易懂,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但他们在生活中能否养成爱观察,思考的习惯呢?关键在于课堂上是否有效地进行了拓展,只有在课堂上有效地拓展延伸,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而我在这节课上的拓展显然是仓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结合实际,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么做的? 三、 在教学中,我们有时却重视了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对学生识字,遣词,造句,说话,写话等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这节课上,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训练还是不够的。有几个重点的词语没能引导学生理解运用,如:“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他叫人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到底”“果然”,这些词要指导学
7、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如果当时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说一说句子就更好了。我想:今后的每节课如果都能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备课、教学研究的话,那我的每节语文课都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希望在不断的练习中,实践中,我的语文课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一)做游戏。1开火车;2摘果子;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8、话。 )练读,体会象的高大。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二)学生质疑。(它有多重?)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一)对比学习。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 5 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二)学习第 4 自然段。师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说一说:称
9、象的过程。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 4 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1.学生自由读。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生练习
10、后,指名发言。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8.师生接读: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师:看船身(生读)师:就沿着水面(生读)师:再把大象(生读)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师:然后(生读)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出示课件:第 4 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一)总结升华。问
11、: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出示课件:读一读,比一比。曹操的儿子曹冲 7 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 7 岁。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 )一生读。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课件: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曹操听了直摇头。1、从上到下。2、公正的。3、不断地。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降低理解难度,体会“ 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师:虽然这两种办法
12、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二)拓展延伸。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四、布置作业。背诵第 4 段。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本文的重点是三、四自然段,于是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即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把学习的焦点直接放到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再在比较中发现曹冲的办法
13、好,从而自然的进入第四段的学习。在此,我先让学生在读、想、说的一级教学活动中初步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接着,我让学生进入二级教学活动,那就是观看动画课件,使学生直观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边想象边再读,再说,这即是三级教学活动。而四级教学活动则是在找关键词,完善语言表达中进行的。这样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都理解了曹冲称象的办法,使同一个学生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理解也会更深。这一点我觉得预想的效果达到了。因而重点突破是成功的。难点的突破这一环节,首先回到第三段,在分角色读完后让学生说官员们的办法有何缺点。然后设计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别人在议论的时候,曹冲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在想、在看、在听。”接着我又追问“在想什么?”学生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竟然说出了在想怎样保护大象。随后我把学生的思维归结到“代替”二字上,这样学生在潜意识中就知道了曹冲的办法和官员们的办法是有联系的。他是在认真看,仔细听,积极动脑的基础上才想出这样的好办法的。就课堂效果来说,虽有波折,但总算做到了。本节课遗憾也不少,首先是学生的思维没有拓展,即没有在课堂上说出在当时还有什么称象的好方法。其次是语文中的字词训练也只做到了理解,没做到说话。最后回味整节课似乎只注重了读什么,而轻视了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