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教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135897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非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非攻》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非攻》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非攻》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非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 “何”“则” 等文言词语及其用法;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墨子“兼爱”“非攻”思想,反对不义战争。教学重点:掌握给文言文加标点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教学难点:如何看待墨子的“非攻” 的思想。教学方法:讲读结合;结合讲解品味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 、“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二质疑

2、讨论:1找虚词,定句读: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2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3察对话,定句读(略)4依总分,定句读(略)5据修辞,定句读(略)对称(对偶)反复(可适当展开)6辨句式,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

3、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提醒:断句加标点后,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文言文断句的考察,归根结底是对文言文内容的考察,因而,除了掌握以上几种方法外,作为老师,还应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文言知识,多种方法相辅相成,才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上述方法指导,完成非攻的断句。三反馈

4、矫正:问题:1找出通假字。2找出词类活用词语,并理解。2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4理解文章包含的道理?1通假字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兹”通“滋”,更加 拖其衣裘(“拖”通“脱”)2词类活用 众闻则非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非难。 以亏人自利也。 使动用法,使人亏。 从而誉之 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3特殊句式 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句,“甚”字后面省略了“于”字。 从而誉之,谓之义。 省略句,“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课后理解】(1) 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2) 非之:谴责他。上为政者: 在上执政的人。得: 捕获。(3) 以: 因为。亏: 损害。(4) 攘:偷盗,窃取。

5、豕:大猪。豚:小猪。(5) 甚:超过,胜过。(6) 苟:如果。(7) 兹:通“滋”,更加。甚:厉害,严重。(8) 罪益厚:罪更重。(9) 栏:养牛马的圈。厩:马棚。栏厩:这里泛指牛马圈。(10)辜:罪。(11) 扡:同“拖”。意思是夺取。(12) 当此:对此。(13)情:诚,确实。书:记载。遗:遗留。(14) 白黑之辩:白与黑的分别。辩:同“辨”,分别。(15) 乱:混乱,这里指是非颠倒。4一词多义今至大为攻国(国家)国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国都)等死,死国可乎(国事)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域)是何故也(原因,缘故)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

6、引申为交情)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以亏人自利也(因为)乃入见,问:“何以战?”(凭,凭借)以 作师说以贻之(来,用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3、古今异义众闻则非之(古义:非难。今义:不对,过错)苟亏人愈多(古义:如果。今无此义)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古义:重,大。今义: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誉之(古义:反而。今义:因此,就,表示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四巩固迁移:1.翻译下列句子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啊。3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现在最大的不义,就是(有人)攻打别人的国家,(我们)却不知道指责他的错误,反而称赞他,

7、称他为义。2.本文思想内容是什么?这篇文章的锋芒直指不义战争。3.本文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说明“非攻”这一观点的?【明确】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层层递进的方式,如文章运用比喻手法举出四个易于大家接受的事例来说明“不义”,并且这四个事例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罪行上是一个比一个严重,由前面的“不义”后来的“不仁”也可以体现出来,从而说明“非攻”这一观点的。板书:入人园圃 窃其桃李亏人自利攘人犬豕鸡豚 不义又甚 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不义) 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不仁兹甚,罪益厚杀不辜人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为不义攻国 从而誉之,谓之义4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

8、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 什么呢?因为他损 人利己。至于 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

9、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 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 这些事, 说它们不义。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 与不义的分别吗?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

10、,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我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 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 义 ,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今天最不 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 ,反而称 赞它,说它义。 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5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 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辩别黑白的了。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辩别苦甜的了。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 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 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