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蹲踞式起跑教学微案例一、学习蹲踞式起跑,体会短跑乐趣。锻炼学生下肢爆发力,培养学生勇敢和果断的优良品质,体会竞争带来的乐趣。二、问题描述/呈现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平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同时短跑作为国家体质健康检测的必考项目,蹲踞式起跑的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好的起跑能够提高 1 秒的整体水平。三、原因追溯由于田径短跑比赛都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势,对于学生来讲技术难度也比较大。深入学习,可以让学生多掌握一种技能,获得更快的初速,提高人的反应能力。可以了解更多的
2、体育知识,获得更多的运动乐趣。“蹲踞式起跑 ”姿势的由来 1887 年,美国著名田径教练玛尔菲,观察到袋鼠在快速跳跃奔跑之前先将后腿弯曲并把身体俯得很低,然后像闪电般向前一窜,时速高达 70 公里。于是,他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袋鼠式” 起跑技术,并让他的学生沙里在一次田径比赛中试用。可惜的是,这项起跑技术在当时饱受冷嘲热讽,以至于未能推广开来。 四、方法/策略选择或者技能应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可以只写方法策略或者技能)1、先原地跳几次,增加肌肉的兴奋度,然后走向起跑线,开始测量两只脚合适自己的位置。一般是前脚位置是距离起跑线后沿 1 脚半的位子,后脚位置在前脚后跟 1 脚至 2 脚的位
3、置,然后屈膝下蹲,后腿膝盖跪地,与左腿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紧靠在一起。双手 4 指并拢,拇指张开,放于起跑线后沿,不能压线。身体重心在肩部,身体重量由双臂,双腿同时分担。当听到预备口令时,臀部向上抬起,略高于肩,后腿不能蹬直。肩部向前倾斜,越过起跑线,眼看起跑线前 1 米位置。静听枪声准备起跑2、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跑器。后腿蹬离起跑器后,以膝领先向前摆出,而前腿要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 3 关节,把身体向前上方有力地送出。此时,前腿的后蹬角度约为 42 度至 45 度,上体前倾于地面约成 15 度至 20 度角。接着迅速发力冲
4、出。五、实施过程一、具体实施教学方法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2、示范法: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通过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3 .自主学习法:通过任务单,让每个学生清楚知道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通过自我探究对知识、技术进行尝试研究。二、学
5、习的目标任务1.蹲踞式起跑动作术语,记住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步骤与环节。2.学生在做蹲踞式起跑动作时,知道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距离的设定,6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的动作。3.通过学习蹲踞式起跑,初步掌握摆臂与蹬地的协调配合,提高快速起动的能力。4.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根据任务单的要求认真练习,同学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三、教学重点难点:1.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2.手臂与蹬地腿、摆动腿的协调配合。3.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蹬摆结合动作的掌握。六、实施成效本次课在学法指导中采用“简明扼要的讲解,标准的示范动作”入手,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观察模仿动作,再通过自
6、己的学习探究来完成学练目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得孩子们搞清楚导致错误动作的原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提高动作的质量,本次课中使得每位孩子在体育知识上、技术技能都有一定的收获。整个教学过程如下:一、课的开始,以提问题的形式,导出本课课题。二、通过“报数集合” 、侧重于下肢的准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1、学生由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围绕小操场慢跑,同时听教师报数集合2、教师介绍几种姿势的快速跑的动作。3、分组听信号做各种姿势的快速跑的游戏:如,全蹲、单腿跪、分腿坐、背向站立、原地高抬腿跑等姿势。教学效果:(1)通过以上的游戏、练习提高学生对跑的兴趣。(2)通过以上的一
7、些素质练习来提高孩子们跑的动作技术和动作技能,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和配合能力。使得孩子们知道跑的快的要素:步频和步长。通过各种姿势的练习来提高对跑的积极性和兴趣。三 、学习“蹲踞式起跑”动作:教师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对所学动作有个较全面清晰的了解,通过让学生示范,对易犯错误进行纠错;用简单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既有教师动态的展示,又有任务单静态的展示) ,同学可以通过看任务单来自主学习以及相互纠错。再通过两人或多人一组进行分散练习(一人喊口令,其它人进行练习蹲踞式起跑的练习) 。教学效果:(1)在观察教师示范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们在练习中要积极蹬地
8、。为了解决练习中的重点,设计了两人一组进行跑的练习(一人做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一人用脚尖抵住跑的同学的后蹬脚模仿做起跑器)的环节,加强学生“后蹬力量”的理解与练习。(2)能够使孩子们充分体会跑的要领,以及跟身体的协调和配合。(3)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让学生在互学共进中提高发展。(4)学生能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能力。七、评价与反思一、自我评价本堂课上,先通过各种不同姿势的起跑,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得出蹲踞式起跑能做到出发最快,这样就让同学们在游戏中了解蹲踞式起跑,同时也拉近了同学们与蹲踞式起
9、跑运动的起跑距离。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在脑海中产生一个动作表象;然后分小组先在教师预先布置好的场地上有序进行尝试练习,要求相互观察、相互纠正。在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建议多评价,探讨存在的问题,帮助对方解决问题、改正动作;提倡多鼓励或用合适的方法激励暂时没掌握的同学。这样情感熏陶与体育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体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教学中,我能紧贴教学对象,突出学生这一主体;紧贴所教内容,把提高学生的技能作为目标;紧贴教学环境,把营造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作为手段,从
10、而达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相互提高。全体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学习,发展了学生身体的反应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在练习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年龄阶段模仿力强的特点,教师做到精讲、正确的动作示范,加以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反复提醒、及时纠错,要求将正确的动作要领不断地灌输给学生,促进了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家始终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过程。二、与新课标的高标准相比较,本节课还从在一定差距和不足: 1、是对课的设计还不够完美,预设的还是不够多,每个环节掌握的时间不够好,主要是自己讲的多,组织练习少,学生活动强度达不到要求。纠正问题多对学生的启发诱导
11、还不够,如在做蹲距式起跑练习时,可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讨论讲评,这样效果会更好。 2、是对个别学生参与练习不积极的问题,不能及时激发鼓励。3、是对教材的挖掘不够,蹲踞式起跑还应包括起跑后的加速跑一技术环节。这样才能更好的练习短跑的起跑技术,虽然设计了辅助教法,但练习的还是不够量,需加强练习。结合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调控运动强度和时量,提高体育教学效率。4、是安全问题虽然强调了,但在练习中的安全因素考虑不够。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自己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认真总结,加以改正。现在回想,起跑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在跑出第一步时都需要获得尽可能大的加速度。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蹲踞式起跑,还要大力加强起跑能力和反应能力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