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讲解总说文本资料.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145916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讲解总说文本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故宫讲解总说文本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故宫讲解总说文本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故宫讲解总说文本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故宫讲解总说文本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故宫博物院讲解内容总说#*概况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世界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居住过明清两代 24 位皇帝,统治中国长达 491 年。其名称系借喻上天紫微星垣而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成为代表天帝的星座。故而天帝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紫宫” 。天帝是至高无上的,而人间皇帝自称真龙天子,自然也是至为尊贵的。他们所居住的宫殿即被喻为上天的“紫宫” 。皇帝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保障自身的绝对安全,除了皇室成员、宫女、太监、警卫人员以及被召见的官员,其居住的宫殿是外人绝对

2、不能涉足半步的禁区。因此,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宫殿既被誉为“紫宫” ,又是禁地,故称紫禁城,清朝灭亡以后称为故宫。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 961 米,东西宽 753 米,占地面积724250 平方米。最完整时期共有宫殿房屋 1 万余间,现存 8707 间,建筑面积 155000 平方米。整个宫城被 10 余米高,3428 米长的高大城墙所环绕,城墙外是 52 米宽,6 米深,碧波荡漾的筒子河。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墙四角是四座造型独特的角楼,这些角楼设计精巧,是俗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艺术杰作。众所周知,古都北京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元明清三个大一

3、统王朝的建都之所。元时称大都,已建有辉煌壮丽的宫殿。公元 1368 年,#*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了腐朽的蒙元王朝,元顺帝北遁草原。踌躇满志的朱元璋为向天下昭示一个崭新王朝的诞生,将国都定在江南六朝古都的金陵,现为南京。并下令大元帅徐达率军将元大都城内的元代宫阙拆除,以示灭其王气。并将大都改称北平,意为北方边疆安定,不受蒙古残余势力的侵扰,又派很有谋略的四子朱棣前往镇守,封为燕王。因朱元璋之长子皇太子朱标早于其父病故,1398 年朱元璋驾崩后由朱标的长子、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即建文帝。朱棣不满,遂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后其统帅的燕军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即位,改元永乐,即明成祖。但江南士大

4、夫与朱棣心存芥蒂,貌合神离,且南京位于明朝版图的东南部,不利于天子对全国的统治,加上他留恋自己的“龙兴之地”北枕燕山,西靠太行,东濒渤海,南瞰中原的北平。所以朱棣即位后不久即下诏将北平升为北京,以示其打算迁都北京之意。永乐四年(1406 年),朱棣下诏征集全国著名工匠 10 多万名,民夫 100 余万,从湖广、江西、云贵、四川、山西等地采集木料;在山东临清烧制墙体所用澄泥砖;在苏州烧制殿内铺地“金砖” ;在北京房山开采汉白玉正式营建北京宫殿。永乐十八年(1420 年)腊月,历时 14 年时间北京紫禁城终于建成!永乐十九年(1421 年)正月,朱棣率百官正式由南京迁都北京。紫禁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

5、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多少无名英雄为之付出了汗水乃至生命,光采集木料一项, 明史中即有民夫进山伐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之说,可见伤亡率之高!紫禁城建#*设中有两个人的名字不可不提,一个是负责工程管理的朱棣亲信太监安南人(今越南)阮安。另一个是苏州籍的当时著名木工蒯祥,人称“蒯鲁班” ,朱棣见到他也要嘘寒问暖,赐座而谈。他们是紫禁城建设中无数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古代帝王敬天法祖,明清北京城及紫禁城严格按周礼考工记中天子宫殿“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制而建。南北取直,左右对称,一条中轴线贯通子午。前朝是指皇宫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即明代承天门前,大明门后(清代分别称天安门,大清门)南北狭长广场两侧

6、文东武西的百官衙署(建国后扩建天安门广场,将两侧红墙及旧衙署拆除,广场拓宽,建成今天的国家博物馆及人民大会堂) 。后市指的是皇宫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即汉唐时期既有的“宫市” 。明清两代,一直到民国时期,故宫北面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市场。直至今天,故宫北面的地安门、鼓楼一带仍是北京商业比较繁荣的地区之一。左祖指的是在皇宫左前方建立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就是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右社是指在皇宫右前方建立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自古帝王均于朝堂面南背北,居中朝阳而坐。因此皇宫正殿均坐北朝南而建,明清两代的故宫也不例外,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乾清宫等均是如

7、此。但这只满足了“朝阳”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要求皇宫南面要有河流缓缓流过,北面要有山峰屹立作为倚靠,地势北高南低。北京城中心属于平原区,既无山也无水,当年朱棣即下令百#*万民夫在建设紫禁城的同时开挖护城河,挖河之土堆筑于城北,形成今日的景山。正合背山面水朝南居中而坐的格局。真乃浑然天成,神来之笔!朱元璋定都的南京地势“南高北低,不甚规整” ,也是朱棣迁都的原因之一。大的格局确定了,皇帝又要引经据典考虑故宫内部的宫殿因功能、规模不同而如何营建。看一看故宫的平面图我们就会发现,故宫的布局分为两大部分,以中部保和殿和乾清门之间被称为“天街”的横街为界,往南至午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东侧文

8、华殿,西侧武英殿为两翼,这个区域称为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型典礼以及议政、经筵等事务的场所,建筑最为高大雄伟,等级最高,也是封建国家的政治中心。 “天街”以北至神武门,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为中心,东西六宫、斋宫、奉先殿、养心殿等为拱卫,加上西六宫西侧的慈宁宫区域,东六宫东侧的宁寿宫区域(明代称慈庆宫,为太妃住所,清乾隆帝于 1772 年改建为自己退位后作太上皇养老居住的宁寿宫)称为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召见臣工及帝后、妃嫔、太后、太妃等人的生活居住区。内廷的宫殿体量明显小于外朝,但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外朝、内廷;阳刚、阴柔;国事、家政,何等巧妙而合理的布局,我们不得不为先人高超的

9、智慧所折服!综上所述,故宫建筑群既彼此独立,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南北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东西又可分为以前三殿和后三宫为主的中路,西六宫、养心殿所属的内西路,东六宫、斋宫等所属的内#*东路,慈宁宫区域的外西路和宁寿宫区域的外东路。现在中路、内西路、内东路的部分宫院及外东路对广大游人开放。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1912 年 2 月 12 日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所谓真龙天子的小皇帝溥仪在养心殿宣布退位,漫长的皇权专制统治终于寿终正寝。但根据当时民国政府和清室签订的清帝逊位优待条件,溥仪退位后仍可继续居住在故宫的内廷部分,等待“日后移居颐和

10、园” ,何日移居?没有规定,更没人知道1914 年,外朝部分成立了古物陈列所。1916 年袁世凯复辟称帝,1917 年“辫帅”张勋拥戴溥仪上演复辟的闹剧。1924 年爱国军将领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政变,11 月 5 日派北平卫戍总司令鹿钟麟率军警将逊帝溥仪逐出故宫。1925 年 10月 10 日经社会各界努力在原内廷部分成立了故宫博物院,1948 年3 月 1 日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同年蒋介石将抗战期间南迁的故宫文物 2972 箱运至台北。1961 年故宫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 年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宫,有着近 600 年历史的古

11、老建筑,珍藏着近 150 万件珍贵文物的宝库,成为中华民族 5000 年灿烂文明的一个缩影!午门午门也叫五凤楼,中国古代午代表正午,代表正南,午门既为故#*宫的正门,也是最大最为壮观的一座门。午门平面呈“凹”字型,上部是巍峨的如雁翅般排开的五座城楼。明清时期,城楼上陈设钟鼓,皇帝去社稷坛鸣钟,去太庙击鼓,遇有大典时钟鼓齐鸣。城楼下部是高大坚固的城台,此造型是从汉朝门阙的形制演变而来。城台正中有三座大门,左右各设东西朝向的两个掖门,建筑上称作明三暗五。中间大门专供皇帝出入,皇后一生中也只能在大婚当天入宫时行走一次。清朝时,殿试后的新科状元、榜眼、探花在金殿传胪后可从中央大门出宫一次,披红挂彩、跨

12、马游街,这也是封建时代读书人最大的荣耀。东边正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边正门供宗室王公出入。左右两个掖门供三品以下官员和殿试考试时考生行走,考生进宫时单号走左掖门,双号走右掖门。以上规定极其严格,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不得错走一步。实际上皇帝使用午门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只有到天、地、日、月四坛及太庙、社稷坛、先农坛祭祀;御驾亲征讨伐叛逆和凯旋归来;外出巡视等情况才从午门出入。其他时候从神武门进出。 除此之外,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皇帝要在午门举行盛大的颁朔典礼,颁布下一年的历书。颁朔时皇帝本人并不出席,只是由负责天文历法的官员毕恭毕敬手捧皇帝过目签字的历书到午门门楼上向跪在广场上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宣读,然

13、后抄发全国,作为臣民来年的日历。中国古代一直是个农业国,历代王朝对年历都非常重视,把它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每年的颁朔典礼,昭示皇帝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企盼国泰民安的希望。#*另外,明清两朝凡遇战争获胜,都要在午门前可容纳两万余人的广场举行献俘典礼。朝廷大将携俘凯旋,皇帝盛装亲临午门,决定对俘虏是赦是杀。献俘礼一是庆祝战争胜利,宣扬皇威浩荡;二是奖励将士,惩处败将,昭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午门也是明代皇帝下令对大臣进行廷杖的地方。所谓廷杖,就是皇帝对触犯皇权的大臣判“逆鳞”之罪,实行身体惩罚。明朝初期,廷杖只是象征性的责打,皇帝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责罚有过错过失的大臣。明朝中后期,皇帝荒淫无度,不

14、理朝政,奸臣宦官当道,开始利用这一制度迫害有怨于己的大臣,有人甚至被当场毒打致死。例如,嘉靖初年因“大礼仪”之争,皇帝一次下令对 130 余名大臣实施廷杖,当场打死 17 人!由此以讹传讹,民间遂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说。真实情况是:明朝“斩首示众”的地方在故宫西北的西市,清朝刑场则在故宫西南的菜市口。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位皇帝会把杀人的地方选在自己皇宫的大门口, “推出午门斩首” ,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太和门广场进入午门就是太和门广场,广场北面正中是金碧辉煌的太和门,两侧为昭德门和贞度门,东西侧分别是通往文华殿及武英殿的协和门与熙和门。协和门南庑为内阁诰敕房,北庑是稽察上谕处;熙和门南庑是满汉翻

15、书处,北庑为负责记载皇帝日常起居言行的起居注公署。#*整个广场最醒目处莫过于自西向东宛如玉带又似弯弓般缓缓流过的内金水河以及飞架河上的五座汉白玉金水桥。内金水河系因天安门前外金水河而得名,两条金水河同绕紫禁城一周的筒子河均系古时北京城稠密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走法和与和它对应的午门门洞相同,也需严格按等级穿行。走过金水桥,太和门近在咫尺。太和门走过金水桥就是外朝的正门太和门,它像忠诚的卫士守卫着后面的太和殿。此门建在一层白石崇基之上,横 9 间,深 4 间,重檐歇山顶。门前是一对宫中最大的铜狮,日夜看护着宫门。东侧踩球者为雄,代表皇权一统寰宇;西侧抚小狮者为雌,象征皇家子孙万代,绵延不绝。清代规

16、定唯有皇宫能用铜狮,王府以下皆只能用石狮。太和门是故宫中最年轻的建筑,现在您看到的门是光绪十五年(1889 年)火后重建的。光绪十四年十月二十日贞度门失火,延烧太和门。农历元旦为国家大典,正月二十六是光绪皇帝大婚之日。两次大典均涉及太和门,为此急坏了相关大臣。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有位叫孙荩卿的能工巧匠自告奋勇,带领 500 人清除瓦砾灰烬,在石台上以彩绸搭了一座假太和门,再用色彩加工,居然“与原式无异” 。以假乱真解了燃眉之急。太和门也是明朝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明朝初年的一次意外火灾赋予了它重要的政治使命。公元 1421 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不到百日,外朝三大殿即被一场“天火”所焚毁。朱棣

17、怕违背天意,#*不敢再建,权以奉天门,也就是今天的太和门为听政之所。这就是明清两代皇帝“御门听政”的起因。御门听政俗称上早朝,每日天还没亮皇帝就要起床梳洗临朝议政,且御门听政处于半露天状态难免栉风沐雨,冬顶严寒夏冒酷暑,几日尚可坚持,若天天如此实在辛苦。故一般王朝前期的皇帝知道创业艰难尚能勤政,后来的统治者从小生长于宫廷,锦衣玉食,不知民间疾苦,大多荒淫怠政。明代万历皇帝在位 48 年,竟有将近 24 年不上朝。整日于后宫饮酒作乐,聚敛钱财,也可算这方面的典型了。相比之下清代的皇帝大多还是比较勤政的,康熙就是杰出的代表。康熙皇帝从 14 岁亲政到69 岁驾崩无特殊情况从不辍朝,像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北击沙俄等重大决策大多是在御门听政时决定的,只是清代御门听政的地点已移至内廷的乾清门。咸丰以后御门听政的制度就名存实亡了。文华殿文华殿在故宫东华门内,从太和门广场东侧的协和门向东也可到达。它与中轴线西侧的武英殿共同构成外朝三大殿的两翼。文华殿初建时,是太子的正殿,覆绿瓦。由于后来几位太子大多年纪很小,不能处理政事,所以在嘉靖十五年改成皇帝的便殿,换成黄瓦。著名的经筵典礼就在此举行。明清两朝皇帝御“经筵” ,都是在春分、秋分两季。皇帝要撰写御论,阐述自己学习“四书五经”的心得。清朝皇帝的经筵御论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建议提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