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地若干思考.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147336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地若干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地若干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地若干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地若干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地若干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_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摘 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着重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背景、概念和特点,分析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关键词: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策略探讨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018-0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部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性工程,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一、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

2、认识(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的背景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民文化权益成为热门话题,这和几个重要的历史因素是分不开的。第一,社会转型。现在社会正由非常态化向常态化转变,随着市民社会、民间社会成长,是否具有发达的公共文化生活成为市民社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这对政府执-_政能力、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二,社会转型带来文化观念的变化。建国以来对文化观念认识经历了几次比较重要的转变。从新中国成立后到 70 年代末,文化基本上被等同于政治,牢牢地掌握在政府手中;从 70 年代末 80年代初开始,文化是被当做事业对待,靠钱来养活,是政府办文化;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正式提出文化也具有产品的属性,在

3、这种理念基础之上,政府文化部门和直属文化事业单位,近年来积极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努力促成文化体制变化,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文化体制架构。第三,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人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在计划经济时代,文化产品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意识形态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产品由国家的文化部门、文化产业单位提供。随着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高涨、越来越多样化,由单一的主体来提供文化产品的方式便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的文化需求。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提供公

4、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全会决定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专门部署,提出了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奋斗目标。-_(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及特点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公共财政作为支撑、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特点1。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1.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服务。目前在我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机构有

5、群艺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美术馆、博物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等。2.核心目标是保护、维护好公民的文化权利。文化建设的根在人民群众,惠及到每一个人。凡依法享受文化权利的公民都有权利接受公共文化服务。3.公共文化权利主要包括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科技进步、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多种权利。也可归结为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文化成果受保护四个方面。(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能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基本文化需求的种类齐全、服务质量稳定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_二是合理的文化政策法规,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管制体

6、系;三是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四是合理的公共资源配置,包括公共财政、土地、城市空间、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合理配置;五是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观念问题由于 GDP 在不少地方政府仍被视做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文化常沦为经济的附庸,直接造成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遇到困难就不要”的局面。一些文化活动场所闲置或被“占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服务设施更新慢,利用率低,很难满足人民的需求2。(二)投入结构问题多年来,文化事业经费一直在财政总支出的 0.3%-0.4%之间徘徊,仅相当于教育的 1/30,卫生的 1/13,科技的1/9。不仅量上不足,结构上

7、也欠优:优势资源越来越向东部和向城市集中。城市内部的发展也不均衡,优势资源只向少数的公益性文化结构集中。(三)内容问题目前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少、普及性差,主要表现为:首先,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规模严重不足。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等现象比较突出,“空壳化”现象严重,文化设施和资源被挪用、挤占和闲-_置问题突出。其次,东部与西部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公共文化服务与发展差距十分突出,不仅是文化资源拥有量上的差距,更有质的不同。省内同样存在着文化发展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优势资源向城市聚集,投入过多地集中在标志性文化设施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不同地域人们之间创新能力、竞

8、争能力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第三,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品种过于单一。以官僚制为主要架构的现代政府只能标准化地提供品种单一的公共文化产品,与公民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形成亟待解决的矛盾3。(四)保障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文化领域缺乏刚性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中央和地方在文化建设上的事权划分不够明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多部门各自为政,管理中错位、越位、缺位同时存在。文化服务经费、设施被“占用” 、“挪用”的现象屡禁不止。(五)人才问题基层文化单位缺乏稳定的专业化队伍,乡镇文化站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等现象较为严重;乡镇文化专干不专职、不专业、不专心等现

9、象也十分突出。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观念相对落后,能力素质难以适应新时期-_基层文化建设的开展;培训机构不健全、培训经费匮乏,难以保证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策略探讨(一)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资金保障长效机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瓶颈,严重弱化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因此,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持续提高文化投入的财政预算。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应逐年增加并不断扩大覆盖范围,确保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时,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现有资源

10、利用率,防止出现资源闲置现象。其次要在政府资金投入中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可以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助资、贷款贴息等,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完善投融资管理体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公益性文化领域。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和促进各种所有制的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发展4。(二)改革运行机制,激发活力-_文化的最终发展离不开制度保障。要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不断进行制度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为此,一要转变观

11、念,变自上而下的供给为自下而上的建构,政府要主动给文艺团体“断奶” ,让其通过与群众的沟通和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激发自身民间文化创造的活力。二要强化考评机制,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让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参与考评,将考评结果与管理人员的工资和晋升挂钩,以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充分实现。三是创新供给主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三)整合人才资源,加强队伍建设要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培训和交流,通过各种交流和选拔方式,使人

12、尽其才。关键是要建立起完善的文化队伍育人、选人、用人机制,同时在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上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途径5。比如,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文艺专才;鼓励应届文艺类大学毕业生在基层服务;鼓励民间成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积极发展文化志愿者和文化义工队伍等。要重点抓好基层文化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乡镇(街道)文化站人员老化、-_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精力不够等问题;把文化站人员的工资待遇纳入乡镇(街道)财政预算,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一是整合优势资源,推广能够反映时代主题、传承历史文化的文艺精品,推动精品艺术创作的生产

13、。二是广泛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国有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制度;鼓励、推动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的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城市低收入者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社会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流动文化服务。三是把送文化下乡活动做“实” 。通过设置“文化菜单” ,不断优化文化服务质量,让农民自主选择文化活动内容,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四是加强政府对特色文化节目的供给力度,以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参考文献:1李媛媛.推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光明日报,2011- 12-05.2许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出路J.唯实,2010,(7):86-87.-_3刘日.政府职能定位与履行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1):12-17.4焦德武,陈琳财政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9-1035王列生,郭全中,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