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课程标准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课程是技工学校的一门主要文化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说有如下性质: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用于探索的
2、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引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方法知道;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方法指导;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打下基础。(二)课程目标1. 是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初步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2. 努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视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体系构建等基本能力。3. 使学生初步形成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表
3、达和交流的能力。4. 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5. 逐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6. 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欣赏数学美学魅力,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三)教学内容的确立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当前技术学校的教学实际,将技术学校数学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数学。基础数学基于技术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及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突出了数学在理论上、方法上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第二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为应用(职业)数学。应用(职业)
4、数学以服务专业课教学为目标,以学生今后就业为导向,兼顾学社的素质培养,舍弃了一些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联系不大的教学内容。第二阶段教学,根据学校专业开设情况而定。(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 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我国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在技校数学教学中应发扬这种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 数学教学应“与时俱进”,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揭示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日常生活的关系,提高对数学科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教学过程时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中,要发扬民主,师生相互尊重,
5、密切合作,共同探索。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张和应用的过程。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要注重一下几个方面的结合:学与思的结合:既要了解各种数学知识与其专业课的关系,又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听与说的结合:要求学生既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又要勇于单独发表自己的见解;知于做的结合: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方法的掌握,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和专业课中的相关问题;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通过本课程理论的学习而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于专业课的学习之中,进一步加深对其他数学概念和专业课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
6、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3.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再教学中,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同时,应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
7、算器、计算机及软件、互联网,以及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师应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教学内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基础模块(72 学时)第 1 单元 集合与不等式(16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说 明集合、元素及其关系,空集 集合的表示法 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充要条件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区间的概念 一元二次不等式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ax+b c(或 c) (1)要从实例引进集合的概念、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运算(2)通过集合语言
8、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重点是集合的表示和集合之间的关系(4)要注意与初中不等式内容的衔接,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教学(5)通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技能(6)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 2 单元 函数(26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奇偶性 ( 1) 要 结 合 生 活 及 职 业 岗 位 的实 例 进 一 步 理 解 函 数 的 概 念 , 引入 函 数 的 单 调 性 及 奇 偶 性 等 知 识( 2) 通 过 函 数 图 像 及 其 性 质 的研 究 , 培 养 学 生 观 察
9、能 力 , 分 析与 解 决 问 题 能 力 和 数 据 处 理 技 能(3)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及函数的应用sin cos 角的概念推广 弧度制 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cos2=1、tan = 诱导公式:2 k+、-、 的 正 弦 、 余 弦 及 正 切公 式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4)通过周期现象推广角的概念;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讲授要与锐角三角函数相衔接(5)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技能和计算工具使用技能(6)重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
10、的基本关系式、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第 3 单元 数列(12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说 明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 数列实际应用举例 (1)数列概念的引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学习都要结合生活实例来进行(2)通过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教学,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第 4 单元 三角计算及其应用(18 学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了解 理解 掌握 说 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 二倍角公式 正弦型函数y=Asin( x+) (1)本
11、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机械加工专业的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要结合生产案例进行讲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生产、生活中的三角计算及应用举例 (2)通过本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重点是和角公式、正弦型函数和余弦定理的应用三、教学实施(一)教学建议1. 教学安排建议在保障教学时数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灵活地进行教学安排。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全部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内完成。每周 2 学时,每学期为 36 学时(不含复习考试环节) ,共 72 学时。需要数学知识较多的专业可以适当增加学时。2. 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
12、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二)教材选定建议教材内容要注意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衔接,做好知识的整合。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突出职业特色,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素材的选取,要便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展
13、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的形成过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要利用多种形式,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知识素材。内容的表述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与可读性。职业模块的内容,要以满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需求为目的,筛选出与专业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能被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需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的余地,也为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要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用书,帮助教师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更好地实施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用书,帮助学生巩固、反思、检测学习效果。(三)现代教育技术
14、的应用建议教师应更新观念,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教学演示软件、虚拟仿真软件等)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学校要为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以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四、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对数学的教与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教学结果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
15、是可以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更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注重诊断和指导,突出导向、激励的功能。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三个方面。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过程性评价包括上课、完成作业、数学活动、平时考评等内容,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数学考试。学期总成绩可由过程性评价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课程总成绩知识成绩(40%)技能成绩(30%)学习过程考核(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