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 .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 1 立厘米的体积单位。教具准备:“乌鸦喝水”课件,形状不同的长方体(两个) 。教学方法:激趣引导 实验验证教学过程:(一)导入口答:1 米、1 分米、1 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1 平方米、于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二)教学实施1 .认识体积。( l )激趣引入。老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听过)请看着课件上的画面给大家讲一讲。老师播放“乌鸦喝
2、水”的课件,指名学生看图讲故事。看完后老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逐渐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师追问: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2 )实验证明。老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老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2 .揭示体
3、积。老师:请同学们先把书包从书桌里拿出来,在书桌里摸一摸,再把两本书放进书桌,摸一摸,最后再把书包放到书桌里,再摸一摸。师提问:刚才三次把手放到书桌里摸一摸,你体会到什么?同桌互说,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第一次摸,书桌里没有东西,摸起来很空;第二次摸,感觉书桌里的空间变小了,但是不特别明显;第三次,书桌里空间更小了。)师:书桌里的空间变了吗?( 没有 )为什么三次摸的感觉会不一样呢?(因为书和书包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老师讲述:对,刚才石头把水挤上来了,书包把书桌里的空间变小了,都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那你们知道石头和书包谁占的空间大吗?(书包占的空间比石头大,因为书包大,石头小。)老师出
4、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吗?手机 影碟机 洗衣机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老师:谁能说说什么是洗衣机的体积?(洗衣机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 ?学生回答:师提问: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电视机的体积最大,影碟机的体积其次,手机的体积最小。)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是看出来的 ) 师:2.你能找出生活中的两件物品,并说说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吗? 指名举例。(电视和电话)(设计意图:在交流的过程中,让
5、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历建立体积概念的过程。 )3 .列出体积单位。老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那么除了观察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呢?3、通过动手摆、观察、交流,比较两个长方体的体积。我们的学习伙伴红红和亮亮刚学完体积的概念,就争论了起来,他们因何争论呢?原来他们分别用几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搭了两个大的长方体,他们都说自己搭的长方体体积大,请咱们同位同学利用你手中的小正方体搭一搭,看一看他们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学生通过动手摆、观察、交流并思考。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不能只看长、宽或高,应该看哪个长方体用的小正方体个数多。
6、(设计意图:在比较判断的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了解比较立体图形体积大小的方法,为认识体积单位作铺垫。 )四、认识、感知、体验常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1、师:常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我们知道 1 个小正方体代表一个体积单位,12 个就代表 12 个体积单位。判断一个物体的大小,就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介绍,让学生知道认识体积单位的必要性和常用体积单位有哪些。 )2、认识并体验 1 立方厘米。(1 )通过体验与交流,明确 1 立方厘米的概念。介绍 1 立方厘米的字母表示。师:1
7、 立方厘米的体积究竟有多大呢? 同学们拿出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用手比一比,初步感受 1 立方厘米的大小。请大家仔细观察,再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同学体验、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总结出:棱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 1 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也可以用字母表示,记作:1 (板书)(设计意图: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鼓励他们采用探索的方法,通过体验、观察与交流,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不是采用“告诉”的方式;利用模型,学生初步感知了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在交流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
8、2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骰子的体积,一节食指的体积,魔方一个小正方体的体积)。让学生感受到 1 立方厘米的空间比较小 ,体会到测量较小物体体积时就用 1 立方厘米做单位。(设计意图:结合熟悉的实物进一步体会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建立 1 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百分之百的学生积极参与,没有旁观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认识并体验 1 立方分米。(1 )师:根据 1 立方厘米的概念,你能猜一猜什么样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吗?(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 1 立方分米)。总结: 一个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 1 立
9、方分米.1 立方分米也可以用字母表示,记作:1 (板书)(设计意图:教师说明,使学生初步感知 1 立方分米的大小。 )(2 )先让学生用手比一比 1 立方分米有多大的空间,再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粉笔盒的体积,魔方的体积,一块豆腐的体积等 )。(设计意图:通过用手比和用生活中熟悉的实物体会 1 立方分米的大小,建立 1 立方分米的空间观念。 )4、认识并体验 1 立方米。(1 )同学们能猜一猜什么样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吗?(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立方米) 。总结: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1 立方米用字母表示 1 (板书)(设计
10、意图:给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知识创新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 1 立方米究竟有多大?师生合作,搭建一个 1 立方米的空间,观察 1 立方米有多大,并请几名同学钻到里面试一试。 (结果发现 1 立方米的空间能容至少 7 个人。 )学生感受到 1 立方米的空间比较大 ,测量较大物体体积时就用 1 立方米做单位。(设计意图:在搭 1 立方米的空间、实际站人,围立方米的活动中,建立 1 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5、体验交流,简单应用。(1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那么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出示:用 4 个
11、 1 立方分米模型搭建一个立体。这个长方体是用 4 个 1 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 立方分米)(设计意图:把体积单位和物体体积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师:小组同学随意用自己准备的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搭成一个大的长方体,并指出体积是多少。教师巡视检查后再指名说一说。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做法的机会。 (设计意图:通过搭建活动,巩固对体积的认识。 )五、课堂练习,强化巩固。1、 “练一练”第一题,读题后思考填空,再交流。交流时第二个立体要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数出立体图形的体积。 )2、
12、 “练一练”第二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写体积单位。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 (文具盒小,物体小通常要用立方厘米;衣柜大,大的物体通常用立方米作单位。)(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选择出合适的体积单位。 )3、学完了这一课,红红和亮亮很快就把他们运用到了生活中,屏幕出示:亮亮说:今天下午放学,我走进了面积为 8 立方米的餐厅里,看见了在桌面为 1.3 平方厘米的餐桌上放着一块大约为 1 立方米的面包,我拿起来就吃了,可真香!红红说:我今天放学后就坐在了桌面为 1 立方米的书桌前,打开体积为 0.6 平方分米的文具盒,拿出 20 厘米长的铅笔,就写起了作业。(设计意图: 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要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僵硬的知识” 、 “知识形态的知识” 、 “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 、 “生活化的知识” 、 “有生命力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